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20-8-15 08:27 AM 编辑
校场:T-14阿玛塔坦克真的在叙利亚战场被击毁了吗?
新浪军事 2020年05月11日
微信网友 麦田 :最近网上关于T14进驻叙利亚的消息铺天盖地,鱼龙混杂,有传言还被击毁一辆。。。。能不能分析下?
T-14坦克赴叙利亚这件事本身应该是真的,因为这个我们可以找到正规的媒体报道。这则消息的源出处是俄罗斯工业贸易部负责任丹尼斯·曼图罗夫接受俄罗斯电视1台采访时说的。他具体的说法是:T-14阿玛塔坦克已经在叙利亚使用过了,我们观察了这款坦克在战场环境下的表现。
其实对于俄罗斯的新型武器来说,去趟叙利亚闻闻硝烟味大概是其从工程品到产品转变的一个必经之路,比如之前还叫T-50的苏-57就去过叙利亚战场“镀金”。不过这种“镀金”首先是一个宣传的噱头,其次是要测试武器在不同战场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正如曼图罗夫说的:他们希望能在明年拿到T-14坦克的出口证书,因为他们已经得到了这款坦克的预购订单。
至于T-14被击毁的消息,恐怕就没那么真实了。这条消息的来源是一个名叫Репортёр的俄罗斯记者,他的说法是3辆T-14坦克在拉塔基亚附近的战斗中被TOW-2B导弹击中,其中一辆被摧毁。但这名记者并没有提供如录像、照片一类的直接证据。此外叙利亚的武装组织也都没有发表过类似的视频照片或者负责声明。因此这个消息大概率是假的。
微信网友 东城闲步:我国的电磁轨道炮已经在舰上实验,美国的激光炮也上舰实验了。请问这两种炮谁更有前景呢?我们的激光炮研制到什么程度了?
这两种炮应用场景有很大区别,毕竟我们都知道“雾霾能防激光”。虽然本身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其背后的道理却是显而易见的,光存在散射、衍射、反射等多种物理现象,这就导致其实际作战效能受外界因素干扰非常巨大。因此激光武器往往只适用于较高空域甚至太空中。
当然,如果我们把对这种武器的要求降低,不要求其成为一种主战装备,仅仅要求其能够在低强度、低烈度作战中发挥一定的作用,那么其应用的门槛就降低了很多。这也是美国AN/SEQ-3激光炮的设计思想。美军对这种激光炮的定位非常简单,就是一款“能够对付低慢小无人机和武装快艇的廉价武器”。其作战原理是通过激光的定点灼烧破坏无人机的气动外形或发动机使其坠毁,烧毁武装小艇上的弹药使其殉爆或烧毁其发动机使其丧失动力等。美军认为,相比于传统的小口径火炮,激光炮每一次发射的成本要低得多,在可能的濒海反恐/反海盗作战中,这种武器可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与美军这款激光炮类似的还有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反武装皮卡激光炮,其作战思路之一是通过烧断武装皮卡搭载的重机枪的弹链来解除其武装。
而相比于激光炮,电磁炮其实更像传统的化学能火炮,工作方式都是驱动弹丸,区别只是动力来源不同。所以海军对于电磁炮的期望其实就是取代现役的化学能舰炮,承担对地火力支援、近距离反舰和防空的职能。不过电磁炮的应用难点也正在这里:他需要发射炮弹,但是适用于电磁炮的炮弹实在是太难研发了。
传统化学能火炮,如125毫米坦克炮、155毫米榴弹炮、406毫米舰炮等发射装药炮弹时,炮弹的初速一般都在1000m/s以下。这是因为过大的膛压、过高的加速度会破坏炮弹,造成“臭弹”甚至炸膛。而这一问题在电磁炮上则会更加严重:据美国论文提供的数据,32MJ级别的电磁炮发射炮弹时,炮弹的加速度高达20000G以上;随之而来的还有巨大的摩擦热,这同样会对引信、制导原件甚至弹体本身造成极大的影响。此外,电磁炮发射时,炮弹还会遭受巨大、迅速且强烈的电磁场变化。高G、高温、强电磁场变化等多种因素耦合,使电磁炮炮弹的开发,尤其是炮弹引信和制导组件的开发面临了极大的困难。也正因如此,美军之前进行的电磁炮测试都只能用实心坨当炮弹。而本着“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的思想,美军也开始把电磁炮研究的重心转向了近防火炮,因为这种火炮并不需要发射会炸的炮弹,只要能打实心坨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