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天,留守法国人与武汉一起走过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20-04-08 13:18:00
核心提示:76天来,不少法国公民选择了留在武汉,与这座城市共同进退。
参考消息网4月8日报道(文/乐文婉) 1月23日10时,为了阻断新冠病毒向外扩散,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关闭离汉通道,按下了“暂停键”。4月8日0时,离汉通道管制措施解除——武汉解封。
在多国公民与外交人员陆续从武汉撤离时,原本在法国休病假的法国驻武汉总领事贵永华于1月底逆行回汉,与3名自愿留下的法籍同事和远程办公的中方员工一直维持着领馆的运行。“我心系武汉,在艰难的时刻,毫无疑问我的位置就在这里。”贵永华在接受《参考消息》记者采访时说。
4月7日一大早,同样来自法国的志愿者福雷德里克·多梅克和他的朋友们一同前往武汉血液中心,献出了300毫升血。就在前一天晚上,多梅克所在的豹变志愿车队队员们,收到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发送的短信:“在疫情防控期间,武汉采血量大幅下降,临床用血面临极大压力,全市血液紧缺、血库告急!”他说:“现在武汉血液紧缺,我身体健康能够捐血,就捐一点!我在现场看见不少人,这非常鼓舞人心!”
76天来,不少像贵永华、多梅克这样的法国公民选择了留下,他们中有人奔走于大街小巷照护外国籍病人,有人加入志愿车队运送医护物资,有人留守在家中,耐心等待着战“疫”的最终胜利,与这座城市共同进退。
医生克莱因:“留在这里更能发挥我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法国在华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神龙汽车落户武汉,开启了武汉的汽车产业时代。近年来,中法合资的东风雷诺工厂在武汉投产、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将其中国及东南亚区运营总部迁至武汉,法国汽车巨头的扎堆投资,让汽车产业成为这座城市的重要经济支柱,也将大批法国公民吸引至武汉就业、生活。
菲利普·克莱因就是其中一员。6年前,克莱因来到武汉,为其所在的法资企业的外国雇员看病。去年,他拿到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成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国际门诊部的一名全科医生,为外籍人士提供医疗服务。
1月26日,法国政府宣布将从武汉撤离法国侨民。收到这条消息后,克莱因在一刻钟内作出了决定:妻子和孩子离开,他留下。“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所在,留在武汉更能发挥我的作用。”
疫情发生后,为减少病人聚集、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克莱因开始逐户上门为病人看诊。每次出诊前,他会在车里准备充足的防护用品: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
2月11日,为进一步控制传染源扩散,武汉社区开始实行封闭管理,作为医生的克莱因拿到了出行资格。“现在身体突发不适的、有慢性疾病的或需要心理疏导的外国人会用微信或电话联系我,如有必要,我会上门为他们看诊、开药。”
行驶在路上,看着以往熙熙攘攘的城市停滞了,克莱因深受震动。“武汉是座美丽的城市,我看见道路上少了生机,也看见了所有武汉人民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和他们作出的巨大牺牲。”
“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几百万人牺牲自己(的自由),在家中隔离了这么多个星期,来保护全世界。”克莱因说,“从中国政府与人民的战‘疫’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经验。”
听闻武汉解封的消息,克莱因十分激动。
“我对留下来这个决定从来没后悔过。”克莱因说,中国医护人员也让他印象深刻。“我对在武汉战斗的中国医生同行和护士们感到非常自豪,他们展现了无畏的气概。”
菲利普·克莱因(左一)与同事在国际门诊部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