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3|回复: 4

港媒关注:战斗在抗击新冠病毒一线的女将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4 09: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港媒关注:战斗在抗击新冠病毒一线的女将军

来源:参考消息
2020-03-04 11:44:51

核心提示:港媒称,解放军顶尖流行病学家和病毒学家陈薇少将正战斗在抗击新冠病毒的第一线。


考消息网3月4日报道 港媒称,解放军顶尖流行病学家和病毒学家陈薇少将正战斗在抗击新冠病毒的第一线。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3日发表题为《认识一下中国新冠病毒科学前沿的少将》的报道,相关内容摘编如下:

对中国军队顶尖流行病学家和病毒学家陈薇来说,抗击流行病的科学斗争必须在病原体出现前就展开。

陈薇在接受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疫情防控绝对不能等到疫情来了再做。”

她说,国家有必要“形成真正有力的‘首席科学家’体制,长期支持一批团队一辈子就做某种病毒或细菌的深入系统研究……别管这个病毒是来了还是走了。最关键的是,一旦疫情发生,就能迅速找到最权威的团队”。

这位54岁的少将是中国著名的生化专家,她正在中国中部湖北省武汉市带领团队研究一种前所未知的病毒,这种病毒已经导致数万人患上新冠肺炎。

s375.jpg

资料图片:央视新闻报道中的陈薇少将。(央视新闻截图)


1月下旬,陈薇带领一支由军方顶级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抵达了位于疫情中心的这座城市。

危机暴发之初,陈薇和她的团队在一个临时实验室工作,寻找治疗病人的方法,并率先提出血浆疗法,这种疗法后来成为官方认可的疗法之一。

陈薇说,武汉的许多医务工作者还使用了她的团队在2002至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暴发期间研发的鼻喷剂,帮助他们防止感染新冠病毒。

陈薇在SARS期间的贡献广受赞誉,她在2008年四川地震救援和2014年至2016年西非埃博拉疫情防控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得到认可。

 楼主| 发表于 2020-3-4 09: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又有新进展!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3-4 09:30 AM 编辑

【延伸阅读】
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又有新进展!


考消息网2月28日报道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月28日15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的防控和治疗有关情况。针对血浆治疗的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指出,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采集了544人次康复者的血浆用于245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在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据对超过48小时共157例患者的监测观察,这157例患者中有91例的临床指标和症状都有一些改善。

(2020-02-28 16:28:18)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4 09: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如何快速恢复?专家给出四点建议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3-4 09:35 AM 编辑

【延伸阅读】
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如何快速恢复?专家给出四点建议



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由于每个人机体的免疫反应不一样,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也有所不同。轻症、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如何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期需要注意什么?……近日,新华网推出专题《战“疫”专家说》,第六期专访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江荣林,就新冠肺炎患者治疗的相关情况进行解答。

s376.jpg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江荣林

新华网:新冠肺炎轻症患者需要采取哪些治疗方式?

江荣林:新冠肺炎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其传染性比较强,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目前还没有所谓的特效药,更多的是依靠自身免疫功能产生的抗体来杀灭病毒,因此我们把新冠肺炎称为是自限性疾病。

现在医疗上对轻症病人的治疗,其实是一个对症和支持的治疗。如病人有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可通过适当服用退烧药、止咳药等缓解,然后通过自身产生的抗体得到自我恢复。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轻症的病人,建议:第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压力;第二,适当的休息,不要疲劳熬夜;第三,多喝热水,保持身体的一个整体稳定状态;第四,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蔬菜及容易消化的食物。这样轻症病人一般会恢复的比较快。

新华网:对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临床上会采取什么治疗措施?

江荣林:对于重症和危重症来说,我们首先要引起高度重视,对重症,要尽快的处理,避免变成危重症。对危重症,要加强处理,避免变成一个更加严重的或者不可逆的状态。目前重症医学的发展,对这些病人有多种抢救和治疗的手段,如人工肝,人工肾,血液净化治疗,强有力的一些药物,甚至还可以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维持心肺功能。

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最大损失的器官是肺组织,导致了人体缺氧。所以我觉得第一,最关键的处理是避免病人发生过度缺氧,可采用的处理方法有很多,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高流量吸氧,无创的机械通气,有创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其中,无创的机械通气,到最后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都是为了让病人暂时地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避免病情恶化。第二,在病毒感染过程中,会诱发出人体一定的炎症反应,一般来说炎症反应对病人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是过强的炎症反应又会损伤到其他器官,如损伤肾脏、肝脏、心脏、凝血、胃肠道等。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制止过强的炎症反应,可用一些药物,如激素来抑制炎症反应等。此外,也可以用其他的措施,如有些病人胃肠道功能很差,可适当通过中医药方法去调节胃肠功能,也可以给病人一些滋养性的营养,维持胃肠黏膜屏障。然后对一些高热的病人,意识不清的病人,现在国家也比较推崇用中医药的办法,2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及解读,《方案》中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也推荐了中药救治方案,比如高热伴意识障碍的患者推荐使用醒脑静注射液。

在重症和危重症治疗抢救过程中,临床的各种手段还是比较强有力的。当然,也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痛苦,如气管插管,各种导管的留置都会让病人感到一些痛苦,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非常需要给病人适当的镇痛镇静,避免病人有太多不良的感觉,更是避免由于这些不良的刺激而引起病人过度交感兴奋,交感兴奋会导致器官的损害,如呼吸非常急促、心跳过快,血压增高等。所以通过镇痛镇静抑制病人过强的交感反应,让病人得到比较好的修复。

此外,在抢救危重病人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内环境的稳定,如电解质酸碱平衡、容量的管理,这时需要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策略,因为补液可能会让循环变得更加的稳定,但是过度补液,不仅会对心脏造成过度负荷,而且会导致肺组织水肿、胃肠道水肿等其他的组织的损伤。所以,适当的限制补液对病人也是有利的。同时,防止继发感染等问题也要得到重视。

新华网: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是如何应用的?

江荣林:糖皮质激素本质上是人体所需要的物质,但是又不能过度使用。对于新冠肺炎患者来说,用激素第一个好处是抑制过强的炎症反应,避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发生,然后减少肺部渗出,减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现象。第二危重病人会处于肾上腺皮质功能相对不全状态,对于年轻人来说,肾上腺皮质可以得到充分的代偿,而对于对老年人来说,他的代偿能力有限,所以在危重状态下,就会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相对不全的状态,对此,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时候,主要是靠自身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来杀灭病毒,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后,可能对人体产生的抗体有抑制作用,延长病毒在身体里面留滞的时间。此外,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后,会让病人更加容易感染细菌、真菌等。而且糖皮质激素还会导致消化道出血、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血糖增高等不良后果,所以说糖皮质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在临床上如何使用,是由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来判断,取长补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如果病情迅速进展,高热不退,休克很严重,以及其他的一些很危重的状态下,可用一些糖皮质激素,但也是主张小剂量短疗程,一般5—7天,因为使用时间过长,可能会有更多不良反应出现。

新华网:抗菌药物在治疗新冠肺炎上起到了哪些作用?

江荣林:抗菌药物顾名思义是抗细菌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病毒,所以抗菌药物对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直接的作用,轻症病人原则上是不需要,但是病人如果出现了继发细菌感染的情况,如黄脓痰、体温退下后又重新出现了高热、化验中性粒细胞和降钙素原明显升高、CT上提示肺部出现了细菌继发感染等情况时,就应该使用抗菌药物去控制细菌的感染。对于重症和危重症来说,可以选择用一些抗菌药物进行预防,防止细菌感染,预防性用抗菌药物一般主张用比较简单、初级的,不需要太高级,以免出现耐药菌的情况。

如果病人已经出现了感染,如血压很高,PCT很高、降钙素原很高或血流感染,尿路感染等,就需要进行目标治疗,首先要去采集标本,然后考虑用什么样的抗菌药物,在培养结果出来之前,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通常是结合病人的特点,在什么部位感染,感染的程度如何,感染的引流情况如何,感染的所在科室流行病学的特点怎样,病区里通常是什么样的细菌等综合起来,去选择某一个抗菌药物。此外,还要考虑这个抗菌药物对病人是不是合适,因为每个病人的肝功能、肾功能等是不一样的,老年人、年轻人生理状态也不一样,所以因人而异,个体化地去选择一个有效的抗菌药物去控制感染。

新华网:作为危重症患者的家属,应该怎么做?

江荣林:作为重症和危重症的新冠肺炎病人家属,首先要理解新型冠状病毒所有人都容易感染,而且存在着一定的致死率。特别是对高龄,有很多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肾病等这些家属更加要有心理准备,因为他们的病死率比一般人还要高。

第二,大部分的重症病人还是可以交流的,危重症病人可能不太能够交流,作为家属,如果病人可以交流,应尽量劝慰病人,放松心情,树立跟疾病做斗争的勇气,还要有一种必胜的信念。我觉得这是支撑病人活下去以及战胜疾病非常重要的精神力量。如果病人可以进食,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可给予少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第三,要跟医务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因为医务人员在这场疫情中,非常的辛苦,他们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他们会用专业的知识给家属传递专业的建议。所以我觉得作为家属,要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医务人员才能心无旁骛地给病人进行治疗,大家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去战胜这个病魔。医务人员给家属建议,家属应该充分的去理解他。

新华网: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期需要注意什么?

江荣林:首先进入到康复期,一定要避免过度的兴奋,保持平常心态,避免过度的疲劳。

第二,现在研究认为,在康复期的人虽然已经康复出院了,但身体上的病毒不一定完全清除掉,还需要隔离一段时间,所以这时不能参加各种聚集性的活动,包括聚餐。与家人也要有充分的隔离,居住单独的房间,可在家庭的院子里面散散步,做做体操等。在饮食上,应食用易消化清淡的食物,补充维生素等。

第三,康复患者免疫功能还不是很强大,容易受到外界其他微生物的侵扰,如会继发细菌感染等,所以应适当保暖,戴口罩。

第四点,康复患者应与原来的主管医生或当地社区医生建立通讯联系,有一些医疗上的问题或感觉到哪不适,可以跟医生进行咨询。此外,在出院后约2至4个星期,可去原来的医院找主管医生复诊。检查脏器功能恢复情况,免疫功能恢复情况等,医生的一些简单的处理会让你恢复地更快。

(2020-03-01 10:41:00)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4 09: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疫苗首获境外临床试验许可 项目负责人系女少将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3-4 09:36 AM 编辑

【延伸阅读】
中国疫苗首获境外临床试验许可 项目负责人系女少将


京报快讯(记者李丹丹)记者今日获悉,在塞拉利昂当地时间10日上午,中国自主研制的重组埃博拉疫苗正式启动在塞拉利昂的II期临床试验。这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埃博拉疫苗首次获得境外临床试验许可。

这一疫苗由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陈薇领衔的创新团队研发。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后,陈薇团队联合天津康希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新型埃博拉疫苗的科技攻关。

经国家应对埃博拉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办公室联席会议研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会同总后勤部卫生部启动特别审批程序,使该疫苗成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2014基因突变型埃博拉疫苗。

项目组先后在泰州医药城和浙江大学完成了中国人群和在华非洲人群I期临床试验,证明了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试验结果在英国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全文发表。对此,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还曾专门批示:“向陈薇团队表示祝贺!”。

目前,中国自主研发的埃博拉疫苗在非洲的第一次临床试验已完成疫苗注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7月10日陈薇晋升为少将,与两任国家主席均有过交集。作为“生物危害防控”国家创新团队的学术领头人,陈薇多年来致力于生物防御和生物高技术研究。在抗击SARS中,陈薇团队成功研发广谱抗病毒药物“基因工程人干扰素ω”发挥了关键作用。胡锦涛亲临军事医学科学院,评价陈薇研究团队“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拼搏奉献”。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接见基层一线军队人大代表时,曾听取陈薇的工作汇报,并祝愿她在医学尖端领域取得更大成绩。

(2015-10-12 16:50:40)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4 10: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4 11:58 AM , Processed in 0.0679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