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青年丨截肢10年,我用单腿骑行中国
凤凰图片 2019-12-12
2009年冬天,河南新乡的小伙子孙有志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左腿,此后的十年间,他因为爱上骑行,开始单腿骑行中国。以下是孙有志的自述。图为孙有志在骑行川藏线途中。 【凤凰新闻客户端 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出品】 作者 | 狄与树 编辑 | 图拉 除特殊标注外,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出事儿那年我20岁,在山东一家医学院读大一。寒假的时候意外出了事故,左腿被压碎了。等待救援的时候失血过多,我被送进重症监护室。图为出事后,我住进了医院,家人们来探望我。
在医院睡醒一摸,发现自己左腿已经没有了。非常沮丧,觉得还不如死掉,想把身上的输液管拔掉。尽管开始难以接受,但在家人的鼓励下好赖是活下来了。 当时我觉得自己还这么年轻,连小姑娘的手都没牵过,而且我真的是哪儿也没有去过,如果这样就挂掉了,这辈子还是挺亏的,等康复了一定要到处去看看。图为我住在医院。
我休学了一个学期,用了7个月进行康复治疗。一条腿很不方便,回到学校以后,学校和同学都很照顾我。 但那个时候和现在的心态是不一样的。这样的身体回到学校,心里还是很难接受,整个大学期间都非常压抑,完全放不开,也走不出来这道坎,因为和大家对比太强烈了。 那会儿心里很敏感,非常不愿接受别人的主动帮助,因为接受帮助让我觉得自己很不行。虽然我明白自己也需要帮助,但心里还是会难过。以前爱开玩笑,出事之后,就变得很少讲话了。图为我在医院进行康复。
大四、大五的时候,我和同学去医院实习。病人对医生是很尊重的,帮助病人给我找到很多的自信。 有一晚跟室友在宿舍喝酒聊天,旁边有一个中国地图,我看着地图,想到上学的时候哪也没去过,有机会一定要到中国最北的漠河看看,感受一下零下40度。 正好那时要去产科实习,男生在那儿不方便,过完年,我就请了假,一个人坐火车去漠河,没告诉任何人,因为他们一定会阻拦我。当时想着走到哪算哪,不能走就回来。我的信条就是有好的想法一定要去试一下。图为那年冬天,我去了漠河。
那时我戴了假肢,走路是用坐骨,每走一步就会坐一下挤压到皮肤,像不断用东西捶你一样,一天走1万步就要捶1万下。走得久了也会磨起泡,会溃烂出血。当时买了好多卫生巾垫着皮肤出血的地方,如果太疼就休息一会。我还挺能走的,一天最多能走十几公里。可能是真觉得每时每刻都会死,就尽量去做不让自己留遗憾的事。 那次旅行对我影响非常深远,虽然我身体不方便,但至少哪里都能去。我胆子就变大了,接着又去了杭州、乌镇、西塘、绍兴、周庄……转了一大圈。图为我在中国北极点。
很久以来,自己一条腿不知道做什么运动锻炼身体。我在上学的时候,很喜欢运动,打球、跑步都不错。2012年的时候,我加入了一些残疾人的群,群里有一个女生是山东的残疾人自行车手,职业运动员。她告诉我一条腿也可以骑自行车,我就开始尝试。 刚开始一条腿骑车,不太好掌握平衡,摔两三次才慢慢开始掌握技巧。渐渐骑起来之后就感觉速度还挺快,比我走路快多了。我在大理古城的客栈附近租车练习,一练就是两三个月,每天都会骑,还骑车去环洱海。环洱海是150公里,得骑一两天。我刚开始骑了20公里就回来了,体力不行,屁股疼。图为我在海南骑行。
我的第一次长途骑行是跟我老婆。我老婆小米是广州人,之前她去我老家河南新乡出差,我给她看病时加的微信。 我在大理时,她向我分享了不少她在云南旅行的经验,经常聊天。我不是感情特别细腻的人,聊着觉得还不错,也没有特别正式的表白,两个人都非常熟悉了,就在一起了。图为我和小米。
之后我提出计划,用搭顺风车的方式,去甘肃、青海、新疆那边来一次西北长途旅行,首次旅行我们总在吵架,吃住玩观念都不一样。在路上,好多次我都想着分开玩好了,但也没开口,一直等她主动提出分开旅行。 因为我们两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差异很大,我在北方农村长大,她是广州大城市的,一些观念真的是不一样的。那时我对这个世界接触得也很少。她后来告诉我,她怕我只有一条腿,没法照顾自己,走了就挺不仁义的,一路上她还主动多背了一些我们共用的东西。虽然有很多差异,但其实我们两个都很善良,谁也不忍心抛下对方,最后还是顺利同行了。图为我和小米在青海湖。
我们最后一站是在新疆阿克苏一个果园帮忙,测量果子的直径做分类。白天干活儿,晚上没事就在果园坐着聊天,聊得很开心,就鼓起勇气向她求婚。 这次旅行结束之后已经快冬天了。回去不久,我们买了两辆自行车,春天从新乡出发,骑到广州,领了结婚证再骑到了海南。因为对骑行很感兴趣,想着有可能做自行车行业,我们留在海口一家自行车专卖店工作,想学习这方面的技术和知识。图为小米在阿克苏的苹果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