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青年丨我在南极科考的三个月
凤凰图片 2019-11-22
谷帅目前在杜克大学环境学院念博士,主攻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因为科研项目,他第一次前往南极,在美国设立的南极科学考察站——帕尔默科考站,度过三个月的科考时光。他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出发,途经迈阿密,到达南美洲智利最南的小城蓬塔阿雷纳斯,登上通往南极大陆的科考船。【凤凰新闻客户端 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出品】 作者 | 婉如 编辑 | 图拉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去年12月底,我和其他科研人员从智利坐上了去往南极的科考船,路途漫漫,在海上航行了四、五天。航行途中经过了德雷克海峡,它是全世界最危险的航道之一,也是著名的西风带。南极圈没有陆地的阻挡,西风猛烈地吹,船在行驶过程中不停地摇晃。图为去往南极的科考船。
海况比较差时,会涌起7、8米高的巨浪,船身的晃动也更剧烈了。我晚上睡觉时,身体会随着船身左右摇晃,甚至被摇醒,睡得很不踏实。吃饭的时候,碗会在桌子上来回跑,如果坐在椅子上看电影,有些椅子没有固定,人就容易跟着椅子从这边墙一直滑到对面的墙。晚上洗澡的难度更大,淋浴的水来回甩动,要跟着它移动,有点练杂技的感觉。不过,一两天就能适应了。
谷帅初见南极冰川。
抵达科考站的前一天,船路过第一个南极的岛时,旁边有一块冰川,驾驶室的工作人员告诉大家前面已经可以看到南极了,我赶紧跑到甲板上看冰川。眼前的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远处的鸟在高耸的冰川旁边飞着,很震撼,周围的同学各种欢呼、拍照。
记得到达科考站那天的天气不错,天空是透亮的蓝色。科考站紧挨着海边,我上岸后,一扭头旁边就是冰川,还有很多企鹅在我身边走来走去,站内的工作人员下班后,陆续走到站旁边的室外浴缸里泡澡……我站在科考站门口,跟身边新认识的朋友聊着天,恍然觉得自己真的到了原本只存在想象中的南极,挺不真实的。图为帕尔默科考站。
帕尔默站主要建筑是两座楼,包括了实验室、办公区域、餐厅和宿舍,还有仓库、车库等。站里满员的时候大概有40多人,一半是科考人员,研究方向多种多样,有鲸鱼、企鹅、磷虾等生物,还有海洋、大气等各个学科;另外一半是负责维持站里正常运转的工作人员,医生、厨师、运输人员等。图为帕尔默科考站。
我的宿舍在三楼,房间空间挺小的,我和室友一起住上下铺,躺在床上能透过窗户看到冰川。图为宿舍的床头。
站里的娱乐设施也挺多,有挺大的健身房,可以调酒喝的自助酒吧,还有台球桌、看电影的地方,不过我大多数时间都在做实验,没有太多休闲时间。图为站里的人在玩游戏。
帕尔默站所在的南极半岛夏天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冷,月平均气温在零度左右,短时间待在室外穿毛衣和一件厚外套就够了。夏天紫外线强烈,实验室门口的走廊上,还会摆放着防晒的装备和暖宝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