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私家侦探之窃密风云
多年来与“窃密”打交道,让何志会养成了抹不去的职业习惯。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他总会下意识地观察,“看看哪些地方适合藏窃密器材”;
要是有客户在他面前抽起了电子烟,他能对着那根烟管盯上个半天。
有时,“经验”甚至来自于他转行前的经历 —— 在成为反窃密专家前,他曾是一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私家侦探。
 何志会
那是2005年,何志会从部队退伍后,决定南下深圳碰碰运气。在报纸的招聘版面上,他看到了私家侦探社招调查员的广告,没多想,便入了行。
“那些技术对我来说太小儿科了。”
凭着当兵的经历,以及对这一行天然的兴趣,何志会很快就摸索出规律。
“很多技巧可以用。比如判断一个房间是不是有人,或者里面的人是否出过门,一个方法是在锁眼里抹烟灰,以烟灰的痕迹来判断。另一种方法是在门的竖缝下方夹一张小广告,看纸片有没有移动过。”
那时的他,出门总会备上好几套衣服,“打扮得越不起眼越好”。
去繁华地段的小区做调查,他通常会步行进出,跟着人群混进去、主动和大爷大妈聊天、帮忙提提菜,甚至有办法搞到小区的门禁;去郊外的小区则要开车,“开车更容易取得保安的信任。”
当了三、四个月的调查员以后,2005年,何志会招兵买马,决定自己出来单干,公司就取名叫“金盾调查”。
  2005年,金盾调查的服务类目。
当时“金盾”的主营业务有两类:一是婚外情取证,二是找人。
找人的业务多是因为失联人欠钱不还,而婚外情取证则复杂得多。
原配调查小三、小三调查小四、为了不和男朋友分手而假怀孕……什么样的情况都有。
但何志会从来不接男客户提出的查实第三者业务,“一旦找出来,男人一般都会拳脚相向,甚至出现犯罪倾向。”
而女人更多是为了“图个明白”。知道“真相”后,有人选择隐忍,有人则希望利用调查证据,让自己在财产分割中更占优势。
如同当下人们来找何志会希望通过检测保护隐私一样,当年那些找到何志会的客户,是为了找寻“真相”——这其实是一门关于“信任”的生意。
信任被撕碎后,他也见到过无数的背叛。
—— 曾经有一个50多岁的男人,请何志会调查他“嫂子”。结果后来男人露了馅,何志会无意中发现,男人要调查的其实是自己的妻子。
为了“调查”,男人还把妻子的QQ和电话号给了一个靓仔,让他去钓自己的老婆。
何志会确实拍到了客户老婆和靓仔一起逛街看电影的画面,但他还是终止了合作。
“这已经离真相十万八千里。”
这样的事情见多了,他得出一个结论:婚姻里说不上好坏,真相不一定是最好的。
 当私家侦探的经历,给何志会提供了花钱也买不来的检测经验。
那几年,这个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行业尚未被法律明确禁止,深圳大大小小的侦探公司像雨后春笋一样开得遍地都是。
何志会远远没料到,自个儿的生意会火爆成那样 —— 一年后,金盾调查在南山开了分店;每年光是花在报纸上的广告费,就得20万。
未来似乎前程似锦,然而危机也在悄然埋下。
2009年8月31日,何志会记得那天阳光很好,才当父亲不久他心情很愉快, 当时兄弟们都出去跑业务了,办公室里只有他一个人。
没想到,警察就在此时突击上门,检查了办公室的所有电脑,找到了5份通话记录。
 工作中的何志会。
那一年,何志会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罪名,进了看守所。
直到“失联”,家里人都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年轻时的何志会长得颇像孙红雷,“失联”的那段时间,母亲想他了,就到县城的街上去找孙红雷的广告牌,站在底下默默擦眼泪。
当时《征服》在电视上仍然火热,母亲还以为,儿子干的是黑帮老大刘华强一样的行当才被抓进去的。
七个月的刑期后,外面的世界已翻天覆地。
2009年2月28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正式被写入《刑法修正案(七)》,深圳的调查公司纷纷倒闭,属于私家侦探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