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7|回复: 3

打破困境挑战网络时代 看看这些创意图书馆出了哪些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7 08: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破困境挑战网络时代 看看这些创意图书馆出了哪些招?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9-09-28 00:21:01

核心提示:报道称,大约10年前,世界各地的图书馆都面临着困境。它们为公众提供书籍和信息的重要职能被亚马逊、电子书和Wi-Fi取代。为了吸引本地和外国游客,许多图书馆进行了革新,甚至拥有奇特的服务设施。


参考消息网9月28日报道 世界上最具创意的图书馆有哪些?


据阿根廷《号角报》网站9月23日报道,大约10年前,世界各地的图书馆都面临着困境。它们为公众提供书籍和信息的重要职能被亚马逊、电子书和Wi-Fi取代。为了吸引本地和外国游客,许多图书馆进行了革新,甚至拥有奇特的服务设施。以下是全球最新奇和最有创意的图书馆。


●芬兰赫尔辛基“颂歌”中央图书馆

b399.jpg

该图书馆的外立面几乎全部由芬兰云杉木制成,钢与玻璃混合的结构打造出柔和而迷人的外观。

●爱尔兰都柏林作家博物馆

b400.jpg

参观者在这里可以看到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一个章节故事的发生地,以及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的原本。诗人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的房间仍然完好无损,供人参观。

●加拿大卡尔加里新中央图书馆

b401.jpg

这座新图书馆有火车穿行而过。图书馆大厅被设计成一座拱桥的样子,以便火车从其下通行。

●卡塔尔多哈国家图书馆

b402.jpg

该图书馆入口的通道摆满了成堆的书,数量将近100万。高22米的天花板完全由玻璃制成。

●中国天津滨海图书馆

b403.jpg

该图书馆3.37万平方米的空间从地板到天花板都被刷成了纯白色。图书馆中央是一个球形礼堂,周围是从地板延伸到天花板的弯曲的波浪状书架。

●美国奥斯汀中央图书馆

b404.jpg

该图书馆里有一个“种子库”,来客可以把种子带走,种在家里。图书馆甚至用太阳能为自身供能,并用蓄水池收集雨水,再将其用在卫生间或景观植被的灌溉中。

●挪威奥斯陆公共图书馆新总分馆

b405.jpg

该图书馆计划于2020年对外开放。从市中心和火车站将可以看到建筑物顶端突出的部分,而在馆内观景区可以欣赏到奥斯陆的壮丽风光、峡湾风景和绵延起伏的绿色山峦。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08: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9-10-7 08:34 AM 编辑

【延伸阅读】
日媒:日本明治大学在中国延边大学开设漫画图书馆


考消息网9月24日报道 日媒称,明治大学在中国延边大学开设了一家漫画图书馆。

据日本共同社9月21日报道,日本明治大学在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的延边大学,开设了“漫画图书馆阅览室”,两所大学的约100名相关人士9月21日出席了开设仪式。

据报道,明治大学拥有独具特色的漫画专业图书馆。这是继北京大学后,由明治大学在中国设置了漫画图书馆的第二所学校。

在中国,以日本漫画及动画为契机学习日语和日本文化的年轻人正在增加。延边大学校长金雄在仪式上致辞称,漫画图书馆是高等教育的支柱,同时也是文化圣地。延边大学的日语系水平很高,应学生们的要求,实现了明治大学、北京大学、延边大学合作开设漫画图书馆。

b406.jpg

资料图:2007年中国国际教育展上,参观者在日本明治大学的展位咨询。(新华社)

明治大学相关人士称,延边大学的漫画图书馆收藏了由明治大学和北京大学转让的5000册书,学生可以自由阅览。明治大学校长土屋惠一郎在仪式上说:“希望通过漫画加深交流。”

报道称,为了配合漫画图书馆的开设,延边大学还举行了由千叶彻弥等日本漫画家们通过绘画强调战争悲剧的“我的八月十五日展”。

(2019-09-24 00:17:01)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08: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耶鲁大学“冷冻”图书馆内,那些看不见的“读者”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9-10-7 08:36 AM 编辑

【延伸阅读】
耶鲁大学“冷冻”图书馆内,那些看不见的“读者”


参考消息网8月13日报道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8月8日报道,耶鲁大学的拜内克古籍善本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专门保存珍贵书籍和手稿的建筑。

据报道,这座图书馆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是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戈登·邦沙夫特的作品。由花岗岩和半透明大理石建造而成的这座建筑造型独特,非常引人注目。

这座图书馆独特设计的目的是避免阳光直接射进馆内,从而有利于馆内古籍的保护。

b407.jpg

拜内克古籍善本图书馆内景(资料图)


尽管不受欢迎,但那些真菌仍会时不时“造访”馆内的藏书。有时,图书管理员只需翻一下这些书籍就足以知道图书馆里有哪些看不见的“读者”。

比如,书页中出现黄绿色斑点,那“读者”可能是毛壳菌属真菌;如果污渍是红色的,那可能是某种螨虫搞的鬼;黑点是典型的交链孢菌留下的痕迹……

除了真菌外,图书管理员们还很怕馆内出现蛀虫和甲虫,尤其是专爱破坏皮料和卷轴的皮蠹科甲虫。还有一种红毛窃蠹的幼虫是木材和纸张的可怕吞噬者。

图书馆内部分为两层,一层是大厅和阅览室,二层是书库。书库里有一个巨大的书架,书架分为六大格,每一大格又分为七小层。书架外面罩着一个巨大的玻璃罩,对珍贵的图书形成了严密的保护。所有的书都可以在馆内借阅,不能外带。

由于书籍是被保存在这样一个密闭环境中,用杀虫剂来对抗真菌和昆虫是行不通的。于是,有昆虫学家建议图书馆负责人以-36℃的低温来冷冻这些书本。通过这种方式,经过一个长达两年的过程,至少可以控制皮蠹科甲虫的出现。

此外,图书馆的灭火系统也相当特殊,为了保护这些珍稀的藏书,图书馆没有采用自动喷淋系统,而是利用一个排烟系统在火警发生时快速抽走室内空气,并排放氮气灭火。

(2019-08-13 11:38:54)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08: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英图书馆的这个展览讲述了一千多年人类文字历史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9-10-7 08:46 AM 编辑

【延伸阅读】
大英图书馆的这个展览讲述了一千多年人类文字历史



考消息网5月23日报道 英媒称,伦敦大英图书馆的一场新展览展现了人类的文字历史。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5月17日报道,伦敦大英图书馆的一场新展场面极其宏大。“书写:留下你的印记”通过大约代表40多种书写系统的100件展品,记录了5000年来人类文字书写在全球的演变及其多样化。展览中既有公元前3000年左右刻有楔形文字的美索不达米亚泥板,也有当代容易刪除消失的数字通讯。

b408.jpg

在商朝,占卜的环节之一是把需要神灵解答的问题刻在龟甲和骨头上。(大英图书馆委员会)

为了举办这场展览,大英图书馆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海量藏品,大英博物馆和伦敦皮特里埃及考古博物馆也贡献出了他们的藏品。

b409.jpg


罕见的圣武天皇和光明皇后书法作品,创作于公元750年。(大英图书馆委员会)

从公元5世纪开始,文字从中国传到日本,书法在日本被认为是最高级的艺术形式之一,至今仍是如此。此次展览收录了公元八世纪中期日本圣武天皇和光明皇后的书法作品,抄写的都是佛经经文。

b410.jpg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印刷日期的完整印刷本书籍。(大英图书馆委员会)

这部《金刚经》是在中国敦煌的一个洞穴中发现的,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868年,是全世界最早并标有印刷日期的完整印刷本书籍。《金刚经》使用的是雕版印刷术,全卷由七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由一块雕版印刷而成,然后粘接成一个长度超过五米的卷册。

b411.jpg


刻有文字的玛雅石灰岩石碑来自伯利兹,可追溯至公元647年。(大英博物馆理事会)

玛雅石碑令人惊叹不已。此次展出的石碑可追溯至公元600年到公元800年,是1929年从伯利兹的普西拉运送到大英博物馆的。石碑上的文字还没有被完全破译,这种情况对玛雅文字来说并不罕见。

b412.jpg


古登堡印刷的“教皇赎罪券”被认为是欧洲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大英图书馆委员会)

欧洲第一部完整的印刷书籍是德国印刷商古登堡1455年在德国美因茨使用活字印刷术印刷的《古登堡圣经》。古登堡是发明第一部活字印刷机的欧洲人。在此之前,欧洲的书籍都是手抄本。这次展览展出了古登堡为教皇尼古拉斯五世印刷的一张教皇赎罪券。

b413.jpg


卡克斯顿是第一个印刷英文书的人。(大英图书馆委员会)

到1480年,欧洲各地都有了活字印刷机,知识传播因此加快,意义非常重大。1477年前后,卡克斯顿在伦敦用印刷机印刷了乔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这是在英格兰印刷的第一本主要书籍。人们认为这本书一共印刷了大约600册,全世界现存在世的有38册,大部分不完整。大英图书馆收藏的这本是仍保持完整的极少数珍本之一。

b414.jpg


1905年反对第一次孟加拉分割的请愿书,是英国统治印度的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政府决策的反抗。(大英图书馆委员会)

这是一件大型展品,有6万多个签名。当时英国殖民政府提议按照宗教将孟加拉一分为二,这种“分而治之”政策实行后引发了强烈的愤怒和动荡,以致英国政府不得不在1911年取消该政策。签名有用英语的,也有用孟加拉语的,无论哪种语言和文字,只要是签名者最习惯使用的即可。

b415.jpg


“双鸽牌”打字机没有键盘:用户选择一个字,按控制杆上墨打字,然后再将控制杆复位。(大英图书馆委员会)

中国的“双鸽”打字机(双鸽是品牌名,大英图书馆收藏的这台打字机生产于1975年的中国上海——本网注)是一台令人惊叹的设备,有着迷人的历史。这台打字机有一个字盘,上面有2418个根据结构相似性和使用频率排列的活动铅字。如果这还不够,打字机还有两个备用字盒,每个字盒有1716个字。每分钟20字的打字速度被认为还不错。

b416.jpg


许多语言的字母据信都来自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字,如这块乌鲁克泥板文书。(大英博物馆理事会)

数字化的加强是不可避免的,但手写文字似乎不太可能在短期内消失。法国籍的突尼斯街头艺术家锡德为此次展览创作的一幅涂鸦作品,将传统阿拉伯美的概念和书写艺术形式与涂鸦和街头艺术相结合。作品引用了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墓志铭:“我像你一样活着。”尽管大英图书馆的读者可能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处理印刷和数字文稿上,但这种古老的书写艺术似乎依然存在,并且势头良好。

(2019-05-23 00:18:01)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5 03:38 PM , Processed in 0.0601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