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李波,来自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今年32岁。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从小在山里长大,目睹并亲历着社会底层的生活。经历过高考失利、北川地震,如今我就职于谷歌亚太总部,和太太、儿子定居新加坡。从山沟沟走到今天,我用了整整31年。
▲我在办公中
01
“一人一亩地一把锄头,
自己刨食去,
这曾是我的命运”
1987年,我出生在北川的一个山沟沟里,门前屋后山峦起伏,绵延不绝。有个问题困扰了我一整个童年:山的那边到底是什么?
我家祖辈都是农民,年复一年在山间的薄地上春种秋收,看老天爷的心情吃饭。
年岁好,家里的小储藏间会堆满玉米、土豆和红薯;年岁不好,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眼巴巴看着逐日减少的储粮精打细算。
下面这张照片是我居住了近20年的家,后来在地震中坍塌了,这也成为了我保存的唯一关于“家”的照片。
我很小就开始上山干活,打小能准确分辨麦苗和韭菜。弟弟出生不足三月,我把他放在背篓里带上山,干活时放在田边。我的爸妈都没读完小学,却对“读书有出路”这件事坚信不疑。
他们一直跟我和弟弟说,“只要你们肯读、能读,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要不然就屋后一人一亩地和一把锄头,自己刨食去。”这句话,对发誓不当农民的我和弟弟来说,就像指路明灯。
▲我在北川老县城和弟弟、堂弟们的合照,我在后排中间,弟弟在前排左一我和弟弟渐次长大,家里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农闲时,爸妈决定再去干点别的,补贴家用。妈去镇上的火锅店洗碗,没薪水,但可以免费回收泔水养猪。爸租了辆人力三轮车跑活儿。
周一到周五,我和弟弟上学,爸爸在镇上拉活儿,叼着空还要去火锅店后厨帮妈妈搭把手,要洗的碗太多了,一盆又一盆,堆积成山。
周末,我和弟弟也会去火锅店帮忙。这里的后厨狭小闷热,几口大锅里沸水翻滚,不断有人进进出出,送来脏碗碟,拿走洗好的。
我们站在湿滑的地面上,戴着齐肘的橡胶手套,不断重复着初洗、淘洗、装盆的动作,这个过程会从下午五点一直持续到深夜。
因为双手不停出汗,一天的劳作结束,手套里总能倒出好多积存的汗水。妈妈因此落下风湿的病根,直到今天还时常手臂酸痛。
说起来,这样的经历应该会让我心生厌恶,避之不及,因为它是如此卑微、疲惫又看不到希望。然而,它却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一生的画面。每个周末的深夜,我们一家人的身影都会出现在那条黑暗的回家路上。弟弟在前面骑,我和爸妈在后面推,一家人合力用三轮车拉着辛苦劳作换来的泔水摸黑赶路。身后偶然出现的车灯,把四人一车的影子拉长,缩短,再拉长。我们在星空下谈笑,爸妈讲他们经历的趣事,我给他们描述我的未来计划:学英语,去上海工作,出国,周游世界......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我上大学前。那时的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如此轻易地就失去了它。▲这张是我们家人比较全的一张全家福,后排从左到右:父亲、母亲、二姨、表姐、表姐夫;前排从左到右:弟弟、我和侄子。后来很多亲人在地震中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