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挑战潜规则,评分逆袭!没人能逃过…
原创: 写字的乌鸦 乌鸦电影 2019-09-14
说到职业剧,全世界编剧最青睐的职业,应该是这几个:医生、警察、律师…
既安全又容易出爆款,毕竟这些职业,总是跟拯救生命、维护公义有关,容易有话题度。
万万没想到,枯燥的财务工作,也可以拍职业剧。
对数学不太好的人来说,这不是明摆着劝退么?
可看了几集之后,我不得不说:真香!
这部轻松幽默又很燃的职业剧,名叫:《这个不可以报销!》
2019年,日本。
森若沙名子,在一家香皂公司当财务。
财务部,大概是最不受待见的部门。
平时没啥存在感,大家的印象中,就是几个员工,到点上班,在办公室里坐一整天,到点下班…
可是,等到要跟这个部门打交道的时候,就会各种别扭。
森若,就是这样一个,总是给人找别扭的女生。
几乎每个同事,都被她找过麻烦:
XXX,你X月X日的发票上,为什么没有写清楚用途?
XXX,你X月X日在居酒屋的接待费,忘记在发票背后写同行者的姓名和人数了!
XXX,你X月X日接待客户,帮他们打车,为什么比报告上写的客户人数多了一辆?这是你自己回家的车费吧?
应酬的交通费,和员工的交通费,不能混在一起报销!
另外,时间显示是晚上10点,那时还有电车,公司不接受员工打车…
同事忍不住抱怨:应酬客户那么累,怎么就不能打个车了?
还有同事说:你们财务又不为公司创造价值,无非是贴贴发票,坐办公室的,总为了芝麻绿豆大的事,打消我们的士气…
森若只好一遍遍重申:
这些都是公司的规定,我的工作就是严守规定,核对数字,违反公司规定的发票,我不能收。
事实上,在公司待了三五年的员工,会逐渐变得狡猾,在揩油方面,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森若要做的,就是杜绝这一现象。
这个做事顶真的姑娘,不肯放过任何一个错误。
她总是说:我不要同事来讨好我,我只想要没有问题的发票。
这一天,销售部的山田,拿来了一张报销单:章鱼小丸子,450日元,两张游乐园门票,每张5500日元。
用途写的是:应酬客户。
钱没多少,但怎么看,都像是男女约会的开销,最近,好像有人在传山田和客户的绯闻?
这是公事公办,还是山田想公款私用?
森若皱起了眉头…
这部《这个不可以报销!》是NHK电视台制作播出的连续剧,改编自青木祐子的同名人气漫画,共10集。目前已经更新至第7集。
没有豪华演员阵容加持,题材也不吸睛,却靠着扎实的剧情脱颖而出。
跟很多剧集高开低走的情况不同,这部剧的豆瓣评分一路上升,目前是8.2。
个人感觉,分数还是偏低。
大概是因为故事的逻辑性较强,也没有什么恋爱情节,对于追求“下饭”“高甜”的观众,没有多少吸引力。
简单来说,这部剧讲述的,是一名财务的琐碎日常。
每一集,森若都会遇上一件难题,除了需要熟练的业务能力,细心严谨的工作态度,还得小心翼翼的平衡人际关系,相当不易。
而这些职场细节,都被编剧处理得真实可信。
编剧应该是对财务工作做了深入的调研,才编得出这些:
发票背面必须写清用途、人数、姓名,礼品金额要不要写含税金额,也有讲究;
什么是销售返利,什么是结平;
会计三大神器:计算器、尺子、点钞指套;
开始对账了,就用耳塞塞住耳朵,不允许桌子上有其他杂物,不允许别人插话…
片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有一天,森若的同事怎么也对不上账,算来算去还差90块钱,越急越查不出。
森若想了一下,对她说:如果差的数字是9的倍数的话,应该只是输错了位数,比如把本来是十位的数字1,输到了百位,10变成了100,就会差90。
果然,有针对性的查找,一下子就找到了错误所在。
这种经验,没有相关的职业背景,真的编不出来。
森若,是一名较真的财务。
她对数字很敏感,去超市买东西,会不自觉的心算出总价。
她还觉得,很多事情,只要算上一笔账,道理自然就明了了。
比如,同事做了不合适的事,她好心规劝:你顺利升职工作到退休,这一生会赚到2亿8000万日元,要是让这种不好的事影响,被降职,一生就会少赚5000万!
有个中层放任属下犯错,还甩锅。
森若也跟他算账:这件事导致财务部集体加班查账,公司还要派人去客户那里道歉,这些加起来,实际造成的损失达2万日元。
如果你及时纠正他的错误,这些就不会发生。
在我们外行看来,财务就是记记账,算算公司花了多少钱,赚了多少钱的机械工作。
可在这部剧里,我们看到,一个好的财务,可以帮公司控制成本,并分析预算应该花在什么地方,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森若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清晰的认识:我的工作,就是守护大家挣来的钱。(忽然觉得平凡工作也好有意义有木有!)
大到有没有人暗箱操作,搞阴阳合同,小到办公室要不要添置自动咖啡机…
只要跟钱沾边的,财务都要把把关。
有意思的是,占公司便宜的事她要管,员工被公司占便宜的事,她也要管。
森若会督促同事加班后及时填好加班单,这样就能及时计算加班费和安排调休。
有同事自掏腰包,买材料布置展厅,森若也会去劝她报销。
同事不理解:都是我自费,不会对公司造成什么损失啊?
森若说:你装饰了展厅,来参观的人明显增多了,销售额也上去了,说明你做的事情有促销的效果。如果不去报销,就没人知道销售额上升的原因。下一步制定促销预算时,就不会把这笔钱计算在内。
在森若看来,把公私分开,既是保护员工个人的利益,也是保护公司的利益。
表面上,这是一份跟数字打交道,只关乎规章制度的工作。
但我们都知道,在东方人情社会,人们奉行的,是先做人,再做事,人与人之间,话不会说太尽,事不会做太绝,凡事都留有余地。
森若的工作,实际上是在挑战这个职场潜规则。
要做好这份工作,她就得公事公办、客观理性、不马虎不糊弄、不讲情面…
就得和老板面前的红人正面刚,就得大胆指出领导的过失,甚至搞得同事丢掉饭碗…
这样做吃力不讨好,所以很多人,宁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混过去了。
但森若不愿意,她知道,自己的轻易放过,不过是廉价的善意,是偷懒,是慷公司之慨,更是渎职。
严格遵守制度,虽然看起来不近人情,但这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公平。
森若想得很明白,她说:
做这份工作,有人害怕、讨厌,是正常的。
我也希望被人喜欢,但我的职责,就是光明正大的审核经费,就算被其他部门的人疏远,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
讨别人喜欢,并不属于我的工作范围。
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堂堂正正的,在自己真心觉得没花错的地方,使用公司的钱。
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态度?
活在这个世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这样,为了坚持一个原则,认真执着、不畏强权、独立思考,在遇到困难时,不蒙混过关,不逃避?
看这部剧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到底怎样才算是一部好的职业剧?
《这个不可以报销!》或许给出了一个另类的答案:
它不鼓吹成功,不塑造伟光正的形象,而是通过一个社畜的日常,告诉我们,踏踏实实做好一份工作,领一份对得起自己的薪水,就很了不起。
而每一份职业,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再枯燥的工作背后,也有乐趣所在,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够去发现。
片中有一个重复出现的台词:
森若说:像资产负债表那样,把该一致的数字都对上了,叫做结平。我超级喜欢数字分文不少,恰好对上的那一瞬间,让我有点小开心呢。
这种细腻的内心戏,即使不做财务的观众,在那个当下,也都能懂。
我想,在这个方面,我们的职业剧编剧,大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