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9-8-31 06:46 PM 编辑
偶像 1988年,台北。宋文善花了两个多月才找到那三个男生。 他的节目《青春大对抗》在台湾正播得火热,连节目中充当助理的女子三人组合“小猫队”都大受追捧。宋文善想:别的不管,先找三个男生,组一个类似的组合放进节目,总不会错。
女生叫“小猫队”,那男生就叫“小虎队”。 台湾造星工业刚刚起步的年代,行业里所有人都盯着日本,又是抄,又是学。宋文善花一大笔钱从日本订娱乐杂志,一期期由飞机运来台湾。每隔两三个月,他还要亲自跑一趟东京,看看人家都在做些什么,生怕自己落伍。 1980年前后,日本男子组合“涩柿子队”与“少年队”在台湾大火。六个男生,歌唱得不怎么样,但一亮相,那种年轻的气味,前卫的造型,以及甜腻好学的歌曲,没有人不喜欢。 当时的台湾乐坛,当红的是李宗盛、齐秦、张雨生,他们什么都好,就是少了点什么。宋文善觉得,少的是“偶像味道”。他心里清楚,自己真正要找的,其实是三个“爱豆”。 他先找到了吴奇隆。在台北市忠孝东路的地摊上,吴奇隆剪着利落的短发,穿一件无袖背心,露出健壮的臂膀,招呼着挤在摊前的女性顾客。没过多久,吴奇隆应约来电视台面试。他只简单表演了几个体操动作,现场的全体女性工作人员迅速给了“通过”。之后,宋文善又找到一个叫苏有朋的高中生。面试当天,见他憨憨的,戴着眼镜,穿着学生制服,坐在一个角落看书,顿时脑海里蹦出两个字——“儿子”。这个苏有朋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简历上除了“建国中学”(当时台湾最好的男子高中)四个字,就没别的可看了。可宋文善偏就看中了他身上的那股清新灵动的气质,毅然决定将他录用。有了吴奇隆和苏有朋,小虎队只差最后一人。他不像另外两人的阴差阳错,而是绝对的有备而来,你只要一看他寄过来的报名照片就知道了。时隔多年,节目组的企划赖见和还是忘不掉那张照片。照片里的男生穿着极有设计感的大廓形外套,头发明显抓过,尼龙绅士帽歪戴在头顶,颇有心思地用手举着绕到脑后,眼睛没有丝毫闪躲地直视镜头。可将照片递给节目组其他人看时,他们却犹豫了。照片里这个男生长得太像张国荣了,简直就是一模一样。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意味着很有可能再怎么努力打造,他也只能是另一个巨星的替身。< 陈志朋报名照片 >
不过,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照片中那种呼之欲出的企图不容忽视,最好还是把这人叫来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