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青年 | 收购1万辆共享单车的缅甸人
凤凰图片 2019-07-19
当首批3300辆共享单车从新加坡的单车“坟场”抵达缅甸的仰光港口时,缅甸企业家迈克·丹顿温(Mike Than Tun Win)长舒了一口气,这一天,他期盼了将近一年之久。一年前,新加坡oBike共享单车公司宣告破产清算。随后,中国的ofo和Mobike也陆续关停海外市场,一夜之间,大批共享单车沦为“弃儿”,等待它们的只有一种命运:以低于成本价数倍的价格被废品回收站收购,而后变为上亿吨钢铁垃圾。看到这个消息时,丹顿温感到有点沮丧,“我想把第一世界国家的资源浪费问题,转变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机遇”,他决定把这些单车从“坟场”运往缅甸。作者 | 羽祺 编辑 | 图拉 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出品
很快,1万个缅甸孩子将收到他们梦寐以求的自行车,从前步行一两个小时的上学路似乎不再那么漫长,因为上学路途艰辛而被迫辍学的情况也将改善很多。33岁的丹顿温感到自己刚刚迈出了一小步,他的目标是为缅甸的孩子们收购10万辆自行车。图为丹顿温与孩子们一起骑共享单车。
丹顿温现在时常回想起他的童年经历。他从小生活在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每天需要步行半小时上学,他的妈妈则要步行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达学校。这一问题在缅甸农村地区会更为严峻,缅甸作为一个多山多雨的农业国家,村庄分散,并不是每个村庄都配有学校,大多数孩子居住在距离学校2到10公里的地方。
丹顿温意识到,缅甸的孩子需要一辆自行车。缅甸当地市场中流通的自行车多为进口自泰国和日本的二手车,售价在300元至500元人民币之间,而大多数缅甸贫困人群的年收入仅有600元,他们没有能力负担起一辆自行车。多数孩子只能选择步行上下学,这需要每天花费他们二至四个小时。图为丹顿温存放回收来的共享单车的地方。
赶上雨季,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对于那些需要翻山越岭的孩子来说,每天忍着湿热和蚊虫走几个小时,对体力的考验和对精神的摧残是旁人难以想象的。从小学升到初中,再到高中,学校离家的距离通常会越来越远。每一次升学,都会有一大批孩子选择放弃上学,回家务农。在没有代步工具的情况下,他们实在无力承担越来越遥远的路途。几乎所有缅甸人都有长时间步行上学的经历,一辆自行车,戳中的是整个缅甸的痛点。图为丹顿温与乘船上学的孩子们。
丹顿温觉得自己是幸运的,8岁那年,他和父母一起搬到新加坡生活,“能在一个和平发达的国家接受完整的教育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丹顿温曾就读于新加坡有名的高中淡马锡初级学院,后又于2008年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商业管理专业。2011年缅甸国家改革,大批旅居海外的缅甸人选择回国,希望为国家的转型和发展作出贡献,丹顿温也是其中一员。回国后,他怀着改善缅甸本土的创业环境的宏愿,创办过多家公司。
从新加坡回到缅甸后,工作之余,丹顿温喜欢自驾旅游,途径缅甸农村时,他总能看到街道两旁一列列步行上学的孩子。这时,他的脑中总会闪回自己的童年的经历,20年过去了,缅甸孩子上下学路途遥远又缺乏交通工具的情形似乎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他习惯让孩子们搭一段顺风车,但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在长途跋涉中幸运地碰上一位愿意搭自己一程的司机,也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欢搭顺风车,一个女孩就曾经告诉过他,麻烦陌生人会令她感到难过。让他印象最深的一个孩子来自缅甸孟邦,他寄宿在离学校稍近一些的地方,他的父母很担心他,因为寄宿的地方离学校也不近,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这个男孩梦想成为医生,见到丹顿温时,他正在努力学习六门课程,为第二年的大学入学考试做准备,“我想上学,这样才能改变家里的贫穷现状,妈妈说,不希望我再过和他们一样的生活了”。图为缅甸的孩子。
“唯有教育才能改变缅甸”,这是丹顿温18年的新加坡生活带给他的启示,也是他回国后观察到的一切引发的感慨。缅甸的家长不惜一切代价供孩子上学,孩子们对未来各有宏愿,所有人都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能提供给他们自行车,减少他们花在路上的时间,他们就能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获得更多知识,摆脱贫困。”
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的9个月内,丹顿温接连几次收到令他震惊又沮丧的消息,oBike、ofo、Mobike等几家共享单车巨头公司破产或关停海外市场的新闻搅动着全球互联网世界。丹顿温点开新闻,看到大量自行车堆积如山的照片,他知道,他该行动起来了,“在新加坡、中国、马来西亚,这些自行车变得一文不值,但在缅甸,它们却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图为丹顿温存放回收来的共享单车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