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ก̀。) 体验就是:每天都觉得自己煎熬在蒸笼里。
那不是“热”,那是“烫”啊啊啊啊啊啊啊。
睡觉翻身就跟翻面似的,再撒点葱花孜然辣椒面,啧,原地上菜了。
又到一年毕业季,想了想,已经毕业三年了啊。
当年在火炉南京上学时,就没有空调。虽然我们住的是四人间有独卫,条件已经算好,但没空调体验还是很糟糕。
整个宿舍只有头顶一个老旧的电风扇,一开就发出“吱吱吱”的声音,复古得不行。我睡上铺还稍微好点,离风扇的距离近点,睡下铺根本就很难吹到风。
一到夏天,整宿整宿汗涔涔睡不着,第二天起来都是昏昏沉沉。(入学的初秋也很热)
阳台门又不能打开,打开的话蚊子很多,又不让点蚊香,十点半以后插座断电(一开始),太痛苦了,一天天的很煎熬。
那个时候,学校自习室位置不好占,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南图,以至于一学期平均借50本书,就为了乘凉。
南图的空调很感人的,坐久了还冷呢,尤其是刷卡进去的地方,外面也可以席地而坐,凉快。(真·学习让我凉快?)
我记得在一个很炎热的夏夜,说是半夜有流星雨,还有些姑娘拿着凉席去天台睡的。虽然晚风吹得舒服,但也被蚊子咬的不行,第二天手上腿上全是包。
那会儿我们也是想了各种办法来降温。
在地上打地铺,在宿舍地上放好多盆水,买风扇接好几个插线板连到上铺,睡前喝冰饮料,拿花露水混水擦拭凉席,手持电池款小风扇......
一旦查寝,就跟打仗似的,东收西藏的。
即便是这样百般努力,还是睡不着,就算难得睡着,早上起来也是一身汗,不去洗个澡都不好意思出门上课。尤其像我这种出汗多的,夏天的衣服又薄,经常是一热就背后汗湿一片,妥妥帖帖黏在身体上,真是尴尬。
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两件事。
一是寝室长生日,6月中旬,热到不行。
我们本来想陪她出去过生日,结果正好碰到她爸妈来南京给她过生日,于是大家就一起吃了饭。
吃完饭以后,她爸爸问她最近过得怎么样,她说在宿舍热到每天睡不着。(她家家境殷实,爸妈都是高知)
结果,叔叔当晚就在XX订了一个超大的房间,说平时总得跟同学们一起吃苦,不能搞特殊化,也没办法,但爸妈来了就让她过几天好日子。
于是我们就在酒店大房间里,四个人拼了两张床还横着睡,空调开到最低,裹在被子里傻乐拍照。还去了酒店的泳池游泳,正好那学期有游泳课,完全是真实快乐。
那几天觉得超级幸福,作为穷学生,自己是不可能这么奢侈的,想起来也是感恩室长带飞。
空调、wifi、冰西瓜,真的是现代夏天的完美配置。
还有一件事是转折点,自那以后,我们有了空调。
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在13年的夏天,南工大好像爆发了一次起暴dong吧。
说是晚上断电连电扇也没了,然后男生宿舍就开始疯狂喊口号(大概是要电和空调?),并且往楼下砸东西,热水瓶脸盆键盘啤酒瓶等等,西瓜往下砸的时候就像雷一样,据说连保安都吓跑了。女生宿舍都在阳台上围观吃瓜......
传的比较搞笑的一个细节是,还有一些男生往套套里注水变成水球,往下砸,也是挺......恶趣味的。
最终结果,法不责众,学生们倒也没什么事,校方最终同意不断电并且还给每个宿舍都装了空调。不过好像网上留下的信息不多,不知道有没有当年的同学现身说法哈哈哈~
这事儿传到学校男生那边以后,也在宿舍楼小范围闹了一次,后来我们就也给装空调了。(不过大家不要轻易模仿啊,挺危险的)
感觉没空调的大学生活和有空调的大学生活,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地狱,后者是天堂。
有些学校还说,没空调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以培养学生吃苦的精神。但是明明领导们办公室也是空调回家也是空调,真是吹着空调不嫌热。
我觉得有些苦就根本就没必要吃啊,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不能越活越倒退嘛。
最后温馨提醒,高考的孩子们吶,等你们考完填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多留意学校的硬件设施,要不然这未来四年可真是受罪。不过,现在应该大多数大学都装了空调吧,总之,祝一切顺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