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眼:30年采矿青山绿水变深坑,转型旅游开发又成烂尾
2019-04-30 腾讯图片
大地伤疤
巨野县核桃园镇与济宁市嘉祥县接壤,是菏泽市仅有的低山丘陵地带,这里山石资源丰富,石灰岩储量较多,从上世纪80年代起,当地人靠山吃山,石材加工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重要产业。30多年过去,山川破碎,到处千疮百孔,有的山不仅从地平线上消失,还深入地下几十米,形成大坑。本组图片拍摄于2016年8月至2019年3月。【鹅眼:第220期,摄影:D,编辑:谷水】
这并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采石后留下的残存山体,人在石柱前显得非常渺小,但却是他们一点一点把山挖成这样。
盛夏时节,鲁西南黄河冲积大平原上满目翠绿,田园景观美不胜收,然而地表一个个巨大的矿坑,尤其碍眼。
原本突兀在平原上的低山丘陵不见了踪影,巨大的矿坑已经连成一片,泉水从石缝里涌出形成水面,最深处达数十米。
因富含矿物质的因素,水面呈现蓝绿色,看着总有点头皮发麻的感觉。
白虎山原来是一座高高的山峰,由于长时间无序开采,形成了一个南北长2.93公里,东西最狭窄处92米,最宽处1.5公里的不规则大坑,2015年实施封山禁采以后,地下泉水喷涌而出,形成现在近600亩的水域面积,最深处有40米,四周是悬崖峭壁。
核桃园镇张街村南侧的一处矿坑,已经挖到了村庄边缘,池塘深度大约20多米,不远处的田野上矗立着多个石灰窑。
巨野的山虽不高,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齐鲁大地悠久的历史赋予这些小山丰富的文化。核桃园镇金山海拔133.2米,相传因“凿石得金而名”,是目前菏泽地区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山峰,与泰山、峄山并称为姊妹三山,山上有西汉废帝刘贺(海昏侯)开凿未用的墓冢,后因李世民曾入洞纳凉,被称为“秦王避暑洞”,素有“天下之中第一山”的美誉,现为山东省级文保单位。然而这座颇富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山,却被数个采石留下的大坑包围。
环山多个矿坑,让金山看上去如同一个孤岛。
2019年3月,夜色之下,金山脚下矿坑运载石子的大货车排成长队,灯火通明。从2015年开始,巨野县政府对核桃园镇实行全面封山禁采,随后有商家来此进行旅游开发,清理原有的矿坑卖石头。据当地人讲,卖石头比开发旅游赚钱快。
在邻近嘉祥县九顶山,山顶建有一座姜太公庙,最高处还有一个钓鱼台光明亭,相传是观世音菩萨点化而成,时常有善男信女来此跪拜。
但在光明亭的侧面,采石已经将山体挖去大半,形成一个垂直近百米的断崖。
更有些矿坑,成为垃圾堆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