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农村,规矩就是多,小到穿衣戴帽,大到婚丧嫁娶,都是有矩可循的。因为这些规矩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老祖宗们又据此总结出言简意骇的格言式老话俗语。
比如,从前老家就一句规范男女行为的俗话,叫“男怕三点头,女怕阔步走”。从现代观点来看,这句话中的内容,是含有较大性别歧视的,不足为训。但是,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小农经济时代,一般的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男人都是一家之主,是对外交往的主体,所以,对于男人的要求是要“有主见、有担当,站得直、混得开”。做人不为唯唯诺诺,毫无见地,什么都“是是是”“好好好”,见人都是一副点头哈腰的奴才相。碰到这样的男人,这个家庭算是废了,不可受到别人的尊重,连累家人在人前也抬不起头来。
做人要有男人气,不要娘娘腔。所以,老祖宗才告诫男人们,做人得挺直腰板,做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所以,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还有个别称,叫“顶梁柱”。
反之,作为女人,却不可抛头露面,把家里的后勤工作搞好就行。善侍公婆、相夫教子、柴米油盐、洒扫庭除……这才是家庭主妇的应有模样。古代有本《女论语》的书,里面就讲过:“凡为女子,先学立身。立身之法,惟务清、贞,清则身洁,贞则身荣,行莫回头,语莫掀唇……”
“语莫掀唇”的意思就是笑不露齿,看看,女人该怎么笑都有严格规定。如果出溜到大街上,昂首阔步、东奔西突,那无异于怪物。如果娶了个状如孙二娘式的人物,脏话说得,架也打得,甚至可以赤膊上阵,那就大煞风景了。别忘了,女人也有个别称,叫“贤内助”。
时代不同了,这样的陋习早已被打破,女子能顶半边天,女子照样可以外出拼打杀伐。如果男人的能力不如自己家女人,“软饭”也可以吃得的。所以,对于老祖宗留下的名言俗语,也应辩证来看,这样,对人生的启迪之义才不会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