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 Stamlee 编辑|马俊岩 新浪图片出品 2019-01-28
横店寒冬
图|文 Stamlee
2018年11月下旬,横店突然降温,山区甚至还飘起了雪。这个时间就要翻出羽绒服来,在浙江是很少有的。
白雅荣边搓着手,边找衣服,她把能套在身上的衣服全套上了,还是觉得冷,比她陕西秦岭深处的老家还冷。江南的阴冷,让这个西北女孩子觉得很难熬。但更难熬的,还是在横店的日子。她已经有24天没接到戏拍,房租欠了两个月,吃饭都快成问题了。
半年前,白雅荣和所有“横漂”一样,来到横店,追寻“明星梦”。然而“怎么活下去”的问题逼迫她,一天一天接近现实。
横店,地处浙江省,隶属于东阳市的一个小镇,方圆10公里,本地人口不足10万,但那里却有亚洲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这里不仅有气势恢弘的“秦王宫”,也有明清时期的“广州街”、“香港街”。规模宏大的明清宫苑、精巧秀美的江南水乡以及古韵传神的清明上河图等等景观,跨越数千年,上至春秋战国,下至近代上海滩。除此之外,还有零星散布的大大小小几十个摄影棚,吸引了无数影视人来此拍片。由此,横店也就吸引了天南海北、形形色色对演艺事业有着无限憧憬的年轻人,人们习惯将这些人叫作“横漂”。 “横漂”主要来自浙江本地,也有的来自安徽、江西、江苏、湖北、河南等省份。目前,官方数据显示,在横店演员公会注册登记的演员有4.8万人,其中常年漂在横店的有6000-8000人。
在这里,演员有群众演员和特约演员之分,群众演员工资大概为100元一天,工作八个小时,超时后有超时费;特约演员会高一些。群演们的收入并不高,但 “王宝强”们的成功却成了一批批“横漂”们前赴后继的动力。
2004年,影视产业实验区获批成立,华谊兄弟等影视企业首批迁至横店。此后十数年,注册在此地的影视公司享受各种“特权”:电影审批权下放至实验区;区域内注册企业可享长达10年的税收优惠。除此之外,影视公司、明星工作室们还在用地指标的倾斜、财政补贴、上市后的现金奖励等多方面受惠。横店遍地都是影视公司,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透露,单是注册地在影视产业实验区内的,保守估计就有一千多家。“那个时候剧组多到什么程度?拍摄景区,一个挤一个,其他剧组的布景、演员乱入,怎么拍都穿帮!”最多时,一天有70多个剧组在同时开拍。
那是横店的黄金时代。 2017年,东阳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3.9亿元,其中横店影视产业营业收入为228.1亿元,旅游收入为192.7亿元。
然而,2018年8月以后,横店的群演们都感受到了不一样变化。初冬,更“冷”了,冷的不仅是天气,还有 “人气”。
“面试都已经通过的剧组,一直没有开机,延期,再延期……”“说好要50个群演,突然砍了一半人数。” “以前一个月能跑二三十场戏,现在一个月只有七、八场。”横店的万豪宾馆门口,是“横漂”们常常 “趴活”或者“捡鸽子”的地方,“捡鸽子”就是到了约定时间没来的,可以临时顶替的名额。现在没戏可演的他们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当记者问及明星“阴阳合同”案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与戏少啥关系?” 对大部分只有初、高中文化的“横漂”而言,他们看到只有剧组的通告和盒饭,税收新政是一件离自己多么遥远的事。
“国内大多数的影视公司都在急着借钱补税。哪还有钱投戏?戏荒又何止是横店一个场地,只是那旁边还有一个正在崛起的象山影视城,显得竞争更加激烈而已。我们编剧都快有半年没接到本子了”,一位在北京从事多年的影视剧创作的作家说。
夜幕降临,万豪宾馆对面的横漂广场上,三三两两聚集着心怀梦想的群演们,有在默默抽烟的,有在低声交流的,他们在等待着导演……等待着机会……
500米外的步行街上,小马拖着大音响,在独立表演,他的脚下没放“钱盒”,小马说,他来这儿唱歌,只是为了展现自己,如果能有导演看到就更好了;
杨杨则边卖糖胡芦,边直播,没有接到戏的日子里,这样的方式可以挣点吃饭钱;
来自湖南的袁婧,已经在餐厅里作服务员四个多月,她的工作时间是下午3点到凌晨3点,之所以找个工作时间的工作,是为了白天能接到戏时,还可以去拍戏。餐厅服务员工作是为了养活自己,拍戏才是梦想。
白雅荣带记者去了步行街边上一个网吧。她说,这是整个横店唯一一个允许上网的人带着被子进去的网吧。那里有实在混到连睡觉都没地方的群演,可以在此过夜。过年了,白雅荣说不打算回老家了,她连路费都凑不出来。
从横店去往义乌高铁站的中巴车上,背着吉它的年轻人,有拖着行李的中年人,有还有卷铺盖的老夫妻……
车上,一对刚刚相识的青年在对话:“过了年,你还来吗?”“不来了,想去北京再看看,那里机会多”“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