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代言过快餐品牌后,又有一家珠宝企业请到了爱豆的组合,但他们这次代言的却不是首饰,而是香水。
这个公司头一回“跨界”尝试做香水,按理说定价不该太高,可这家公司深谙粉丝的心理,将每瓶50ml的香水定价为520元人民币——“只有这么浪漫的数字,才能配得上你们对哥哥的爱”。
要知道,这个价格足以买某些奢侈品牌的香水了,所以粉丝群里自然是骂声一片——但在骂声中,却依旧夹杂着各种带水印的付款截图。组合的每个成员分别代言了一款香水,粉丝们虽不情愿,却还是得帮自己爱豆“创造销量”,好去证明爱豆的“价值”。
为了促进销售,这套香水甚至还做了“销量红黑榜”,试图让几群粉丝互相PK购买力。虽然这个榜单很快在谩骂声中夭折,但不得不说,还是刺激了相当一部分人。
“要让市场看到我们的实力!”粉头北北说,“这是第一款个人代言产品,绝不能输给别家!”
众粉丝们纷纷附和,买单买得一点也不带含糊。有个自己做生意的有钱姐姐,一口气败了几万块的香水,分发给自己的员工做礼物。
这个举动,无疑更加鼓舞了粉头们的士气。欣怡赶紧转发了一条消息进群,我点开看,竟然是分装买香水的“集资贴”。
我还是第一回见到这种操作,有点讶然地问欣怡:“香水还可以买分装啊?”
欣怡说:“对呀,一盒分5份左右卖,每个就只要百来块了。我就买了这种的,还挺好。”
群里另一个积极分子小羊也在晒单:“我买的已经发货了,前两天还卖光缺货,昨天早上抢的。”
小羊还在读高三,但凡事冲在第一线,每次欣怡号召我们为爱豆做点什么,几乎都能“秒回”响应,让人丝毫不觉得她是一个真实的高考生。我想起自己鲜有娱乐、与考试自习相伴的高三,差点多管闲事说教她,要她好好学习。
“卖得这么好啊?”欣怡感慨,“要不是我之前花了太多钱买会员卡投票,我也要买一整盒,还要加100买哥哥的专属项链。”
知道群里的人大多都是学生,我插嘴问:“你们生活费很多吗?”
小羊回答:“不多,我用了花呗,这个月省着点过就行。”
我就不再问下去。
我想起来追星之前看到的新闻:某个粉头发微博引导粉丝们打白条为自己爱豆的专辑“提高销量”。当时觉得颇为魔幻现实主义,现在看来,其实就是现实。
过了两天,小羊在群里汇报,她的香水到货了。欣怡很是捧场,赶紧问她味道怎么样。
小羊发了条语音消息,声音很轻柔,让我完全无法与前两天还在跟对家粉丝骂得不可开交的那个暴躁网友对上号。
“好冲啊……”小羊对自己的用词小心斟酌,“说实话,不是特别好闻。”
欣怡就说:“不要紧,买来送人也可以。”
我在一边不做声。此刻我心中异常惶恐不安,原因无他——我并没有为了我的爱豆,购买那款味道不好闻的劣质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