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7|回复: 0

好饭不怕晚!他写了26年的小说,60岁终于逆袭成文坛巨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3 03: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饭不怕晚!他写了26年的小说,60岁终于逆袭成文坛巨擘!

搜狐>文化  惟雍谈文化
2019-02-23 22:16


阅起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集《人间草木》,一股清清淡淡的意趣味如桂花香扑面而来,恬静,淡雅,却无不透露着对人间烟火的浓浓爱意。

但是汪先生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这么沉静自如的。

a573.jpeg

1920年初春,江南水乡高邮小镇上,柳条刚刚抽出新芽,水如往常柔软静静淌。在一个旧式地主大家族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被唤名为汪曾祺。

此时,整个中国动荡不安,但在高墙内的这个大家庭给他提供了厚实的庇护和人生意趣的养分。

这种庇护一直持续到他19岁那年,远离家乡去西南联大求学。

19岁,汪曾祺背着行囊前往西南联大,车子在高原上颠簸着前行,这像极了他后来的人生际遇,生活在残酷中颠簸行进,但年少时的暖一直在他心里,没有冷却。

a574.jpeg


因此他早年,风格也华丽,也多变,也有杀意,有恨气,有悬疑。比如《复仇》,比如《鸡鸭名家》。实际上,汪先生早年相当华丽,也有恃才傲物、飞笔凌云的时节。但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文章,都是他老来所写了。境界到了。

像《异禀》,即描述一个熏烤摊主和一个药店伙计各自命运的故事,有兴旺有惨淡,对比强烈。这种故事,就是他早年写过,晚年再修改了的——他晚年很少写这么跌高落重的东西了。 他晚年的东西,尤其是小说,圆通融和了。

汪曾祺写小说是断断续续的,一阵一阵的,开始写作的时间颇早。第一篇作品是在1940年发表,经沈从文先生介绍出去,曾一度和陆翎并驾齐驱,可是并没有多大反响。

a575.jpeg


1946年左右在上海,写了一些散文,被编成《邂逅集》。解放后长期担任编辑,未写作。1961年写了《羊舍一夕》,文革结束后在老朋友的怂恿下写了一些小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小说、散文都继承了周作人的文风,娓娓而谈,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最后的士大夫”!

他的小说,有些是半揶揄的口吻,描述一些小人物的悲喜 ,但不算刻薄,有悲悯心。比如《八千岁》,那个吝啬鬼米店主最后破了笔财;比如《金冬心》,小嘲弄了一把扬州八怪里的金农。《岁寒三友》则是恻隐里带温情。反而是《皮凤三楦房子》,需要用到刻薄口吻时,他反而不那么游刃有余了。

a576.jpeg

​但真正见功力的,也是他明显投注心力的,是他那些谈不上有情节的,纯粹叙述生活的小说。比如《茶干》,连万顺酱园的故事;比如《如意楼与得意楼》,简直就是把两个楼菜单讲完就结束了;比如《三姐妹出嫁》,就是把老人家和三个女婿家门说清就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7 05:38 PM , Processed in 0.0683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