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 吴皓 吕甲 编辑 | 米杜 新浪图片出品 2018-12-26
老外网红
文/吴皓 吕甲
@DavidHohhot
“我不是普通的外国人,和那些来中国只在大城市外国人聚集的地方生活的老外不一样,我早就已经把这里当成我的家了。”
今年36岁的David来自澳大利亚美丽的海港城市悉尼,来到中国之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他曾是戴尔的一名经理,曾任雅思考官,“澳大利亚什么都好,但是生活节奏太慢了,我去银行办个银行卡要五天,在呼和浩特,只需要两分钟就给你办好了!”
David很快发现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并不适合他,他想趁年轻去一些更有活力的国家闯荡,而朋友告诉他,在亚洲有一个国家高速发展着,是一个时常令人感到惊讶和惊喜的国家。终于在2009年,他决定选择放弃澳大利亚优越的生活条件,只身来到中国——寻找他的“中国梦”。
起初David被介绍到大连的一所学校当老师,当到达沈阳机场的时候,介绍人却告诉他换了地点。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他来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而当他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就有着奇异的感受——仿佛他在此之前来过这里。在呼市三十五中,这个身材高大的澳大利亚人开始了自己在中国的“外教”生活。这里的一切对初来乍到的David显得新鲜感十足,正在经历剧烈城市化的呼和浩特让他倍感惊奇,老房子一片一片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和街头川流不息的人群。
三个月的外教工作很快过去,David彻底爱上了呼和浩特这座城市,一直怀揣教育梦想的他接下了一个名为新大陆语言学校的英语培训机构,并正式扎根于此。经过几年的努力,David的英语学校逐渐走上正轨,在呼和浩特这个“老外”没有那么多的北方省会小有名气。
而真正让他为人所熟知的是他在2015年在微博发布的一段小视频,视频中David用呼和浩特方言、英语、普通话夹杂在一起,嬉笑怒骂似地谈论着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略显搞怪的呼市方言和无厘头的风格让他在网络上圈粉无数。
“我天生是一个开朗外向的人,曾经还做过业余的喜剧演员,喜欢分享我日常生活里好玩的事儿,在抖音和微博上我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我发现很多人很喜欢听我说话,能够将生活分享给那么多人看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在David看来,自己所发布的小视频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是一种幸福。
目前David在网络平台上的粉丝总数量也超过了八百万,随着名气的不断上升,他也被许多国内综艺节目邀请,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红人”。今年中澳建交45周年,《45 Australia China》这本宣传书里也收录了David和中国的故事,为此他感到十分荣幸。他还在淘宝上开了个“大卫的优选店”,给他的粉丝推荐一些他真正认可的,国内的以及海外的好产品。
相对于视频里的搞怪逗趣,现实生活中David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英语学校的建设和家庭生活上。他出版了自己的英语教学书《雅思口语大卫王》,并且在短短几年内他的英语学校扩展到了三家分校,他还计划明年成立一个专门针对儿童教育的教学机构。在David的设想中,新学校会着重训练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而非考试成绩。这种叫做“自由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澳大利亚很流行,他也是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女儿的。如果这样的教育方式能被中国家长接受,他计划在国内开办更多的学校做推广。
除了事业上取得的成功,David在呼和浩特收获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2010年,他还收获了爱情,与一名蒙古族姑娘结婚,现已有了两个女儿。每天工作结束后,David就会瞬间化身好爸爸,接送孩子放学。
看着两个女儿一天天长大,David也在不断思考着未来。相比于北上广这些大城市,他更喜欢呼和浩特,因为这里并没有太多人认识他,可以安静地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未来,除了儿童教育机构,David还计划开办国际学校,而这一切主要是为了给女儿们更好的教育,“我想要一直留在中国,在这里,和我的教育梦想,和我最亲爱的家人。”
@嘿人李逵
加纳小伙Forster(福斯特)万万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能像水浒传中的李逵一样,挂起一阵“黑旋风”。至少认识他的几百万中国人,都叫他“嘿人李逵”。
李逵2008年来成都,在西南财大留学攻读贸易类专业。2012年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中国做音乐。去年短视频成了新风口,朋友们认为能讲一口流利四川话的李逵能火,李逵就躺沙发上试了试。几个月后,李逵的前几条视频各平台累计流量达几百万,朋友们才反应过来:“逵哥太好玩了!”
“玩着玩着,没想到就有这么多粉丝。”李逵的好玩,是天生的。每次和朋友在一起,能讲一口流利四川话的他,总会不遗余力地讨对方开心,多讲几句更笑得人仰马翻。“我就想再拍一个,看是不是运气好。”第二条视频隔了几天出炉,没想到又火了,“我就想这个东西肯定有意思。”
半年多后的世界杯,在短视频领域已经颇有影响力的李逵,迎来爆发。李逵将世界杯的胜负,和中国广告商联系起来,分饰两角进行调侃,这条仅15秒的视频随后在全网收获近亿点击量,一时间被网友评论为“全网最火外国人”,仅在抖音的粉丝就猛涨到600多万。“如果只听声音,没有人知道他是外国人。”
李逵火了,最近接连去央视和湖南卫视做了节目,他的朋友除了称呼他为“李逵、逵哥”,也开始称呼他为“网红哥”。虽然一开始没想过出名,但受到大众的注意依然让他很开心:“我喜欢逗乐别人,我就是一个很喜欢玩的人。”
李逵说,虽然他天生是个“逗比”,但创作视频并不是件轻松的事。这种“不轻松”,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对幽默有不同的理解,“这是最头疼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妻子朱兰会帮他做参考。随后,他又签入一家网红经纪公司,从此有了团队的加持:“我会提一个创意,然后大家一起来丰富,把我的幽默中国化。”
虽然能讲一口流利的四川话,但许多成语、偏门的词汇,李逵说起来依然拗口,没有视频本身看起来那么轻松。“四川话视频会比较麻烦,表情很丰富,但说了十几次还得重来,就不想拍,好烦好累呀!”但这种累又是值得的,“有那么多人等着看我。”
在搞笑短视频网红的身份之外,熟悉李逵的都知道,他也是位出色的音乐人。从短视频到音乐,虽然隔行如隔山,但对他来说,两条路都走得不错。“我发现抖音也可发音乐,就认真的去玩,大家看我的视频,认识我的音乐。”
刚来成都上大学的时候,李逵就和谢帝、海尔兄弟等领衔的CDC说唱会馆打得火热。李逵说,他自己在英国接触过电子音乐,受哥哥影响也很喜欢说唱,于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和他们接触了两年,渐渐的进入了音乐圈子,渐渐成为成都最知名的DJ之一,被多名全球百大DJ选为御用MC,在全国各大城市巡演。
最近,他创作的歌曲《脑瓜疼》登上抖音音乐榜第五名。“每个人都会有不开心的时候,遇到难过的事情。”李逵谈起创作灵感,这首歌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笑面困难,难过的事可以转换为开心的事。
除了事业上的成功,在成都的十年间,李逵娶了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妹子。李逵和妻子朱兰是在朋友饭局上认识的,第二天回加纳,李逵就给朱兰打了越洋电话。“因为有时差,他的电话打过来已经半夜一两点,他问我‘猜猜我是谁’。”朱兰说,到李逵回中国后,二人开始慢慢熟悉起来,在成都走进婚姻殿堂。
7个月前,李逵的女儿出生了。“我怕自己力气太大弄伤她,三四天都没敢碰过。”女儿的出生成了李逵工作的最大动力,“我必须加倍努力,今天100万点击,明天我就想做到300万。”
李逵说,他会留在中国、留在成都,除了家庭,他还喜欢中国发达的交通、便捷的支付。“现在我是一个网红,再过一段时间我会是一个明星。”李逵说,等女儿长大了,他希望女儿成为中国的混血儿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