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4|回复: 0

[人世间] 《新青年》:美女穿汉服点酥油灯 日写小说5000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3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女穿汉服点酥油灯 日写小说5000字
新浪图片  2018年11月29日


1.jpg
我是画骨师,原名陈涓生,生于广西桂林。从北京电影学院戏剧文学编剧专业毕业后,我曾先后短暂从事过金融行业,杂志社编辑,创立过文化传媒公司等。在经历了一段挣扎、迷茫的日子后,我又回归了自己最初的爱好——写作。现在我是一家网上书城的签约作家,重新拥抱书写后,很幸运地拿了些奖,也收获了一些读者朋友。摄影/黄豆子



2.jpg
我自小就对文字非常敏感,爷爷有两本很厚的古装线书:《词源》和《词渊》,他说一切汉字都能从里面找到。小时候,我看书时会拿个小本子,不认识的字查出来抄三遍,写到记住为止。上学后,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迷恋,又找来《康熙字典》自学繁体汉字。出于对文字的热爱,我从中学便开始尝试写短篇小说磨练文笔了。高中三年,我连续参加新概念并获奖,出版了小说合集。



3.jpg
小时候生活在桂林市区,从家里步行不到十分钟就能看到韩愈笔下“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美景。孩童时练字,抄陆羽的《茶经》。巧的是,家里一直有饮茶的习惯。我至今记得老家那个大肚旧壶,当地茶叶片硕大肥厚,抓一把扔进壶里,煮出来的茶汤是红茶色。漓江水泡出来的茶,和别处不同。即便我已在北京定居超过十年,仍然能够辨别水中滋味的区别。



4.jpg
在南方潮湿多雨的季节里,我常宅在家中读书,这也养成了我敏感忧郁的性格。最初到北京读大学,突然对花花世界产生了无限的热情和欲望,以及孤注一掷的勇气。后来我开始了之前完全没想过的北漂生涯,做模特、拍戏、拍广告,经过三次创业,创办文化公司。七八级大风的夜里,为了省打车钱沿着北京三环走了半圈。拮据到连饭钱都凑不出时也饿过肚子,住没有暖气的民房。



5.jpg
为了创业,我夜以继日地奔波,见过北京凌晨每一个时间段的夜色。我积极学习管理、谈判手段,了解行业规则。从跑业务到联络场地,跟剧组,做后期,统统亲力亲为。为省房租,我甚至直接住在了办公室,还要注意避开员工。我觉得自己像是一边做名不见经传的小艺人,一边做潦倒“老板”。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我一直在扮演一个自己深深厌恶的傀儡,沉迷于执念和欲望的傀儡。



6.jpg
后来,压力越来越大,心态也越来越难以自控。银行卡里的数字来得快去得也快,只能带来越来越深的自我怀疑。长期的颠沛漂泊使我的身体状况也不太好。在异乡独自做完手术,回到北京的第一个月,吃了止痛药还是痛得睡不着,整晚整晚地失眠。地下室的房间没有隔音,隔壁是一个罹患精神疾病的女人,彻夜咒骂不停。那真是我跌到低谷的时候。



7.jpg
我才明白用错误的方式去追寻自以为正确的东西,就像在沙漠里等一艘船。本质上,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去和这个世界较劲。当你不较劲了,一切好像突然就雨过天晴豁然开朗了。蛰伏地下养病的日子,我在疼痛和咒骂声里看完了柏杨策划的《德川家康》,至今对那套书有着很深的情结。我从此明白:最后成功的,可能是那个看起来听天由命却最有耐心的。



8.jpg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即使在完全没办法进行完整创作的那几年断层里,我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大量地阅读积累和思考练笔,保持一种细腻敏锐的心绪。无论贫穷或富有,文字都是我唯一的安慰和救赎。我觉得只有沉浸在那个世界里,才能短暂的成为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戴着面具去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写作不是一种情绪的宣泄,那是很浅薄的层面。它更像一种由内而外,再回到内的修行过程。



9.jpg
至此我明白,人做一件事之前,尤其是当成职业来探索时,要先判断自己是否感兴趣、是否合适。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才会比较容易弯道超车,可能起步晚,但天分高也行。可能天分差一点,但勤奋远超常人也会有所成。而一开始就把赚钱列为第一目标,我认为是本末倒置的。无论任何行业,当你把自己的专业水准磨炼到了很难替代的程度,名声和金钱都是顺其自然随之而来的附加值。



10.jpg
从写书到个人,我不愿刻意去营造任何高尚完美到脱离实际的形象。一部作品无论讲述了个怎样的故事,文字只是皮囊,情节至多能算作血肉,而我真正想要刻画探讨的骨中之骨,是人性。“画虎画皮难画骨”,人性的幽微曲折成就了这世间百态浮沉,是最难刻画的地方。只有以严肃客观的视角,注重事物发展的逻辑,不为煽情而煽情,那么在不经意间得以自然流露的悲悯情怀,才显得幽微动人。



11.jpg
写作需要敏感的观察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强大的共情能力。严谨和自律也对写作这个职业十分重要。我在工作上最看重契约精神,但凡接了的稿约绝不敷衍,肯定要做到最好。创作就是我的生活,是完全不可切割的一部分。当然时间上肯定会有些冲突的地方,需要协调。饭可以不吃,觉可以少睡,也会放弃很多娱乐休闲。



12.jpg
写作像爬山,是个不断往上循序渐进的过程。走得越深入,路就越陡越艰难。每个阶段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对我而言,目前需要更努力完善的,是对剧情张力的设计和构架。很多人把灵感看得太重了,甚至当成堕怠的借口。灵感当然重要,但它绝对不是影响一个作者是否能持续创作的最大原因。如果实在很没状态,我会选择旅行。



13.jpg
多数情况,我每天都要写作9小时以上,一般会写到凌晨一点才睡觉。每天成稿(不用修改的那种定稿品质)5千是正常情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比如截稿时间调整到7-8千,持续三个月以上。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比合同上的截稿日提前一个月。两本书写下来,键盘被我敲出了累累划痕。



14.jpg
同时,我还是一家游戏公司的高管,每周需要去公司上三天班。上班日,我每天也要写至少8小时。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我都会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三点多左右处理工作。然后抽一小时健身,洗完澡直接开写,到半夜。周末留一天休息,收拾屋子或者去超市囤积食物,这一天我会放慢进度,只写3000字,甚至3000不到。



15.jpg
我习惯在光线昏暗的环境写作,书房基本不开灯,靠点蜡烛或者酥油灯。去藏地旅行时,我为藏香和酥、桑烟的气味深深着迷。我尝试去接触和了解,从中看到的是哲学思考,作品里也因此融入了对儒释道文化的理解。我对这些雅趣有种顺其自然的心态,喜欢就认真去做,并不强求一定要做到什么程度。



16.jpg
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作家,而不想只是个“写网文的”。无论是纯文学还是类型文学,一旦分化的壁垒形成,肯定会演变成一个结果,就是纯文学只负责承载思想,而类型文学只负责思想深度。导致纯文学市场越来越冷清,而类型文学却总被诟病格调不高。一个好的作者要有行业责任心,在创作时把文学性和思想更好地融合进故事语言里。雅俗共赏,自然是最好。



17.jpg
下部作品我想写一个出身在凉山的彝族水下舞者。我在今年十月走遍阿坝甘孜凉山一线,搜集了不少相关资料。大凉山是中国最后一个破除奴隶制的地方,贫穷落后,村寨保留了原始的农耕生活方式和独特的人文民俗。我想尝试塑造一个从这样环境里走出来的女性,身上未经雕琢的性灵之光。我认为写作没有捷径可走,就是靠坚持大量练习,不懈怠地写。做喜欢的事,不问前程不惧艰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5 06:21 AM , Processed in 0.0717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