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图片 2018-09-10
2018年 第20期 | 总174期
摄影:晨鸣 编辑:彭举
长江沿岸:被磷侵蚀的“世界长寿之乡”
在长江沿线经济发展转变中,“化工围江”成为长江治理的突出问题。数据显示,有12万家化工医药企业密布长江两岸。早在2012年,水利部水资源公告中称,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785亿吨中,有近400亿吨排入长江。在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沿线的工业重镇——“世界长寿之乡”湖北钟祥。“水源污染”、“粉尘漫天”、“废渣成山”成为“长寿之乡”环境治理的突出问题。而“长寿之乡”也如同一个缩影,困扰着长江沿线的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2018年7月,北青深一度记者走访中原磷都湖北钟祥胡集、磷矿和双河三个乡镇,用影像记录下当地磷化工对空气、水源、农业和民生的影响。
矗立在湖北钟祥市双河镇路边的广告牌写着——“世界长寿之乡钟祥”,远处即是一处磷化工厂。2015年钟祥被联合国评为“世界长寿之乡”。钟祥也是继海南澄迈、海南万宁之后中国第三个“世界长寿之乡”。北青深一度(微信公号:bqshenyidu)记者 晨鸣
傍晚,站在“长寿之乡”的广告牌下,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当地的官冲村村民表示,气味源于距广告牌约300米的晋煤金楚化肥厂。因官冲村与该化肥厂非常近,官冲村春天患呼吸道感染的人非常多,尤其小孩容易感冒。带孩子去诊治,医生看到就问村子附近是否有化工厂。从空中俯瞰,可看出该化工厂紧邻官冲村民宅。
双河镇双丰村村民刘少成站在一处堆积如山的磷石膏渣场前,满脸忧心忡忡。磷石膏渣通常是由生产磷铵(用硫酸处理磷矿生产磷酸)所产生的固体工业废料,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并含有磷、氟化物和部分重金属物质。这座渣场,属于当地一家化工企业。据该企业职工透露,虽然该企业利用磷石膏生产石膏板,但消耗量十分有限。
刘少成家的院子,就在画面右侧的密林中。院子背后,是如山的磷石膏渣场和配套的污水池。房屋位于山坡下,和高处的渣堆直线距离不超200米。
细如粉末的磷石膏渣。晴天,未经防扬散处理的磷石膏渣场容易扬尘。雨天,磷石膏渣中的磷、氟化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会伴着降水的淋溶,渗入地下土壤和周边水域。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磷肥生产国,每生产1吨磷酸,就会副产5吨磷石膏,磷石膏堆存量已超3亿吨,利用率仅为30%。
刘少成望着自家院里停用的水井有些无奈。他表示,今年上半年,磷石膏渣场污水池溃口,渣场的污水流入了这口水井。虽然他用水泵将井水抽干,再往井里撒入石灰中和水质,最后又用净水器过滤井水,但饮用该井水后仍肠胃不适拉肚子。他只好到镇上租房住,由涉事企业每月补助150元的饮水费。
刘少成的妻子李培英介绍自家鱼塘被污染的经过。原来,磷石膏渣场污水在流入刘家水井的同时,也流入了刘家院坝下的一处鱼塘。刘少成养在塘中的几十条草鱼全部死光,如今鱼塘已经荒废。
7月14日,在双河镇俐河的一条支流,也突然泛起了一定数量的死鱼。当地村民透露,13日清晨河水如米汤般浑浊,死鱼便出现在当晚。因该河附近有凯龙楚兴和晋煤金楚两家化工厂,且事发前连日降雨。当地村民认为,有化工污水随雨水进入了河道,因为以往“下大雨时就排污水,要不就在夜里12点以后排。”以致村民在河边种的粮食,自己都不敢吃。
河水绿藻中漂浮的白点多是死后翻在水面的小鱼,远处就是凯龙楚兴化工厂。这条小河为俐河支流,俐河水先汇入汉江,再汇入长江。在死鱼出现前,记者曾检测过该河水质,发现该河溶氧量低于3.5mg/L。溶氧量是指水中的氧气溶解量,当溶氧量低于5mg/L时,一些鱼类就会呼吸困难。
位于汉江江边的湖北钟祥磷矿镇。磷矿镇所在原本只是村庄,后因1958年附近的刘冲磷矿开采而兴盛,并于上世纪60年代设镇。刘冲矿采出来的大量磷矿石,也正是通过磷矿镇码头,从汉江、长江被运往大江南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