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第158期:跨国寻亲成功之后
凤凰图片 2018-08-08
突破时空阻隔寻亲成功,和失散多年的父母眼含热泪紧紧拥抱——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寻亲故事大都在这个欢乐团圆的结尾戛然而止,但真实的生活,往往复杂得多。对于到中国寻亲的美籍女孩Lianna来说,和亲生父母重逢后的喜悦很快便被巨大的文化差异造成的隔阂淹没。接下来的5天里,这一家人都在小心翼翼地试探,并努力地适应和改变。图为7月22日上午,在安徽省肥东县的一家酒店大厅,Lianna见到了她失散二十年的亲生父母。妈妈一看到Lianna,立刻迎上去抱着女儿的手臂痛哭起来,不断地重复说“妈妈对不起你……”翻译将母亲的愧疚传达后,Lianna微笑着用英语回应:“您不用道歉,这些年我在美国过得很好。”邹璧宇/摄
离开酒店后,一家人在亲戚和媒体的簇拥下,带着Lianna回到了肥东县梁园镇杨湾村,这里是Lianna出生的地方。Lianna的生父姓杨,在当地做一点小生意。妈妈一路没舍得放开Lianna的手,她一只手挽着女儿的胳膊,另一只手抱着一本相册,这是Lianna的美国养父母为她制作的成长影集。
虽然天气炎热,但家乡欢迎Lianna的热情不减。刚到村口,已经有不少闻讯而来的亲戚和邻居们在此等候。“真像,是他家的人”,“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都长成大姑娘了”。整个村庄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犹如过节。就连肥东县撮镇的宗祠前都挂上了欢迎横幅。Lianna当年是在撮镇派出所门口被发现的,后被送往福利院。作为肥东县第一例寻亲成功的案例,撮镇当地宗祠的负责人还邀请Lianna第二天前去参观宗祠。
Lianna的奶奶也挤在欢迎的人群中,她把一袋糖果递给了Lianna,老人没有太多的表达,一直牵着孙女的手。Lianna的右手手腕上纹着“怀旧之情”四个汉字。“那是在我不适应高中生活时纹上的,学校里都是白人,我总觉得自己不太合群。”Lianna说,“每当我看到中国家庭在一起时,就会嫉妒。我很想念中国,并且迫切地希望在丢失的文化中建立对自我的身份认同。”
听闻Lianna回国寻亲,杨家在本地的亲戚基本都抽空赶了过来,一大家子三十多口人,比过春节时还要热闹。寒暄后,众人一起拍了张全家福。
祖屋早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Lianna被家人带进了唯一一间有空调的小屋子。亲戚们都过来看Lianna,并且为她准备了装有人民币的大红包,用中国的传统习俗表达心意。但是Lianna感到非常诧异,她不明白为什么亲戚要给她钱。在美国长大的她非常独立,她更习惯靠劳动获得金钱,而不是长辈给予,这趟回国的机票钱就是她自己打工赚的。妈妈听闻后一直感叹,“感谢美国的养父母,把她教育得这么好。”
Lianna在14岁时就萌生了寻找中国亲生父母的念头,在她看来,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我一直想要知道我从哪里来,想要寻找生命中缺失的这一环。”她的美国父母也很支持她寻亲,并且亲手制作了礼物让Lianna带回国,其中一件是一条镶嵌了Lianna小时候照片的项链。杨爸爸亲手帮妈妈戴上,妈妈说以后都不取下来了。
亲戚们翻看着Lianna带回来的相册,对她在美国的生活感到好奇。Lianna两岁时被美国父母收养,一直生活在费城。她的养母是一名退休护士,养父是一名会计,她还有一对双胞胎哥哥姐姐。如今,20岁的Lianna正在费城的坦普尔大学上大二。虽然养父母对自己很好,但是Lianna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因为种族问题面临一些困扰,“挺难的,因为对中国人来说,我不是中国人,但对于美国人来说,我也不是他们中的一员。”Lianna说,正是因为复杂的身世,她认为自己比同龄人更成熟。
除了礼物和相册,养父母还让Lianna捎带了一封书信给亲生父母,大意是“得知我的女儿与你们重逢,我们也很高兴。我们理解你们不知道亲生女儿身处何地的痛苦,Lianna是一个非常独立坚强的女孩……”
Lianna与姐姐、弟弟一起合影。Lianna被领养时,姐姐还是个孩童,而弟弟尚未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