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8|回复: 4

[休闲时尚] 本周知乎热榜 | 为什么日本女性不敢一个人去吃拉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8 06: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8-10-28 06:30 PM 编辑

本周知乎热榜 | 为什么日本女性不敢一个人去吃拉面?
知乎日报  2018-10-28


1

为什么日本女性不敢一个人去
吃拉面、牛肉饭,以及买烤红薯?

热榜曝光次数 9,053,094

知友:叶佳桐(1200+ 赞同,ACG、动漫、动画、漫画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目。不少动画和日剧里都会有意无意零散的提到,女性不肯去这些地方。要是问起来的话基本都会说一句「因为好羞耻」。

会有这种神奇的感觉,主要是因为日本人非常在意他人目光,而且对于很多事情都有相对一成不变的见解。

这也就造成,日本人大多数都有着类似的成见,而他们全都知道这一点,就会知道自己的行为在别人眼里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

这种可以称之为「刻板印象」的现象在日本非常普遍,而在这个事情上,日本人对男人和女人的刻板印象又极为强烈。

某网站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的 63% 认为人们需要形成「男人和女人」的刻板印象。能非常有力的证明这一件事。

https://news.nifty.com/article/item/neta/12225-141211005088/

而又刚好,吃拉面就属于会被认为更像男人应该做的事情。

大家就可以大概猜到日本人对这样的印象会有什么反应了。必然是会首先自己先认为别人眼里的自己的形象会崩坏,然后自己先吓自己。或者单纯就是觉得「这里是属于男人的地方」。

https://www.excite.co.jp/News/net_clm/20110511/Goowatch_65d8ac4855de27a7b6fe8bd459e5978e.html

女性认为这个地方属于男人的世界,而男人们也有类似的共识。所以只要有女性走进店里,就会不自觉的齐刷刷地投上注目礼。

不仅感觉自己不属于这里,还要忍受别人的目光,女生们自然就根本不会想去。

更何况就算勉强进去了,在狭窄的吧台位子坐下来的时候还要面临和隔壁大叔碰到手臂的风险。而吧台位子的设计本身也对穿裙子的女生十分不友好。

心理、手臂、还有坐姿都需要受到考验的日本妹子,自然是不愿意这么干了。

而针对这一点需求,考虑到心理细节需求的一兰拉面就做的很好:

将吃面的位子做成可以调整的小隔间,不需要看到隔壁桌的人,可以享受自己一个人的时光。同时还将上菜的窗口做得极限小,让你甚至不需要看到上菜的人员的脸。

这样的环境就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所有心思纤细的食客的体验。


这一点,日本人也有相关内容介绍。说这个地方肯定不止是味道好,更是创造了这种能够暂时不需要在意他人目光的场所,才能够让大家都热衷于去这里用餐。

https://kaihoudebut.jp/note/feeling/4999/

总结一下:日本人的刻板印象非常强力,尤其是针对女性的。而拉面店又刚好是代表着这类刻板印象的场所,所以女性们如果会在意男性目光,就会自然而然的想要尽量避免去。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

白开水、纯净水、矿泉水
哪个最适合做长期饮用水?

热榜曝光次数 2,519,283

知友:杜鑫(700+ 赞同)
首先:水界的研究任然很旺盛,关于各种水质中微生物、重金属、有机提取物遗传毒性等等研究任然如火如荼,很多方面暂无定论,以下只是主流观点:

纯净水、净化水、凉开水、自来水、矿泉水的划分:

自来水:直接从家中自来水管接出来的水。
凉开水:自来水经加热煮沸后凉凉的水。
净化水:家用非专业过滤装置过滤后的自来水。
纯净水:市售经专业设备过滤、去离子化后的水。
矿泉水:是天然含有矿物质离子或盐或硫化物或二氧化碳气体等物质的水。

各地地址结构和污染程度不一,导致自来水、矿泉水中物质含量各地差异较大,很难做出具有代表性的结论,但和纯净水比,普遍规律是一定的。

不要被百度百科、中文维基、各厂家广告所迷惑。矿泉水是非常大的概念,只要是未经天然添加的具有矿物质、盐、二氧化碳气体等的都是矿泉水,只是含量地区差异很大,有多有少罢了。

那么很容易得知:井水也是矿泉水、盐碱水也是矿泉水、高氟水也是矿泉水。你只能说这个地方的矿泉水比那个地方的矿泉水好,但不能说矿泉水一定好。


以上有人对比 纯净水、净化水、凉开水、自来水内物质的含量(似乎含有的物质很多,但这绝不是全部,只是人们常规好检测和较关心的物质)对比。一下搬运原文的分析:

从毒理学指标看, 凉开水在镉、铅、银去除方面优于未处理自来水, 硝酸盐也较未处理自来水和净化水下降, 而对氟化物、砷、铬(六价)去除效果不好。净化水除铬(六价)外, 其它方面均优于凉开水和自来水。纯净水中上述毒理学指标明显优于前述三种水。

从微量、常量元素来看, 凉开水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铁、锌水平, 常量元素钙、镁、钾均明显低于自来水,而铬(三价)、铝、锶、锂、钠水平高于自来水。

净化水中铁、铬(三价)水平低于前述两种水, 而在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锰、锌、锶、锂方面高于凉开水。纯净水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前述三种水。

说明:可以看到纯净水各项指标都大大优于自来水、净化水、白开水。

那么就有人说:纯净水中没有人类必须的矿物质,而这些矿物质经研究很重要。那么我们拿上表中矿物质含量最高的自来水做如下计算:

不准确统计,大家工公认水的日摄入量约在1-4L之间,我们取最大值 4L/d 进行计算。

镁:12.7mg/L *4L=50.8mg 占推荐日摄入量的 17%
钙:46.2mg/L *4L=184.8mg 占推荐日摄入量的 23%
锌:0.16mg/L *4L=0.64mg 占推荐日摄入量的 4%
钾:0.99mg/L *4L=3.96mg 占推荐日摄入量的 0%

可见想通过喝水来摄入矿物质元素,意义不大。

翻过来算:

铅:0. 032mg/L *4L=0.128mg

(儿童血铅含量相对安全参考值为小于 100 ug/L=0.1mg/L)

可见,水喝多了也意味着有害物质的摄入量也增加。

看到以上计算,大家是不是踌躇不知道喝什么水了呢?大可不必担心,还是那句话:不谈含量谈毒性的都是耍流氓。

所以,价格允许的情况下纯净水是很好的选择,再也不要迷信用水补充微量元素的说法了。且纯净水因为去离子化的原因,没有水垢、几乎无味等等,大大提升了喝水的体验。

结论:以上水就大胆的喝吧,都没有问题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06: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

如何看待英雄联盟 S8 四强赛
IG 3:0 淘汰 G2 杀入决赛?

热榜曝光次数 12,638,081

知友:qb兔子(5600+ 赞同)
可以说,这场半决赛就是属于 TheShy 的,故事从第一盘开局已经开始了:


如果说第一盘的 TheShy 是在不用闪现的前提下从 G2 上野手上逃脱,那么第二盘的下面这幕,TheShy 依旧没有用闪现(在 CD),还顺带完成了对 G2 中上的 1v2:


第三盘,前期 G2 一度占据优势,尤其上路 Wunder 拿到 3 个击杀,经济领先全场,但即便如此也没在 TheShy 上占到什么便宜 ( 或者说内心已经有一些怂了 ) 。

总体来看场面比较胶着,直到 21 分钟的小龙团,TheShy 再次天神下凡,经典的 1v5 山崩地裂送 G2 回家: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06: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

一棵树明明能长那么多榴莲
为什么榴莲还那么贵?

热榜曝光次数 1,613,623

知友:果然优(1800+ 赞同)
「这么高的产量,竟然还卖这么贵!」

供需市场

首先是中国人对榴莲的喜爱,导致需求量很大。因榴莲树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根据榴莲的物候学特征在日平均温度 22℃ 以上,无霜冻的地区可以种植。


在中国只有海南省和云南省的部分地区可以发展。「中国到目前为止都不适合栽种榴莲」

大家对榴莲喜爱程度高涨,需求越大,产量低,只能依托进口。

产量

只有种果树的人才知道,果树刚开始确实产量高。但是不要被表面所蒙蔽了。


那只是还没开花的状态,等开花时有部分是不会结成果实的。

为了保证果实的质量,到了一定时间是需要修剪的,把一些发育不良的果实摘除,确保其他果实的营养供应。

被淘汰的榴莲

那么真正能熬到成熟期,只有不到一半而已。

而且,榴莲不同于其他果树,榴莲树占地面积很大,一棵树就占地二十平米左右。如此算来,亩产量比荔枝、龙眼、芒果这些热带水果要低得多。


其他成本

水果的价格真的不单单是生产价格。还有各种人工费用,采摘,包装,搬运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

  • 采摘成本


榴莲树长起来高达 25 米至 40 米。而且榴莲外壳坚硬浑身都是大锥刺,只能人工采摘。所以摘榴莲本身就是技术活,危险系数也很高。


「在泰国,采摘榴莲需要两个人完成,一个人在树上把榴莲弄脱落,另一个人在树下用麻袋接。」

  • 关税成本


既然是进口的,那就必须得缴关税。

  • 储存、运输成本


榴莲不耐储运也提高了物流损耗,自然会更贵。从泰国运输到我国的路程长达两千多公里,其中有 3 种运输方式:

空运:速度快,成本高,运输榴莲并不常见。

海运:基本上采用集装箱的冷藏箱,多数先抵达广州,再经过冷链处理,发往各地,运输的时间需要 5、6 天。但是榴莲的贮存期很短,一般五天左右。

陆运:这是最常见,速度也比较快,通常要两三天。单单是上路桥费和燃油费就足够吓人了,还不考虑其他费用,比如:人工、贮存、耗损、零散费用。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06: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

有哪些镜头在真人电影中很容易做到
在动画中却很难?

热榜曝光次数 702,423

知友:塔塔君Minkun(300+ 赞同,知乎编辑推荐)
我这里画个范围吧,这里仅限我了解的手绘动画,尤其是日本手绘动画。

我觉得这问题其实问的不是很对。

首先「很难」这个词包含了种种限制因素,比如成本、时间、技术等等,@速音光息EX 另一个回答里提到山贺博之说的开门关门这种很基础的动作很难画,这个我也知晓,但无疑不出我上述的限制因素,只要给够时间,有一定技术的原画师我相信能画得出来。我觉得这个问题回答应该要考虑到动画艺术的极致。

其次因为无论是实拍很难做动画容易,还是反过来,都是相对来说的。而且无论实拍还是动画,想要极尽全力模仿对方,都很难甚至不可能追到对方的效果。

实拍容易做的动画难做的镜头,其实有时候并非是那种高难度运镜。实拍有着种种意外性。比如影史中最经典的一个结局之一,《毕业生》的结局,就是通过这种意外性完成的。


最后一幕导演没有喊 cut,演员演完了剧本不知所措,这种不知所措成为了这部电影的青春期情绪——冲动无知后面临的迷惘——的最佳写照,可以说是浑然天成。

这种意外性是动画做不到的。

因为动画根本就没有演员这个职位。

你说声优?

声优只能按照分镜的框架下发挥,就算有杉田智和在《银魂》里各种临场发挥,但也不能改编画面。

日本动画里让声优主导的片子就石馆光太郎和菅原そうた这帮人。

石馆这季度就有一部《不受欢迎之家》,最后的环节就是他的拿手好戏,让声优根据现有的角色设定和大致台本来扯蛋,让声优构建意外性,再根据声优创造的内容来制作画面。

所以他有自己一套选角,他选的声优都是很能扯蛋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这种玩法是非主流的,动画要做到这种真人片能匹敌的意外性很难。

你说原画师也是动画的演员?

确实。原画师中村丰在《异邦人 无刃皇潭》里的高潮对刀戏,确实对分镜进行修改,而且是一开始跟导演安藤真裕吵了好一阵子才说好了这样改,结果画出来又是另一种情节。

这种也能称为动画中的演员发挥的随性吗?我觉得不,中村丰只是超越了原画师这种按班就部按分镜和演出指示办事的职位,在这一刻化身成演出家而已。

我认为实拍电影是一种控制的艺术。实拍就是充满了种种的意外性,比如选取的场景不完美,演员演技不行等等,这些意外性是需要控制的。就相当于排山倒海的信息摆在你面前,你是需要规划,去控制,才能将最有效的信息,主次分明地呈现给观众看。

这里就是题主的镜像问题「有没有什么镜头是动漫很容易做到,但是电影很难做到的?」的范围了。

动画就是反过来,是创造的艺术,动画是从 0 开始创造的,从一开始的没有信息,到有,动画对信息的调控无疑比实拍更加方便。

用《听到涛声》上映十年后的纪录片,导演望月智冲的话做例子:


为啥明明是写实风格,却说很多地方只有动画可以办到?

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其中一点就是控制人物的演技,而动画中的演员,其实不只是声优,还有就是原画师。原画师对动画人物的演技很重要,写实系动画尤其如此。

写实系动画不得不提的是押井守的几个片,比如《机动警察》系列、《攻壳机动队》电影系列、《空中杀手》。

这里也不用我自己解释了,直接转我朋友鲜奶饼干的文章《首都决战和剧场版 2 演出对比分析》中的一段吧:


一开始太田的脸被完全挡住。太田开始说话时,略微移动头部使眼睛露出来。太田还未说完话,右侧前景的进士就转过身,让太田的脸完全露出来,然后他接着说话。

游马举起手开始提问,泉紧接着把头转向游马,同时挡住了山崎的脸。最后当大家听到后藤队长的名字时,所有角色的反应都被展现。

这个镜头的调度可以说是非常的侯孝贤了,复杂的遮挡演出和可见性的游戏,单镜头内多次重新构图,每次变化都或聚焦或在角色之间构成连线,功能准确。

和前面的细微演技一同,这些手段构成了与侯孝贤有些许不同,押井守式的最小可觉差的演出。

在《空中杀手》中,押井守式的最小可觉差演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鸭子告诉西尾铁也:


什么是「静止的运动」呢?用大白话说,就是一眼看上去是静止的,其实存在极细微的表演。观众看着感觉画面是静止的,但如果把真正的静止画面给观众看,感受会完全不同。

P2 中的细微演技经常是理解剧情的关键要素,而在《空中杀手》中,演技渗透进了观众的无意识。这样的表现方式使得角色不能被古典式地理解,而是必须要去像理解一个疏离的「他」那样主动观察和审视。

很明显,这种极其细致的表演,跟微雕一样,这恰恰才是实拍很难做到的。

这种实拍系但是实拍有做不到的表演,也是鸭子押井守一步步和原画师探讨出来的成果。

动画能利用这种细微表演,这是一种极其细致的计算之下完成的表演,真人电影很难做到。但是我前面也说了,这是相对来说的,真人也可以反过来利用不确定性来从另一种意义的细微表演。

拿我写过的关于导演伯格曼的文章来说:

充满人文主义的伯格曼自然也在影像风格中流露出对人的重视,他的影片中的人物经常以沉默胜过千言万语。为了达到这一点,他会选用他信得过的演员。

他甚至认为中景是很无聊的,他在《假面》这部作品长镜头、特写镜头占重要成分(这两者经常同时存在,分别控制电影的时间和空间),面部特写则是他电影的一大特点。

在《假面》中,两个女主角的面部特写合二为一成一张脸的一幕成为影史经典画面;一人的侧脸特写叠住置于后景人物的半边脸的画面,也被多位导演所模仿。

《假面》经典的一幕

《秋日奏鸣曲》

伯格曼相信,人的面部能传达出不可言传的信息,人的面部便是假面背后的人的本质。在银幕上被放大的人脸,形成了一种「巨大即奇观」的现象。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导演的《放大》告知我们,一张照片不断被放大的过程中,意义不断被更换,最终竟然能让真实被幻象代替。

简单来说,一个事物「横看成岭侧成峰」,意义自然会发生变化。伯格曼在面部特写中,通过演员对银幕外观众的凝视,也同样完成了意义的转换。

这些人脸不仅在看透观众内心造成压迫,同时观众也能在从中读出「人物复杂的遭遇,对周边世界的认识和态度,与身边人物细腻而复杂的关系,自身复杂的内心世界、情感、情绪以及说不清道不明的隐藏在潜意识之中的隐秘感觉。」

伯格曼用长镜头特写演员的面部,捕捉演员在长时间凝视镜头前的表演那一丝丝不确定但又充满意外性,这些面部的小小变动,可能就能引发观众巨大之所思。

在动画这种以简练信息概括现实的艺术中是非常难做到的,更别说动画缺少实拍这种本身自带的意外性和随性。

顺便一说,鸭子在《攻壳机动队》里致敬的最多的就是伯格曼,尤其是《假面》:


当然,还是我那句:这个问题是相对的,也有人利用了动画的可控制性强这一点,反过来引发观众巨大的思考潮水,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5 01:20 PM , Processed in 0.0742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