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关“男性气质”更重要的讨论,则在不起眼的男主查理身上展开——在查理气走了萝拉之后,查理有一段自白的伤心唱段,他不断重复的“Soul of a Man”令人玩味:这个概念被翻译为“男人味”,但是也同时可以被翻译为“人类的整全灵魂”。查理发现自己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完全没有萝拉那样的勇敢和韧性,忽然发现排除表面的穿着举止,萝拉才是真正的男人,才是更值得尊敬的灵魂——真正的Soul of a Man。在抛却了最后的建构成见之后,所有人都在国际时尚之都米兰获得了大团圆。
性别气质祛魅,同时解放了女性和男性
实际上,在女性主义学说中,很重要的一个脉络就是对所谓“性别气质”的祛魅。波伏娃在代表作《第二性》中明确提出了性别的建构论,并呼吁女性对于这种非本真的、建构出来的“女性气质”进行祛魅。而在这个逻辑当中,更少为人知的另一面是性别气质的祛魅,在解放女性的同时,也在解放男性,因而女性主义实际上是以解放全人类为目标——就像萝拉身上强烈的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气质那样,他象征着“性别”的悬而未决,只追求真善美,而不受任何偏见的限制,因而也得到了所有人的爱。像他说的“女孩们都爱我”,这种基于同情理解的爱,是真正团结人类的力量。因此,简单地将查理歌咏的“Soul of a Man”翻译为男人味是不准确的,从文本的整全性出发考虑,应该考虑为英语的双关词义,从表面上的“男人味”出发,而指向人类灵魂应具有的美德。当然,出于剧目的通俗性,文本中并没有对性别问题进行太多讨论和说教,但相信已经足以通过鲜活的人物角色说服观众去迈出性别祛魅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