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3|回复: 0

[政治] 何京锴:麦凯恩,新世纪以来美国最伟大的参议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6 06: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京锴:麦凯恩,新世纪以来美国最伟大的参议员

 何京锴 大家  2018-08-26

人们常说,老兵不死,只是渐凋零。对越战老兵麦凯恩来说,这句话似乎反过来更合适。8月24日,这位与脑癌抗争了一年半的亚利桑那州资深参议员宣布由于病情不断恶化,他决定放弃治疗。消息传出,震动全美,仅仅一天之后,麦凯恩就与世长辞,走完了82年的颠簸历程。


这位堪称新世纪以来美国最伟大的参议员,即使在得知自己患上最为恶性的一种脑瘤后,仍旧没有计划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从政治舞台退场:他从容地设计自己的葬礼的嘉宾致辞名单(总统特朗普并不在其中),在推特上不时抨击政府外交政策的荒腔走板,行文国防部要求检讨军费开支的浪费。


就在他去世前两周,由他亲自推动的年度国防授权法案正式成立,国会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将法案命名为麦凯恩国防授权法。“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这句话用来形容麦凯恩颇为贴切。烟火虽死,但仍然要发出自己的光和热,不会渐渐凋零。


放眼今日美国政坛,单是32年的参议员任期再加上历任参议院商务、军事两个委员会的主席资历,论位高权重,能超越麦凯恩的人屈指可数。更不用说他曾在2008年代表共和党参加总统大选,对垒年轻气盛、风头无两的奥巴马。


早在2000年,麦凯恩就曾投身共和党的总统初选并一度领先,最后被小布什的支持者散布莫须有的私生子丑闻而落败。好在8年后终于卷土重来,可惜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2000年的小布什凭着最高法院的争议判决,以微弱的优势战胜戈尔入主白宫,并住满8年。等到麦凯恩终于挂帅出征,准备接班小布什,却遇上美国在伊拉克深陷战争泥淖,国内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大衰退的双重打击,最后惨败给奥巴马,可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当然说麦凯恩是伟大的参议员,并不在于他在政坛取得多高的地位,而是在于他伟大的政治家品格。他的一生既能坚守原则,不被党派身份绑架自己的政治立场,也能在政治大潮来临之时深谙逆取不如顺守的道理,预流而动,保全自己的政治生涯并徐图后计。


麦凯恩不是圣人,也不是完人,他脾气出名的暴躁、易怒,经常向下属和对手大发雷霆。他抛下在最困难时对自己不离不弃的发妻,迎娶新嫁娘,并凭借岳家财富跻身政坛。他曾身涉政治资金丑闻,受到国会调查。但麦凯恩和一般政客不同的,是他从不避讳、甚至大肆宣扬自己的这些缺陷和过失,并在政治生涯中用自己的行动去弥补、匡正这些缺憾,惟其如是,他不仅具备政治家的伟大品格,更展现出高尚的人格。



1980年,44岁的麦凯恩迎娶25岁的新娘


麦凯恩出身军事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美国海军上将,甚至美军现役的一艘驱逐舰都还以他的家族命名。



越战来临之时,麦凯恩没有像克林顿、小布什、特朗普这三位总统一样设法逃避,而是投身中南半岛战场,直到驾驶军机在河内上空被击落。作为越战中最著名的美军战俘之一,麦凯恩被严刑拷打,双臂落下终身残疾,不能高举。他随后被送往战俘营,被逼认罪,还在镜头里被迫感谢越南党和政府对他的“细心照料”。这段经历极大地影响了麦凯恩的政治生涯,对外交、国防和战俘待遇的关注,成为他国会近四十年工作的重心,也为他成为共和党外交政策巨擘奠定了基础。



麦凯恩被俘后的照片


麦凯恩外交国防理念的最大特点就是其鲜明的鹰派色彩。特别是在新世纪以来的近二十年,麦凯恩几乎始终如一地鼓吹增强美国军事实力,加强对美国存在地缘政治利益的地区的军事干预。


当2003年布什政府决定入侵伊拉克时,麦凯恩击节赞赏,到2006年,美国民众对人财两伤、迟迟不能结束的伊战失去信心时,麦凯恩没有像许多共和党人一样缄默不语,而是力陈美国不仅不能撤兵,还要增兵。因为无论当初开战是否正确,战局已开就不可半途而废,只有增兵才能稳定伊拉克的混乱局势,撤军只会让伊拉克陷入权力真空。


2008年的大选,主张增兵的麦凯恩被承诺按计划撤军的奥巴马打的落花流水。可等到伊斯兰国在伊拉克疯狂成长,贻害中东之时,奥巴马也不得不在2014年被迫宣布重新向伊拉克增派兵力。伊拉克之外,对于叙利亚、朝鲜、伊朗、俄罗斯等和美国核心利益存在冲突的国家,麦凯恩也无一例外地鼓吹麦氏三板斧:制裁—颠覆—入侵。2008年总统大选期间被问到应当如何应对伊朗核威胁时,麦凯恩更不无戏谑地用歌曲回应:“炸、炸、炸!”。


其实麦凯恩的鹰派外交思想并不是与生俱来。80年代甫登政坛的他初曝大名,就是因为力主美军从黎巴嫩撤军,理由是美军在当地的任务近乎维和,并不涉及核心国家利益,只会出力不讨好。90年代克林顿向索马里派兵时,麦凯恩也曾反对。


但从90年代末开始,国际权力格局从冷战刚结束时的地区权力真空转向围绕美国单极主导权展开的斗争,地区冲突的特点也从局部利益冲突转向带有威权与反威权、亲美与反美色彩的冲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麦凯恩理想主义一面的外交思维开始占据上风,使他成为美国积极干预的外交军事政策的头号代言人。


当然,麦凯恩不是老谋深算、懂得合纵连横,随时可以和敌国结成联盟的基辛格,也不是心血来潮、居无恒心,为了镁光灯可以和敌人举办高峰会谈的特朗普。他有着新保守主义的对民主价值充满美好理想的一面,确实真诚地相信只要打倒专制政权,善治的民主社会就会自然到来。



但和新保守主义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可以牺牲一切原则不同,麦凯恩的理想主义更胜一筹,当美军在伊拉克传出虐囚丑闻时,他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当美军在关塔那摩基地无限期关押恐怖主义嫌犯时,又是麦凯恩在国会致力推动立法,要求赋予嫌犯寻求正当司法程序救济的权利。


他对人权、自由、民主的信念真挚到近乎固执,浪漫到近乎天真。他对俄罗斯主张进行强硬制裁和封锁的立场在奥巴马任内未获全面采纳,等到共和党的特朗普上台完全转向亲俄,更是无从实现。但随着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在中东、欧洲和美国形成对抗局面的情势愈发明朗,美国人不得不怀念麦凯恩择善固执的先见之明。


若说外交国防事务上的麦凯恩还颇有争议,那他在内政领域的成绩则近乎无可指摘。


80年代末刚当选参议员的麦凯恩曾经卷入著名的“基廷五人众”一案,涉嫌利用参议员的影响力,为自己的政治捐款金主向联邦政府施压。虽然最后的调查认定麦凯恩并没有干预政府行政,但却引发了麦凯恩自己的深深省思。


为了限制金钱在政治中的影响力,他历时七年,携手民主党的范因戈尔德参议员,推出了2002年竞选资金改革法案,限制候选人以支持团体的名义募集和动用无上限的经费。法案成立后,遭到了共和党的激烈反对,后来成为共和党参院领袖的麦康奈尔领衔上诉到最高法院,要求宣布法案违宪未果。但当共和党通过法官提名增强对最高法院的控制后,麦凯恩的改革法案最终还是在2010年被判违宪。


竞选资金改革案透露出的,不仅是麦凯恩不畏利益团体,坚持改革的决心,更是他敢于冲破政党藩篱的务实温和理念。一同推动竞选资金的范因戈尔德和麦凯恩并非同党,政治理念南辕北辙,却能够因对金钱在政治中不良影响的关切而成为好友。康涅狄格州参议员利伯曼是民主党2000年大选的副总统提名人,却视麦凯恩为政坛的莫逆之交,甚至成为麦凯恩2008年竞选时考虑的副手人选。


在过去十数年引爆美国政坛的焦点争议中,举凡移民改革、法官提名、枪支管制,都可以看到麦凯恩牵头谋求两党温和派达成共识,甚至不惜与共和党多数议员分道扬镳的事迹。


2008年总统大选败选后,麦凯恩迎来了政治生涯最严峻也是最闪亮的时代。2010年的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基层群众对奥巴马执政怒火冲天,不仅要打倒民主党,更要整肃共和党内不积极对抗民主党的温和派。


不少政治立场不够激进的现任议员在初选中纷纷落马,麦凯恩即使两年前才代表党参加总统大选,但一样成为高危人士。在激进的茶党看来,正是因为麦凯恩的温和、务实立场,才使得共和党的核心保守理念不能够得到发扬。


例如当一位支持者在竞选时发言称奥巴马是阿拉伯人因此不能信任时,麦凯恩居然当众纠正她,称奥巴马是值得尊敬的爱国者,这和后来共和党对奥巴马群起攻之,目其为肯尼亚出生的穆斯林共产党员有着何其大的差距!


麦凯恩是战士,但不是烈士。在越南被俘时,他没有选择引刀成一快,而是咬牙活了下来,回到美国继续奉献国家,哪怕后来招致特朗普讥讽称被俘的算不上英雄。在政治大潮来袭的时候,他同样没有像某些同事一样以落选为代价选择正面迎战,而是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政治姿态。他一边请出被自己一手提拔为竞选副手,当时已成为茶党宠儿的佩林为自己助选;一边接受采访,称自己从来不是“刺头”——一个他曾经引以为豪、彰显个人独立思考的标签。最终麦凯恩成功过关,赢得了六年任期。


获得连任的他继续我行我素,仍旧在自己认为有必要的议题上寻求和民主党合作,最终遭致亚利桑那州共和党委员会在2014年通过决议被谴责为背弃党的路线的“两面人”。麦凯恩的回应看似不动声色,但却在随后的党选中扶持自己的支持者当选党代表,保住了2016年的参议员初选和大选胜利。


该弯腰时弯腰,该昂首时昂首,麦凯恩的能屈最终换来了他政治生涯尾声的高潮:2017年共和党成功控制了国会两院和白宫,并着手废除引发巨大争议的奥巴马医改法案。当共和党未能就数个取代奥巴马医改的医保方案达成共识时,国会领袖决定不管有没有替代方案,先废除再说。


麦凯恩担心在没有准备好替代方案时贸然废除,会引起医疗体系的真空和巨大混乱,因此和其他两名共和党参议员一同倒戈,决定投反对票。此时已经接受过一期脑癌化疗的麦凯恩带着眉骨上的手术伤痕走进参院会场,稍作停顿后坚决地手势朝下投出最关键一票,以51:49保住了奥巴马医改的生命。奥巴马政治生涯的最大遗产,竟要由他总统大选曾击败的对手来保全,恐怕是谁都不曾想到的戏剧化一幕,也让麦凯恩瞬间成为了左派眼中的“圣人”、右派眼中的“恶魔”。



烟花总是寂寞的,麦凯恩的政治生涯走的是一条比烟花更寂寞的路线。


民主党人尊重他,大多是在麦凯恩输掉选举的时候,因为当麦凯恩败选,民主党就会获胜,而这时的麦凯恩不仅会最有风度地坦诚落败,还不会因为私人嫌隙就从此不分是非地阻挠民主党的所有政策。


共和党人尊重他,大多是在麦凯恩输掉法案投票的时候,因为当麦凯恩的政策主张被民主党否定,他真诚的愤怒就是共和党抨击民主党的最好弹药。他的内政改革方案大多被共和党的本党同志阻挠而无法实现,他的外交理念大多被民主党政府和特朗普束之高阁而流于空响。


但麦凯恩就是麦凯恩,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他发光,虽然这光有时刺眼,有时伤神,但总能在被谎言和犬儒笼罩的黑暗政坛提供指路的方向;他发热,虽然有时烫人,有时灼身,但总能在被对立和仇恨充盈的冷漠世间温暖人心。他因缺憾而真实,因弱点而伟大,因失败而成功,因离世而不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25 11:10 AM , Processed in 0.0450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