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听障舞者: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新浪图片 2018年08月21日
“我小时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美丽的舞者,但是大家都告诉我,一个听不见的女孩不可能。但我始终相信,大家的不可能不是我的不可能,我是第一位考上北京舞蹈学院的听障女孩……”这是去年我和王力宏老师合作的歌曲《无声感谢》MV里的独白,很多朋友或许就是这样认识我的。我叫蒋馨柔,1994年出生于陕西西安,现在是一名专业舞者、业余摄影师、极限运动爱好者、平面模特。摄影/朱骏
八个月大的时候,我得了病毒性湿疹,右耳永久失去听力,左耳需靠助听器才能辨别有声和无声。妈妈不希望我长大后局限在聋哑人的圈子,所以坚持让我学唇语,还让我去普通学校上学。学唇语时,妈妈把我的手放在她的颈部,让我感受喉咙的震动。单一个“喝”字,她就反复喝着水教了我三四个月。渐渐的,我能看懂妈妈的口型了,能说出完整的句子。但至今,我说话与常人还是有差别。
我妈认为,我的人生不应该因为医学上的定义而残缺,她总是不停地挖掘我的兴趣和潜力。她想让我学画画,却发现我对舞蹈更感兴趣。7岁时,她看我的身体特别灵活,模仿能力和协调性都特别强,就把我送到了舞蹈培训班。
众所周知,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到了舞蹈班,听不见音乐成了我最大的困难。在助听器的帮助下,我只能听到音乐开始的第一声和最后一声,其他动作全靠数拍子完成。上课时,我就根据老师比划的拍子感知节奏。下课回家后,再跟着妈妈对着视频一遍一遍一拍一拍地数节奏。
12岁那年,妈妈辞去工作,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带着我到北京学习舞蹈,爸爸留在西安经营一间小工厂来支撑全家的所有花销。那是我第一次离家,当我在火车上看着站台上爸爸渐渐远去的身影,想到要面对未知的恐惧和紧张,我哭了。此后的十几年,我们一家三口就一直这样两地相隔。
那时,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并不愿破格收下我这个特殊的学生,经过百般努力,学校同意我试读3个月。3个月很快过去了,我迅速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凭借努力和天赋成为正式学生。在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学习的日子,我很努力,妈妈也丝毫不敢松懈。为了让我能更好地把握节奏,妈妈陪我学习架子鼓。为了帮助我理解舞蹈的含义,妈妈反复琢磨并一遍遍给我讲解,甚至把舞步都背得滚瓜烂熟。
我跳了6年,妈妈陪了6年,终于在2012年迎来了高考。18岁,我考上了北京舞蹈学院,成为北京舞蹈学院建院60年来第一位听障学生。这是我大一一次考试的照片。
2016年大学毕业后,我并没有找到一个正式稳定的工作,因为一般舞蹈团都不愿意接受听障人士。但我并没有放弃舞蹈,我认为人生从来都充满希望。于是,我成为了一名自由舞者,还是平面模特和摄影师。<
我的左耳中长期戴着助听器,它可以帮助我在安静的环境中感受到声音的存在,但仍然无法分辨声音具体的内容。有机会,我会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去做手术,我不会再让爸妈为我支付昂贵的手术费,现在应该是我孝敬他们的时候了。
作为一名自由舞者,一有演出的机会,我就会牢牢把握。2016年年底,我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挑战不可能》,我的表现打动了评委王力宏,他说想邀请我一起合作。2017年10月13日,王力宏老师为我量身定做的歌曲《无声感情》正式发行,我作为歌曲MV的女主角,被更多的朋友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