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4|回复: 0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3153期:住在肿瘤医院的医生:家属让我向患者隐瞒病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1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8.08.19
住在肿瘤医院的医生:家属让我向患者隐瞒病情


3153.png
癌症,一个让人惧怕却也越来越为人熟知的名字。《中国人的一天》将推出三期抗癌故事,从医生、患者和癌症团体的角度讲述与癌相伴的故事。



1.jpg
一名患有胃部肿瘤的患者刚刚做完手术,在家人和医护人员的看护下,被送进病房。这是癌症患者经历人生磨难的重要瞬间。而这样的瞬间,每天都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目睹着。(癌症,一个让人惧怕却也越来越为人熟知的名字。《中国人的一天》将推出三期抗癌故事,从医生、患者和癌症团体的角度讲述与癌相伴的故事。他们的故事,相信可以鼓舞和帮助到更多人。)图文/徐阳 编辑/徐松《中国人的一天》第3153期



2.jpg
李沈,32岁,肠胃肿瘤外科的住院总医师。癌症患者在门诊确诊后,转到住院部,第一个接触的就是他。“我得协调床位,还得追踪、监控和汇总所有住院病人每天的身体数据,其实有点像一个管家。”李沈原本是专攻肠胃肿瘤的外科医师,而医师们得轮流站上“院总”的岗位,在半年的期限里成为住院部的“管家”。图为李沈的办公桌上有一个巨大的微信二维码,为的是让病人家属随时能咨询;也方便李沈及时通知家属们准备入院事项。



3.jpg
作为“院总”,李沈每天接触最多的是患者身体数据,其次就是患者家属。“疾病面前,人们总是会感觉到无力,但这个时候是最需要打起精神做好决定。”图为一名男子与李沈沟通家里的情况:男子的父亲已近八旬,被检查出胃癌三期。若是告知其真实的病情,父亲十有八九会拒绝治疗。“李医生,如果给我父亲继续治疗,他能通过药物看出自己患了癌症吗?”



4.jpg
在这里,有一半的胃癌患者进行胃部切除手术。患者们问的第一个问题都是:“没了胃,我还能生活下去吗?”医师们则会耐心回答这个被问了千万遍的问题:“小肠也可以起到储存食物和营养吸收的功能,生活没有问题的。”图为一名刚刚经历了手术的患者进入病房。



5.jpg
同病相怜,病友们彼此之间有着一种温柔的关注。这些正在“闯关”的人们,也会在医师们查房时,袒露出一种孩童般的脆弱。图为肠胃肿瘤中心一病区主任李子禹医师例行查房。



6.jpg
每天都会有新的CT片子提交上来,李沈将它们汇总,送去扫描、上传,进入数据库。



7.jpg
一些肿瘤样本被收集到样本库,为科研提供支持。



8.jpg
样本库的冰箱保持着零下80度,保证样本的存活。这些年,许多针对癌症的新药被研发出来,李沈也常常推荐患者们去参加一些患者招募。患者不仅可以尝试新药,获得治愈机会,还能减免部分治疗费用。



9.jpg
呆在病房里,李沈释放工作压力的方式就是健身。



10.jpg
在这一方天地中,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朝夕共处——家属守护着患者;医师则与他们并肩与癌作战。图为一名陪床的患者家属在沙发上小憩。



11.jpg
李沈每周只能回家两次,但同样作为医师的妻子却很习惯丈夫这样的工作节奏。图为李沈在医师宿舍中休整。



12.jpg
“病人们做完手术后,平均住两个星期就可以出院了。而我得在院总的岗位上做半年,是真正的‘住院’了。”图为8月19日凌晨,病房里静悄悄,李沈还在伏案工作,而这一天是医师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6 01:25 AM , Processed in 0.0729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