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听谢春花的歌,是《借我》。
仿照了致敬木心的诗《借我》,重填的词。
不同于原作的沉重与无奈,谢春花和锦屏的词,是少年感的追寻与释怀。

 
借我杀死庸碌的情怀 借我纵容的悲怆与哭喊
这样钝痛又孤寂的词,唱出来却不是悲怆和哭喊,而是平静地呢喃与诉说,说不出的柔软与温润。
脱离年龄的成熟的思维,如此细腻,如此平静。
对谢春花多些了解,也会明白,生命轨迹是如何塑造这样她。

谢春花是一个出生在浙江的95后姑娘,父亲是书法家,母亲是中医,传统的书香门第家庭。
从小在书香和药香的浸润下,虽然没有接受专业的书画培养,也有了很高的艺术素养。
可以写诗作画,所以她的专辑《算云烟》,从封套到内页插图,再到海报和明信片的书法和插画,都由她一力完成。
 

△专辑《算云烟》
有些出乎意料的是,谢春花就读于浙江工业大学,专业是和音乐没有关联的英语翻译学。
春花的创作,始于14年底。
由于失恋,由于各种负面情绪,这个19岁的少女将自己关在屋子里,最终是音乐治愈了她。
在身体和心灵都在很狭小的困顿时,春花重新找出音乐给她解脱的感觉,开始认真敲敲打打旋律。

17岁时,她就用一把古典吉他写出第一首英文歌,叫做《I'm leaving》,写出高中时期的抑郁和想逃离的心情。
2015年,还在读大二的谢知非,用“谢春花“这个有些俗气的名字,将她的歌抛向网络。
谢春花的本名是谢知非,她的母亲取此名的寓意为“知晓是非”,一如她,知晓内心与是非,知道自己要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