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4|回复: 1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3146期:90后哥俩古法制琴订单爆满 一把琴卖到18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2 1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8.08.12
90后哥俩古法制琴订单爆满 一把琴卖到18万


Screen Shot 2018-08-10 at 7.42.19 AM.png
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位列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在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郊外的堌阳镇,90后哥俩用古法制琴,借助互联网电商的快车,一把琴买到了18万,客户订单排到了三年后。



1.jpg
25岁的徐亚冲是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最年轻的制琴师,他的古法制琴仍在延续古琴最原始的制作方式,整个的制作流程有200多道。徐亚冲在敲击板材听木板发出的声音,从而挑选出合适的泡桐木板用来做琴。他把做琴看作一项神圣事业,选材、浸泡、烘干……每一道工序都亲力亲为。(摄影/麦图)



2-compressed.jpg
兰考地处豫东平原,北依黄河,风沙、盐碱、内涝“三害”是这个农业县城的贫困记号。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种下泡桐树,盐碱沙地长出的泡桐,材质韧性足、音质好,是上佳的乐器板材。兰考古琴也逐渐成了当地人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3-compressed.jpg
在堌阳镇徐场村,全村102户村民,70户都在利用泡桐树制作古琴、古筝等中国民乐乐器,国内90%的古筝、古琴和琵琶音板从这里出产,也正因此,它被命名为“中国民族乐器之乡”。



4.jpg
徐亚冲一铲刀一铲刀地将一块整木铲出琴身,琴身铲出后,需要用鹿角霜打磨。古琴的琴面木质相对松软,为保护琴能历经长期的磨损,又兼具传音效果,琴器表漆下必有灰胎,生漆灰胎搭配鹿角霜粉、混合一定比例后刮在琴体表面,待其干燥后打磨,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音质的松透度和传导性。



5.jpg
古法制作琴身的过程中,需要在琴板胚子上反复若干次试音,以决定琴板哪块需要打薄,哪块需要留厚。徐亚冲对音色有近乎苛刻的要求,会挨个检查每张琴板的厚薄,及时作出修整。



6.jpg
徐亚冲在看故宫古琴图典,学习古人的制琴方法。除了用鹿角打磨琴身,古法制琴还有很多千年流传下的工序:将绿松石碾碎后涂抹在琴身上、用粉末填充泡桐中细微的孔、用麻布包裹用泡桐制作的古琴、用古琴谱印制古琴盖布……在徐亚冲看来,除了对音质音色的追求,古法制作更大的意义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7.jpg
徐亚冲与古琴的渊源起于北京奥运。2008年夏天,徐亚冲初中毕业,准备辍学打工。8月8日那天,在电视上看奥运会开幕式的他第一次听到了古琴的声音,“当时就惊到了,之前村里很多家做古琴,但没想到声音那么好听,当时就有了也去研究古琴的冲动。”



8.jpg
徐亚冲知道,老家一直有乐器作坊,但他都看不上。他要走的是一条用心感悟的斫琴之路。他四处打听,得知扬州有不错的古琴师傅。很快,他成为了一家琴厂的学徒。在那里,徐亚冲做出了人生中第一把琴。“想象自己是武侠小说里的侠客,背着古琴,高山流水遇知音。”为满足这个想象,他还去了湖北武当山,跟着那里的道士吃住过一阵。



9.jpg
学成归来已经是三年后。那段时间,徐亚冲忐忑地迎来自己出师后的第一把琴,这把琴将决定他是否可以成为一家古琴作坊的老板。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带着这把琴去北京兜售。好在,他们最后找到一位行家,卖出一万块钱。“那时心里就有底了。”徐亚冲说。2011年,徐亚冲从政府借来10万元贷款,带动做木工的父亲和哥哥从事古琴制作和销售,正式办起自家古琴作坊。仅用一年,就还清贷款。
 楼主| 发表于 2018-8-12 1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g
不仅会用古法做琴,徐亚冲也弹得一手好古琴。闲时,他会在院子里弹弹古琴,父亲总是将其拍上一段视频发朋友圈。



11.jpg
哥哥徐冰在工坊里为古琴上漆。徐冰大学学的是外贸,在弟弟的带领下,他一毕业也回到了村子里,与弟弟开始研究制琴。目前,打磨、上漆、粘合等大多数的制琴工序,他都样样精通。



12.jpg
徐冰为前来参观的游客演奏古琴。通过制作古琴,徐冰也渐渐爱上了古琴,开始研习古琴文化和弹奏古琴。如今,每当游客来家里参观,他都会端坐在古琴前,弹奏一曲《卧龙吟》,每每都会赢得一片掌声和惊叹声。



13.jpg
泡桐树制成的古琴半成品被摆放在墙角,等待上第一道漆。多年来由于交通不便、资金匮乏,乐器生产一直停留在小作坊阶段。最近几年,因为搭上了互联网电商的快车,当地古琴也升值了10几倍。



14.jpg
徐亚冲说,古法中200多道工序的制琴流程,虽然让自己的古琴并不高产,一年只能做30-50张,和流水线上每月千张古琴的产量相差巨大,但古法制琴带来的音色与品质,还是让很多专业人士成了自己的稳定客户。如今他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1年,琴大多数被卖给各地音乐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凭借口口相传,摸索出了一条异于其他作坊的销路。



15.jpg
这把古琴是徐亚冲纯手工打造的,不久前一位北京的买家为它交付了18万元。报价动辄上万的手工古琴,成了徐场村古琴产业的“高端线”。



16.jpg
因为哥俩古法制琴,父亲得到了外人赠与的“大老徐”称呼。



17.jpg
徐亚冲与在外地的女友通过视频交流琴技。因为会弹古琴,他认识了做古筝教师的女友。今年,他和女友准备结婚,他计划为女友做一把古筝作为信物。闲下来,他就去敲一敲,凿一凿。



18.jpg
徐亚冲很享受现在的生活。两年前,他用赚来的钱翻新了院子,还在开封买了房。他说他要好好跟古琴“对话”,“做琴可以帮我修身养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6 03:49 PM , Processed in 0.10434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