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患尘肺病的中年
新浪图片 2018年08月03日
耿顺堂,一个老实巴交的河南汉子,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人到中年,会患上尘肺病。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疾病,终生无法治愈,死亡率高达22.04%。他知道,这病全是因为他在矿上打工吸入大量粉尘落下的。他认命,却又不想完全向命运低头。他还有三个乖巧懂事的女儿,有一个任劳任怨的妻子,他希望她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耿顺堂的家在河南省卢氏县朱阳关镇岭东村,这里地处秦巴山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975年,耿顺堂在这里出生,是6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16岁时,耿顺堂就开始跟着哥哥外出打工,先后在金矿和铁矿当打钻工人。27岁时,他靠打工赚来的钱娶妻生子,然后接着靠在矿上打工养家。他原本以为日子就会一直这么平静地过下去,辛苦但充满希望。然而,命运没有给他机会。
2014年,耿顺堂开始咳嗽不止,没有力气,稍微干点重活儿就呼吸困难。他被确诊患上了尘肺病,在这之前,他甚至没听过这三个字。他在洛阳的大医院洗过一次肺,花了一万五千多元。本以为能缓解症状,没想到这次洗肺之后他身体极度虚弱导致眼角膜亏损。现在他的右眼能感受光的刺激,却看不清近在咫尺的人脸。
现在,耿顺堂一天吃药就得20块钱。他说:“在山里挣钱就是靠把子力气,现在因为这个病,什么也干不成,除了心烦,就觉得很无助,家里的活儿只能靠老婆来干,我只能是帮帮忙,没别的办法。”
两年前,耿顺堂家成了朱阳关镇镇长对口扶贫的对象。他家里建起香菇种植大棚,地是租的别人家的,资金来源于小额贴息贷款。
五万元贷款是朱阳关镇镇长李青波(左)帮着办下来的,只用了三天时间。这是李青波到耿顺堂家里走访,边上是更顺堂的妻子权艳艳。
权艳艳今年39岁,面对丈夫突如其来的疾病,她没有埋怨。她的想法是,既然赶上了,也就这样了,日子还得过下去。
耿顺堂家里没有装修,家具又老又旧,电视还是多年前的款式。去年,他家的香菇一共卖了37000元,除去本钱,还剩下17000多元。除了香菇的收入,他家里每年还享受7200元的低保补助。
耿顺堂的房子因年久失修,早已变成危房。他家符合异地搬迁的条件,政府打算让他们搬到镇里集中兴建的用于帮扶、安置贫困人口的社区里。对于这件事,耿顺堂夫妇高兴中也带着些担心。搬到镇里,离大女儿的学校近了,孩子上学不用再跑那么远,但是生活开销大了,家里也不能养鸡了。
耿顺堂的三个女儿都还小。大女儿上初二,两个小女儿上幼儿园。让耿顺堂宽慰的是,孩子们都喜欢学习,大女儿的成绩非常好,墙上贴满了她拿回来的奖状。
权艳艳觉得,“三个女儿都比同龄人遭罪,家里这情况,平常她们得帮忙干家务,有时候还要帮着剪香菇。”这是他们的大女儿在做饭。
耿顺堂的两个小女儿在家里写作业。
这原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但每个人都很开心。这种开心,即便是在男主人患了尘肺病后,也依然偶有流露。
三个女儿都知道爸爸得了病。耿顺堂在家里并不谈生死,也不不谈自己的未来,说起病情也是十分淡然。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无论如何也要让孩子们好好读书,把学上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