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7-24 16:42经济日报 记者林聪毅╱实时报导
想象一下,生活在一个「以物易物」的经济里,理个头发要用5根香蕉及2颗鸡蛋来交换,而这正是委内瑞拉一般民众日常生活的写照。
在这个恶性通膨肆虐的南美国度里,银行纸钞很难买到长期稀少且缺乏的食物和药品,委内瑞拉人民越来越依赖「以物易物」进行基本交易。
由于坐拥全球最大的石油蕴藏,委内瑞拉曾是拉丁美洲最富有的国家。 如今,这个国家的人民只能以无助的眼神凝视黯淡的未来。
在这个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人们正在拚命争抢现金、食物和基本必需品,交换各种不同的物品,甚至用劳力来换取面包,米和食用油。
30岁的洛薇拉说:「这里没有现金,只有以物易物。 」她希望拿丈夫捕获的鱼来交换食物,喂食她的四个孩子、或是交换药品来治疗儿子的癫痫症。
这个国家究竟出什么问题? 委内瑞拉现在缺乏现金,即使支付最便宜的商品和服务,也需要捧着一大堆纸钞,货币的流通量根本不够。 尽管在都市里可以透过银行转账和记账卡来做正规生意,但在乡村地区基本上是行不通的。
恶性通膨和严重现金短缺,促成了「以物易物」交易的兴起,同时反映了这个曾经欣欣向荣的国家,正在倒退回到最基本的商业交换机制。
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 委内瑞拉的经济危机在过去几个月急遽恶化。 在马杜洛总统的主政下,经济开始崩溃,迫使近100万人(占委国总人口的3%)在2015至2017年间大举外逃。
今年5月马杜洛在这场受到美国谴责的总统大选中获得连任,展开新的六年任期。 他将物价飙涨与食物与药品短缺归咎于反对派和华盛顿领导的「经济战争」。
经济学家表示,中央银行印的速度赶不上通膨,通货膨胀在5月达到了近25,000%的年率。 国际货币基金(IMF)23日甚至预测,委国通膨率今年底将飙升至1,000,000%,今年的国内生产毛额(GDP)将萎缩18%,连三年萎缩。
IMF西半球部门主任沃纳(Alejandro Werner)形容说,委内瑞拉的情势宛如1923年时的德国(超级恶性通膨),或是津巴布韦。
在委内瑞拉,理头发要用5根香蕉及2颗鸡蛋来交换。 联合报系数据照/记者刘学圣摄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