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9|回复: 0

[人世间] 支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4 03: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支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知乎日报  2018-07-13

开篇我先提出中心论点:支教无疑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它是否变质,取决于去支教的人秉持着怎样的心。



在知乎上,支教一直是个被人讨论很多的话题。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大学生冲着加社会实践经验,利用暑期去山村支教。


干了两三周,拍拍屁股就走人,以后多半是不会想起自己曾带过的学生,将支教当成一种农家乐的大学生也大有人在。


更有趣的是,现在支教竟也能成为某些组织的牟利手段。因为部分大学生「渴望充实暑假生活,丰富人生履历」的现状,嗅觉十分灵敏的商人,随即开设了许多支教团,只要缴费即可带领广大学子上山下乡,忆苦思甜。


在这种浪潮下,纯粹的支教变得难得,且可贵。


我没有过支教的经历,但前几天在芒果 TV 看到一个片子《赶考路上》,里面有个女生,94 年出生,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女研究生,叫殷沙漫。她算得上是在这股大学生「支教热」里的清流了。



她是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2017 级的研究生,在湘西待了多久,就支教了多久。利用零零散散的时间,她已经支教了五年,去过二十多所山区小学。


别人吃喝玩乐的青春里,她选择默默为乡村教育作贡献。


大学生去支教,多半就是教一些简单的应试基础课程。殷沙漫自然也要做这些事情,但是,她还做了一些不一样的。


山区的孩子,能享受读书资源,但是接触不到素质教育。所以殷沙漫弄了个「第二学堂」,给当地孩子开一些音乐、美术、体育、心理健康的课程。



她觉得,素质教育可以给孩子带来一些更快乐的理由。


让他们画画的时候,能知道,山的那头不是只有无穷无尽的田地,还有高楼林立的大厦;让他们唱歌的时候能知道,自己身后也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能带他们跨过山和大海,去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也许那些孩子,一辈子都没有办法走出大山。所以,她要用最大的力气,托起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支教的环境是穷山恶水,现在大学生多半是被娇生惯养坏了的,但是她不讲究这些。她出身于广东惠州,但是她没有回去,而是在这广袤天地间,跟自己的学生一起承受成长路上的风和雨。


支教这件事情,她大学四年都在做。大四毕业后,殷沙漫也没有「拍拍屁股就走人」,她再一次考研留在了湘西。她身上有着我们小时懂得长大却迷失的美好品质,比如坚持,比如奉献,比如守住初心。



《赶考路上》的殷沙漫就是支教体验的标准答案。


殷沙漫让我知道,世界不总是物欲横流熙熙攘攘的样子;她让我感受到了,时间放缓,生命绽放的美妙;


她是如此让人欣喜,让人感动,让人庆幸——你相信的道理,没有欺骗你;你守的道,没有错。


支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可能就是抱着「只问初心,不问西东」的无私的态度,执著地去干一件实事。可能就是不问值不值得,去付出,去坚守。可能就是相信「世界因为有我,而有那么一点点的不一样」。



我不得不提《赶考路上》,虽然知道这是个讲述平凡党员的主旋律片,但就是被感动得很彻底,深深感受到他们的不平凡。


里面有自费烧钱搞科研的教授,有克忠职守的老检察员……他们守住初心守住道,面对时代考验写下了自己的亮眼答卷。


就如节目名《赶考路上》要诠释的,一个「赶」字,表明了共产党人只争朝夕的进取之心,一个「考」字,道出了「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跟担当。


他们让我觉得,在这个讲究结果,讲究利益的社会里,能有人守住自己心里的「道」,踏踏实实的做一点实事,真好,真让人感动。



从西柏坡到北京,从中国人民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闯过了一道道峡谷险滩,赢得了一场场关键考试,并且一次次写下辉煌的答卷。


千千万万的像殷沙漫一样的共产党人,和我们一起站立的这 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赶考一直在路上,这幅员辽阔就是生动的考卷,他们的奋斗故事,就是新时代芳华绽放的赶考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7 01:16 PM , Processed in 0.06454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