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8.07.10
万里挑一 他们有幸成为世界杯赛场可爱的“中国面孔”
世界杯有来自110个国家的17000多名志愿者,国际足联官方志愿者非常难考,中国一共只有52人获选。中国留学生阿里木、王双妍、魏文哲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他们是如何与足球结缘,成为世界杯赛场可爱的“中国面孔”呢?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进行,11座比赛城市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球迷们。在成千上万的球迷当中,有一群人格外忙碌,他们就是大赛的志愿者。据了解,本届世界杯有来自110个国家的17000多名志愿者,国际足联官方志愿者非常难考,中国一共只有52人获选。这些志愿者分布在不同的比赛城市,服务范围包括媒体协助,城市服务,观众导引和票务服务等。阿里木、王双妍、魏文哲是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有幸成为本次世界杯的志愿者,他们是如何与足球结缘,成为世界杯赛场可爱的“中国面孔”呢?(摄影/车明键)
阿里木出生于1992年,是圣彼得堡大学新闻系研二学生,来自中国新疆,他爱好运动,现在是圣彼得堡大学中国足球队的主力。俄罗斯举办世界杯,也是他当年选择到此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亲眼见证和参与世界杯一直是他的念想,今年夏天这个梦想实现了。
要想成世界杯赛场上的国际志愿者,除了精通本国语言外,还需要能熟练使用英语和俄语。通过网上申报后,要进行初试、面试、笔试等多轮淘汰环节才能入选。
王双妍出生于1993年,来自黑龙江,也就读于圣彼得堡大学新闻系研究生二年级。王双妍非常喜欢艺术和文化,经常参加音乐会、画展、图书会等活动,是圣彼得堡大学艺术俱乐部的成员之一,她也非常重视社会实践,希望知行合一。今年5月,王双妍通过志愿者招募拿到了证件,和大大的世界杯背景墙合影记下了这一刻。从此以后,她就是正式的世界杯志愿者了,这是一份无上的荣誉。
每场比赛前志愿者都有赛前培训,要全程参与,熟悉场地。王双妍在赛前培训中看到了开场彩排,于是兴奋地留了张纪念照。
魏文哲三名志愿者当中年龄最小的,1995年出生,来自内蒙古。就读于圣彼得堡大学语言系,今年研究生一年级。魏文哲性格活泼,也非常喜欢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在比赛现场,魏文哲很快就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朋友,俄罗斯当地志愿者都对中国很感兴趣。
世界杯是全球最大的体育赛事之一,也是全球球迷的一次大型狂欢,比赛现场会涌入数万人观战。志愿者们每天都要提前来到场馆,然后根据分配再去相应的岗位。他们手中都会拿着一个红手牌,方便指引与球迷互动。
志愿者每天的工作非常辛苦,赛前两个小时,比赛两个小时,赛后两个小时,一天就是至少要站6个小时,而他们的福利只有一顿免费快餐。阿里木的工作时间是从下午到深夜,作为志愿者他们全程都要站立,只有片刻空闲才能喝一口水。
志愿者要掌握多门外语,中国志愿者则大多用中英俄三种语言服务。阿里木每天在赛场重复最多的词语就是厕所,每天行走最多的路就是带领球迷从活动中心到厕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