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8.06.12
父亲卖三轮助儿子上学 儿子买轿车回报父亲
23岁不到就给家里添置了一辆小轿车;28岁,又在老家买了一套河景房。在同村人的眼里,陈亮亮是个不折不扣的“本事人”。(思科特约)
陈亮亮,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父亲曾举全力送他学习电脑知识,完成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的课程,毕业后他成为一名网络管理员,23岁不到就给家里添置了一辆小轿车;28岁,又在老家买了一套河景房。在同村人的眼里,陈亮亮是个不折不扣的“本事人”。(摄影/大河报豫直播 刘栋杰 编辑/赵宇 《中国人的一天》第3085期)
作为一名工作在郑州、家庭在禹州的上班族,陈亮亮的周末总是奔忙的。但看到儿子快乐玩耍的样子,他的心一下子变得宁静。不知不觉,儿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陈亮亮趁周末与妻子一起去考察禹州的小学。“我希望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2016年,陈亮亮花了40多万在禹州最好的位置买了一套140多平的“河景房”。30岁不到,靠自己的奋斗实现了“有房有车”的生活。在新房子里,陈亮亮感受着对未来的憧憬。
一小家子开车回农村老家看父母。常年在郑州上班,只有双休日才能回家,陈亮亮已经习惯了钟摆一般的生活。
“我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第一个感谢的,应该是我父亲。”2004年,陈亮亮成为河南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而后又考上了学校的思科实验班,成为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的一员,获得了学习先进电脑技术的机会。为了补贴在郑州的学习和生活,跑运输的父亲二话没说,把家里的农用三轮卖了,又向亲戚借了两千。“那一年,家里刚东拼西凑的盖了房,还问亲戚们借了两万多。”陈亮亮回忆。图为刘亮亮一家的合影。(后排右二为父亲)
图为陈亮亮在校学习时的留影。“当时憋着一股劲儿。爸咬牙给我买了电脑,我也得咬牙学出个名堂。”
“第二个应该感谢的是思科网院。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常有一种思路被打开的感觉。”那段日子,他像一块海绵般吸取着知识,还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创业的念头也愈发强烈。图为陈亮亮常常翻出自己在成都听思科分享课时,与时任思科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林正刚的合影。
从2009年开始,陈亮亮决定创业。当时郑州的城中村正迅猛生长,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口对网络求而不得。他抓住这个机会,接下了别人转让的100兆宽带,然后对租房户提供分发安装服务,赚下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生意好的时候,我一个人管着村里900台电脑的网络呢,毕业这十年,我修了不下4000台电脑!”为了回报父亲,2011年,23岁的陈亮亮用自己赚的钱为父亲买了一辆16万的汽车。
2015年,“城中村”在郑州成为历史。陈亮亮结束了自己的创业生活,转换跑道,在郑州的一家建材市场当网络管理员。“有技术傍身,我不怕。”图为周日下午,陈亮亮和家人吃着临别前的晚饭。
吃完饭,陈亮亮抓紧时间陪儿子玩耍。“这一走,又得再过一个星期才能见到他。”
天黑了,陈亮亮必须乘车赶回郑州,儿子与他依依惜别。
在郑州,陈亮亮每天的工作十分繁忙。“我主要负责解决市场办公和商户们的网络问题,平均一天要做四五单。”图为陈亮亮正在紧急处理一家商户的用网申请。
陈亮亮爬上梯子,维修一家门店的LED大屏。陈亮亮说自己曾多次从梯子上摔下。
长时间的工作,使陈亮亮和很多商户都成为朋友。
临下班前,陈亮亮在机房调试设备。“要站好工作最后的一班岗,不能因为我的疏忽给下个班次的同事带来麻烦。”
又是一个周末,陈亮亮忙完手里的活儿,赶车回老家。“马上就可以见到儿子了!”作为新一代的“郑漂”,他的生活注定扎根于两地;而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既关心自己的前程,更对下一代的前程怀报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