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失了喜欢人的能力是什么感觉?
热榜曝光次数 3,811,870
知乎机构号:KnowYourself(200+ 赞同,知乎编辑推荐)
一位答主作出了这样的解释,「与其说是丧失能力,倒不如说是感到害怕。」诚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们之所以无法开始一段新的关系,可能正是因为他们在过去的感情当中受到过伤害,从而对新的亲密关系心生畏惧。这样的一种伤害,我们将其称为「依恋损伤」(attachment injury)。
在这里,我们就将探讨留在我们身上的「依恋损伤」的具体表现,以及它对亲密关系所造成的影响。我们将会看到,它是如何妨碍人们建立起新的亲密关系,造成人们「无法喜欢他人」的错觉的。
当依恋损伤发生时,人会有怎样的一种感受?
学者们认为,在亲密关系中,当一方破坏、违背或达不到关系中的「预期」时,就会给另一方造成情感或心理上的创伤, 「依恋损伤」就出现了(Johnson, et al., 2001; Steffens & Means, 2009)。
虽然依恋损伤可能并不像肉体上的创伤那样清晰可见,每一个人对依恋损伤的感受也并不那么一样,但人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主观的感受,来识别自己是否遭受到了依恋损伤。
总体而言,当依恋损伤发生的时候,人们的感受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种:被欺骗
比如,关系中,对方从未像当初承诺的,或者社会主流默认的期待那样关心你、在乎你,Ta 总是不能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予你支持;又或者在做一些关于你们两人的重大决定时,对方不够尊重你的意见,你很容易会有一种深深的「被欺骗」的感觉。
第二种:被背叛
比如,当你们彼此承诺会互相支持,不离不弃。尽管对方没有出轨,但 Ta 先主动提出了分手(「不离不弃的期待」被破坏),你也会有被背叛的感觉。就像英文中,「Be(彻底地),-trayal(交付)」,背叛指的是:当那些我们以为可以彻底交付的、值得信赖的人,做出了破坏了双方的承诺的事情时,我们会有的感受。
第三种:被辜负
比如,你总是单方面付出,对方很少给你回应,甚至把你的付出当做理所应当,对方的所作所为都让你感到失望;又比如,你总是在对方需要你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在 Ta 身边,但当你需要对方的时候,Ta 却总是遥不可及或无动于衷。在这些情况中,你就会(隐隐的)有一种被辜负了的感受。
第四种:被否定
比如,觉得自己对对方的信任、为对方所做的妥协与付出都好像错付了,人们还会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找到真正对自己好的人,是否有能力在一段感情里获得幸福,是否有人会愿意善待自己(还是自己终究不配被善待)?而这些对自我的怀疑,都可能给人带来一种被否定的感受。
当这些感受出现时,有些人会清楚地知道它可能给彼此的关系带来的影响,从而努力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正面地去解决问题。
也有些人却并不了解这些感受会对自己与双方的关系造成什么影响,因而选择不主动处理这些感受、听之任之。
于是,那些未解的心结,在不知不觉中持续地影响着这些人的亲密关系,甚至在原有的关系结束之后,还持续影响着之后的关系——甚至会让他们感到害怕,从而选择不再开始一段新的感情。
依恋损伤为何会让人害怕开始一段新感情?
依恋损伤之所以会让人害怕开始一段新的感情,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会改变我们对于他人、自己或是关系的认知。
当那些令我们感到被欺骗、被背叛、被辜负、被否定的事件在亲密关系中发生时,它们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不愉快的感受(Johnson, et al., 2001; Beder, 2005),还有安全感的丧失、自我怀疑等等更为深层的改变。
1. 依恋损伤会直接威胁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看法
Beder(2005)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世界的设想(the assumptive world),这是这个人所相信的真实世界的样子,也是 Ta 在这个世界上说话做事、与人交往的行动依据。但当依恋损伤发生之后,这个人的这些设想就可能被颠覆,而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到 Ta 的安全感。
比如,一个人原本认为,相爱的双方都会关心对方,在乎对方的感受,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另一半不会做出伤害自己的事。但当 Ta 的另一半反复做出伤害 Ta 的事时,Ta 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与 Ta 所想象的不一样,就连深爱的人都在反复伤害自己,更遑论他人,那这个世界还会是安全的吗?还有什么人是 Ta 可以相信的吗?
久而久之,即便是 Ta 已经离开了这段关系,Ta也很有可能在新的潜在对象出现时产生迟疑,担心 Ta 还是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有些人甚至会因此而宁可留在一段伤害自己的关系当中,也不愿去开始一段新的关系。
2. 依恋损伤会直接威胁人们对个人自我的看法
除此之外,依恋损伤还会威胁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与看法(Johnson, et al., 2001; Gerlach, 2014)。它让人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对世界和他人做出准确的判断?甚至开始否定自我的价值,认为可能是由于自己不够好才不被珍惜,是自己不配被人温柔以待。
例如,一个因为过去经历而怀疑自己的人可能会觉得,即便是对方愿意与 Ta 开始一段亲密关系,Ta 也没有能力去给予对方「足够好」的关系。因此,Ta 很有可能会选择拒绝进入一段关系。而就算是 Ta 选择进入了这一段关系,Ta 可能也会对伴侣的一举一动疑神疑鬼,担心伴侣有一天会突然离开自己。这最终也往往会导致亲密关系的破裂。
可以说,很多时候,当在一段新的关系中,即便在对方并没有做出任何欺骗,我们仍然对对方持续地不信任,归根结底,其实是我们对自己失去了信任。
最终,这些认知上的改变,不仅使得我们对关系、对对方不再信任,也让我们不再相信自己。于是,我们不知不觉地带着未修复的过去——这些痛苦的感受和扭曲的认知,以应对过去的方式来面对现在情境中的人和事。
这样一来,我们似乎再也难以进入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我们可能会否定自己发展亲密关系的可能,将自己孤立起来,独自承受因此而可能会产生的寂寞孤单感。即便是选择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我们也可能会选择那些较为困难的关系,一遍又一遍的将过去的创伤重演。
那该如何应对依恋损伤呢?
要应对依恋损伤,你首先需要知道,自己是否正在被这种损伤所困扰。其次,你需要分辨这种损伤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了你,你对于世界与自我的看法是否已经因为过去的一些创伤事件而发生改变。
在这里,我们就为你提供一些依据,帮助你判断你的「依恋损伤」是否由来已久(Harvey, 1996;Johnson, et al., 2001):
在回忆过去的时候,你无法对自己的想法与情绪拥有主动权,甚至有一些不愉快的经历,会不由自主地反复出现在你的脑海中;
有一些过去的人事物,可以轻易挑拨你的神经,使你陷入情绪的旋涡,变得敏感多疑,坐立难安;
你常常感到莫名的愧疚、羞耻、自责,觉得自己配不上现在的伴侣或是觉得自己得不到真爱;
你非常害怕新恋情,也会在新恋情开始的时候感到强烈的不安与担忧;
对于过去的经历,你在自己现有的人生框架里找不到它的位置或意义,你总是感到困惑、愤懑、仇恨。
如果你觉得以上这几条都是你目前的状态,那么很可能你有一些未被解决的来自过去的依恋损伤。
对于那些来自过去的依恋损伤,我们需要:承认自己的痛苦、难过、悲伤。只有承认而不是否认这些情绪,你才能从中寻找或了解到让自己感到痛苦、难过、悲伤的事情,才有可能在今后的关系中去提前声明,尽力避免这些事情的再度发生。
同时,只有直面创伤,才更有可能找到过去创伤对于你人生的意义,才可能在你人生的框架中找到解释创伤的方式,和它存在的意义。
不仅如此,从依恋损伤的影响机制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还需要在新的关系中去解决它,去重建我们对世界与他人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去重建我们对自己的信任,而不是仅仅把它当做是情绪困扰来应对。你可以通过其他支持性关系来帮助你,不要试图把自己与他人隔绝开来,一些健康的关系可以给你信心。
面对依恋损伤,我们要做的是拨开他们,看见最本质最核心的自己,给自己时间和勇气去感受痛苦、释放悲伤,给自己始终如一的信任,不要否定自己的种种可能。等到一种深刻的链接终于建立,你会发现过去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