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
如何理解「陶渊明」们
对王菊自发的强烈支持?
热榜曝光次数 707,895
知友:暗涌(1500+ 赞同,心理学话题优秀回答者,知乎编辑推荐)
王菊一夜之间火了。
给王菊投票的段子基本上席卷了整个互联网,LOL,王者荣耀,绝地求生,甚至漂流瓶,到处都在为王菊拉票。



粉丝们个个都是安利宝才,王菊真是捡到鬼了。
在这里,我想从心理学的视角,复盘王菊的刷屏之路。
1. 核心粉丝
由于外形的原因,王菊一开始上节目时并不被看好,通过顶替退出成员进入 101 后面临退赛,队长 yamy 捞了她一把后依然坎坷,风评也不高。
但随着节目的进行,大家逐渐发现王菊身上的闪光点。我在以前的回答中也写过这个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先抑后扬的确能引发人的好感。
有理论指出,在追星的过程中,相似性自我认同、理想型自我认同和拟社会互动都是名人崇拜行为的维度(Schuh, 2008)。
根据这一理论,喜欢王菊的粉丝往往会认为她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似,或认为她是自己理想的状态。粉丝的反馈也证实了这一理论,王菊的自强、独立、勇于自嘲和逐渐被接受的过程打动了一些 LGBT 粉丝和同样自强、独立的女性观众的心,一批核心粉丝聚拢了起来。
拟社会互动是指爱豆和粉丝隔空喊话,让粉丝感受到与爱豆的交流互动。王菊也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地狱空荡荡,王菊在土创」本来是黑粉的表情包,王菊看到后就在节目里模仿。良好的拟社会互动带动了节目效果,也能吸引不少粉丝。
因为独爱菊,粉丝自称「陶渊明」,并自发建立了大大小小的「爱菊群」。饭圈除了能增加粉丝的凝聚力,快速传递消息之外,也会给粉丝带来心理意义上的好处。
研究表明(Tsayvogel & Sanders, 2017),饭圈能增强粉丝们追星的乐趣,提升生理唤醒水平,增强追星的意图,比如说……给王菊拉票。
「群里面的人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在里面的。」
正是这群能打的陶渊明,成了菊姐席卷全网的发动机。
2. 玩梗大爆炸
从开始的「地狱空荡荡王菊在土创」到「谁的小眼睛没在看老师」,到粉丝集体头脑风暴,不断升温的气氛催生出智慧的火花,玩出了火遍网络的拉票段子和菊话宝典。


如果说菊姐是《创造 101》中的灭霸,那么玩梗背后的幽默就是让她风靡网络的无限手套。而这只手套上有两颗宝石。
一是认知分散机制。幽默可以有效地将人们的注意力从负性信息上转移。
例如在一项关于幽默在品牌宣传中的应用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广告中的幽默在某种程度上使消费者忘记该品牌的负性评价(Gelb & Zinkhan, 1986)。比如一口港普的渣渣辉代言贪玩蓝月,我们就「爱象介款游戏」了。
二是情感机制。幽默可以给人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广告中的幽默可以促使消费者产生积极的情感,将积极的信息与品牌联系起来,这样顾客更容易 pick 这个品牌。
幽默还可以干扰争论的批判性过程(Cline & Kellaris, 1999) 。遇到 diss 王菊的网友,陶渊明们就是用幽默化解的。

这些有趣的梗带来的幽默感不仅成功分散掉了我们对王菊丑黑的注意,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转而关注她洒脱、独立、勇敢这些积极面。
正是这只无限手套的力量,让王菊一个响指就火遍全网。
3. 菊外人的链式反应
原子弹巨大的威力来源于链式反应:热中子轰击铀原子,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同时放出新的中子,再轰击别的铀原子放出能量……而菊姐横扫网络就是这样的链式反应。
菊外人在被陶渊明轰击后,会放出怎样的能量呢?
首先是曝光效应。曝光效应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对人际交往吸引力的研究发现,我们见到某个人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此人招人喜爱、令人愉快。
曝光效应的前提是我们一开始不讨厌这个人。比如你刷「卢本伟牛X」,曝光效应就不起作用。
在经历了菊姐铺天盖地的轰炸后,本身并不讨厌菊姐的菊外人就会更喜欢她,如果再跟进了解菊姐在节目中的表现,说不定还会被圈粉。
接着是认知失调。传统的理论认为,我们做事是先有态度,后有行动;而认知失调理论认为,我们也可以先有行动,后有态度。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个体有保持认知一致性的趋向,当他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时,会产生心理压力或不适感,并会寻求减除这种不适感。
节目前5集,每个人有 11 张票。在陶渊明们大力安利下,无数对王菊并不了解的菊外人都给王菊投了票,此时投票支持王菊的行为和对王菊不甚了解的态度产生了矛盾,「既然我不了解她,为什么要给她投这么多票呢?」
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但给一个人投 11 张票还是需要理由的。如果菊外人觉得陶渊明的安利不足以说服自己给王菊投这么多票,那一定是因为王菊这个人还可以,我才会投票给她。潜移默化之中,已经成了半个陶渊明。
在曝光效应和认知失调的加持下,菊外人有很大的概率变成陶渊明,届时她就会变成一个新的中子,继续链式反应下去。
核心粉丝的聚集,产生了有趣的宣传段子,链式反应出更多的陶渊明,帮助菊姐一菊拿下 C 位出道的机会。
PS:粉丝刷屏太过了对菊姐也不好。唤醒理论认为,人对新奇刺激的感觉,会随刺激的重复出现和历时长短而变化。刺激重复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感知表象的新奇性就越低。一般人偏好中等唤醒水平,唤醒水平过高和过低都将导致不好的表现。铺天盖地的拉票会产生过高的唤醒水平,反而惹人生厌。
参考文献:
Cline, T. W., & Kellaris, J. J. (1999). The joint impact of humor and argument strength in a print advertising context: A case for weaker arguments.Psychology & Marketing, 16(1), 69-86.
Gelb, B. D., & Zinkhan, G. M. (1986). Humor and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after Repeated Exposures to a Radio Commercial.Journal of Advertising, 15(2), 15-34.
Schuh, J. S., 2008-05-22「Involvement with Celebrities: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imilarity Identification, Wishful Identification, and Parasocial Intera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TBA, Montreal, Quebec, CanadaOnline<PDF>.2017-09-25 from http://citation.allacademic.com/meta/p234222_index.html
Tsayvogel, M., & Sanders, M. S. (2017). Fandom and the search for meaning: examining communal involvement with popular media beyond pleasure.,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