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8.06.01
凉山孩子学摄影 照片里他们上树“飞天”
3月,腾讯图片与滇西北支教团联合发起了“给山里孩子的摄影课”。4月,30余位热心网友寄来了二手相机;5月,来自北京的摄影师苗高杉和来自台湾的摄影师徐思颖,带着这群孩子用相机创作。
3月,腾讯图片与滇西北支教团联合发起了“给山里孩子的摄影课”。4月,30余位热心网友寄来了二手相机;5月,来自北京的摄影师苗高杉和来自台湾的摄影师徐思颖,千里迢迢奔赴小凉山,带着这群孩子用相机创作,完成了四本摄影书的制作。开课前,孩子们在窗边期待地看我们准备教学用品——老式相机、画笔、胶卷......隔着玻璃,这是我们与他们的首次相遇。(文字&视频/苗高杉 徐思颖)
第一堂课,我们两位老师从一张中国地图开始自我介绍,一位家乡是台湾桃园、一位家乡是山东威海,我们把自己拍摄的家乡风景给孩子们,他们惊呼:“老师的家乡好美啊!”我们说:“你们的家乡凉山也很美啊!”并鼓励孩子们用相机拍摄家乡的风景和人。在过去,这些孩子都是被拍摄的“需要帮助”的群体。而现在,第一次,他们可以自己“掌镜”。图为苗高杉为孩子们讲解相机原理。
我们让孩子们用两种相机观察世界:胶片和数码,虽然拍摄都是按下快门,但其中的内涵却大为不同,数码实时快速,胶片却需要许多步骤才能看到成果。由于胶片相机出现年份较早,我笑称它是“老爷爷”相机,没想到孩子对这个词异常喜欢。图为两个孩子通过“老爷爷”相机看世界。
对于拍摄内容,我们也做了些引导。学校的角落、日常的生活,还有校园附近的道路、小河都可以是拍摄对象。图为一个女孩在试用刚拿到的相机。
每天放学,我们就带着他们到处采风。慢慢的,他们也会拉着我们参观他们的“秘密基地”——同学们的家、山坡和树林。他们也从最开始的羞涩,变得越来越释放自己的活泼本色。
山里的孩子特别活泼,看到树就想爬,看到高坡就想跳,争着抢着当“猴子”。
胶片相机拍完了,接下来就是冲洗,这对孩子来说有些难度,因此我们在课堂前做了很多预备动作,控制好温度、水量并把胶卷提前放入显影罐,课堂上仅讲最精华的部分。
“老爷爷”相机的胶卷冲洗出来了,孩子们争相看自己拍摄的作品。
我们还带着他们认识、采集校园的植物,压成干花,制作植物蓝晒作品。我们跟孩子说:“这是一种魔法摄影,需要阳光、水和植物。”孩子们将这些植物的样貌描绘下来,纪录它们的造型。
蓝晒最有趣的地方在于颜色的变化,曝晒过的照片由绿转棕;经过水洗,由棕转蓝。颜色变化让孩子们特别兴奋,高兴得手足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