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机组应该庆幸的是只是损毁了 efis 和 MCP(空客上应该叫 FCU?)如果节流阀或者两侧操纵杆也被吹毁,可能这事儿现在就是一场悲剧。
当事机组应该也会庆幸的是玻璃爆裂时系好了安全带不然如此高的高度,如此高的速度。可能真就需要空姐问下谁会开飞机了。(虽然理论上机组二人都同时解开安全带的可能性不大)

当事机组还会庆幸的是经历了万米高空下瞬间失压、800 公里速度下狂风的吹袭、零下 30-40 度的低温,驾驶舱人员还能以极其微小的损失成功备降,中国民航飞行员身体素质真是一流。(有句戏称是中国民航飞行员按空军飞行员标准选拔,中国空军飞行员按宇航员标准选拔的)。
不管如何,在这么紧迫的情况下,机组人员顶住高速、大风、寒冷、噪音、通信失效、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部分设备损毁情况下,平安降落,堪称教科书级的完美。也是史诗级的操作。
希望尽快搞清楚风挡爆掉的原因,毕竟多层复合的风挡能这样碎掉,简直是所有飞行人员的噩梦。
红星新闻已经发了对机长本人的采访,让我们来看看最有发言权的当事人述说当时是突发怎样的困境和如何有效处置的。真是艺高人胆大,好样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说的就是这样的英雄,我想点一万个赞都不足为过的吧。
下面是具体内容。
作为一名飞行员,刘传健想到过各种突发事故,但却没有想到会遇到《空中浩劫》里英航 5390 航班几乎一模一样的情况。

图据网络
据中国民航局西南地区管理局官方通报,2018 年 5 月 14 日,3U8633 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
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 07:46 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机并得到妥善安排。
备降期间右座副驾驶面部划伤腰部扭伤,一名乘务员在下降过程中受轻伤。川航已协助旅客安排后续出行,相关后续保障有序开展。
今日下午,记者联系上机长刘传健,对其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刘机长好,你现在身体好吗?
刘:身体没有感到明显不适,接下来公司还会组织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
记者:我刚才采访一些业内人士 ,他们说这次迫降非常难?
刘:非常难的一件事,不是一般的难。难度体现在飞行途中的座舱盖掉落、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的情况下,对驾驶员造成极大的身体伤害。
挡风玻璃掉落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失压,突然的压力变化会对耳膜造成很大伤害。温度骤降到零下 20-30 度左右(监测显示,当时飞机飞行高度为 32000 英尺,气温应该为零下 40 度左右),极度的寒冷会造成驾驶员身体冻伤。
在驾驶舱中,仪表盘被掀开,噪音极大,你什么都听不见。大多数无线电失灵,只能依靠目视水平仪来进行操作。
记者:近万米高空,氧气也非常稀薄吧?
刘:跟客舱一样,驾驶舱失压后,会自动脱落氧气面罩,缺氧问题不大。驾驶舱和客舱是密封隔绝的,因此失压、降温没有对乘客造成影响。
记者:我注意到航班起飞时间是在 6 点 25 分,事发时间和位置是什么时候?
刘:应该是 7 点过,我没注意到准确的时间,离成都的距离大约在 100 公里至 150 公里左右。
记者:事发时有什么征兆么?
刘:没有任何征兆,挡风玻璃突然爆裂,「轰」一声发出巨大的声响。我往旁边看时,副驾(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还好他系了安全带。
驾驶舱物品全都飞起来了,许多设备出现故障,噪音非常大,无法听到无线电。整个飞机震动非常大,无法看清仪表,操作困难。
记者:是怎样的困难法?
刘:瞬间失压和低温让人非常难受,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困难。你要知道,当时飞机的速度是八九百公里(每小时),又在那么高的高度。
我给你打个比喻:如果你在零下四五度的哈尔滨大街上,开车以 200 公里的时速逛奔,你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么?
记者:确实非常困难。我听说发出了 7700 的指令?
刘:是我发的,在下降时候发的,发生了故障马上就要发这个,相当于是表示「现在我需要帮助」,管制台会看到它,知道大概的情况,发生了一个怎么样的问题,键盘输入数字。
记者:在自动驾驶完全失灵,仪表盘损坏,无法得知飞行数据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方向、航向,返航机场的位置等等?
刘:是的,完全是全人工操作,目视靠自己来判断,民航很多是自动设备,其他自动设备都不能提供帮助。这条航线我飞了 100 次,应该说各方面都比较熟悉。
记者:返航过程中,有没有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
刘:当时只想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作下去,无法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为避免整个机组进一步受到伤害,要先减速迫降,而在紧急高度下降,噪音极大,自动设备不能提供帮助。
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迫降。我当时的身体应该是发出了非常大的抖动。
记者:从飞行数据上可以看出,事故发生后,紧急下降分了两个阶段:一是从 32000 英尺左右紧急下降高度,二次是从 24000 英尺高度下降到着陆。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因为当时(飞机)的速度非常大,噪音也很大,必须要进行减速。直接下降的话,会造成飞和机上人员的伤害。
记者:从发生事故到降落花了多少时间?
刘:大概 20 多分钟。
记者:今天早上的天气情况怎样?对这次紧急迫降是否有影响?
刘:天气帮了很大的忙。今天早上几乎无云,能见度非常好,如果是伴随降雨或者天气状况不好的话,后果无法预料。
记者:网上有传言着陆后飞机爆了胎?
刘:没有的事。因为飞机超重,并且反推设备不能工作,因此比正常滑行距离要长,轮船摩擦更久,导致温度过高,然后轮胎自动瘪气——这是一个保护,不是爆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