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8.05.08
汶川截肢男孩去香港演出做设计师 曾创业失败对未来生活茫然
杨广林在地震中失去了右腿。十年间,他在香港演出过,也曾创业失败过,而如今成为一名室内设计师。地震的伤痛使他成长,苦难的磨砺让他成熟、稳重。
杨广林在汶川地震中与“死神”擦肩而过。地震,没有夺走他的生命,却在他的肢体上留下了残酷的印记。他被倒塌下来的房梁压断右腿,为了保住生命,右小腿被截肢。他劝妈妈不要自责:“这不是你们造成的,我会努力走好自己的路。”2008年到2018年,从少年到成人,从被关爱到独立面向社会,他走了十年。当聚光灯散去,他需要面对身体缺陷带给他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不便。摄影师用十年的时间,用镜头记录了他的成长。(摄影/大湘网 杨抒怀 视频/杨抒怀 李奇 剪辑/吴蔚)
2008年5月,摄影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第一次见到这位被接到长沙来治疗的少年,乐观活泼的杨广林让人印象深刻。他用护士的手机玩起了游戏,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所有的数码产品都很在行。他身后的涂鸦是在地震中受伤的孩子们的杰作。即使在病房里,他们也在不断地制造快乐。
广林“拿”着自己的腿向窗外张望。自从失去了右腿,广林最喜欢把残腿“抬”起来,当做一支炮筒,嘴里还不断地配音,发出“轰轰轰”的射击声。地震带来的截肢,改变了广林的生活。由于父母不得不留在家里忙灾后重建的事情,主要是小姨在这里照顾陪伴广林。小姨要帮广林洗澡,被拒绝了。他倔强地说:“我自己洗,我可以洗干净。”
广林很吃力地在医院走廊里练习走路。他一蹦一跳,还不能完全控制好自己的这条“新腿”。每天8个小时的训练,对这个刚满12岁的孩子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在治疗期间,小姨会带着广林到处逛逛。当他们去商店为“新脚”挑选新鞋时,广林激动不已。穿上长裤,广林说:我是个正常人了,可以去踢球,可以到处玩。
7月,一同来治疗的小伙伴都伤愈回家,医院里只有广林和选鹏留了下来,两个平常不说话的孩子成了亲密无间的伙伴。广林和他的“战友”躺在椅子上休息。两个孩子虽然有着不同的经历,但他们还是互相鼓励,坚强地面对生活。
2008年8月23日,是广林从湖南回到四川汉旺镇武都村老家的第一天。外婆和妈妈“伺候”着广林,他干干净净地洗了个澡。妈妈念叨着:“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回家的第二天,广林和妈妈一起祭拜在地震中遇难的爷爷。由于腿不能弯,妈妈代替广林给爷爷磕头,求他保佑唯一的孙子能够健康地成长。
回家后的一段时间里,要强的广林总是挑战“极限”。“你肯定蹲不下去吧?”面对众人的质疑,广林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灵活自如的“美腿”。他还想骑自行车,但是即使在众多同学的帮助下,他还是没有骑出“第一步”。地震前,他可是班里玩车的高手。
走在乡间,广林被“狠心”的妈妈和小姨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未来的路还很长,你现在不自己走好,那以后你一个人怎么办?”母亲刘玉芳很严厉地对广林说。两年要换一次假肢,每次都要一万多的费用,对这个农村家庭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
地震一年后,摄影师再次见到了广林。他已经重新骑上了自行车,行动自如,并且能熟练地干起家里的农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