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2|回复: 0

[驰骋职场] 你每天看起来忙忙碌碌,为何却一事无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7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每天看起来忙忙碌碌,为何却一事无成? 

 2018-05-04 韩逸 人物


你每天看起来忙忙碌碌,为什么事儿都没做成?有可能是你的工作方法不对,也有可能这些工作根本不该纳入日程。在吴军博士看来,不少工作需求是人自己想象出来的,属于没有任何意义的「伪工作」。吴军曾担任过腾讯公司副总裁,是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他在新书《见识》里,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看待日常工作的视角。

 


 

 

采访|韩逸

编辑|刘斌

 


 

《人物》:你最早什么时候发现有「伪工作的存在?   


吴军大概是2006年。我发现有的人每天很忙,但是公司发布的产品中,这部分人的工作只占很低的比例。还有的人(做产品)迭代了10次,可能没有达到人家一次的效果。很多人觉得这叫快速迭代,但是如果一开始就把问题想清楚,可以省很多时间。

 

《人物》:「伪工作只是看起来很勤勉?


吴军对。为什么不少日本人下班都很晚呢?不是说有事要在那加班,只是他们课长没走,其他人不好走。大家坐在那儿发呆,熬到晚上8点半,课长走了,剩下的人慢慢就走掉了。这就叫「伪工作。他们实际上没有做有意义的工作。

 

《人物》:如何衡量什么是「伪工作


吴军第一,没有结果,这很重要。第二,这些工作实际上可有可无,有很多需求是你自己脑子里想象出来的。第三,在简单容易的事情上投入了太多时间。

 

《人物》:我今天来见你之前化妆算是「伪工作吗?


吴军这不算。分两种人,销售还是要化妆,可工程师之类的工作就不需要,把自己洗干净是需要的。

 

《人物》:有哪些是看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没什么意义的工作?


吴军人天生喜欢做加法,不喜欢做减法。比如说找融资,有人一谈谈30家。作为一个创业者,你其实没有精力一个个去沟通的。30家都对你感兴趣,不如真正有一家把钱投给你。

    

《人物》:可是不做怎么会知道是否有结果?


吴军在美国,每次投票是否同意一件事或反对一件事,大家公认的一条就是,如果你搞不清楚这件事的好和坏,说NO是最好的。比如我在硅谷的时候,国内一些地方代表团经常来谈合作,邀请我做顾问。可后来我发现,我一天只能工作18个小时,答应了太多人但没有精力把事情做完。所以不如一开始就集中精力去做好一件事。

 

《人物》:你在新书里提到一个细节,说中国大学生的效率低跟大学教育有关系,你觉得国内的大学教育会更容易造就伪工作者吗?


吴军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独立性不够强。你大学的文凭是你高中学习水平的体现,你从北大毕业了,不是说你在北大学的好,只是因为你高考考上北大了。很多大学生这四年学到了多少本事,只有天晓得了。


第二从技能的角度讲,一线干活的人都很年轻,没经验。大学生刚毕业,他也不知道工作怎么做,最多入职的时候有一个前辈,告诉他文件放在哪儿,复印机在哪儿,能让他开始工作。他工作了两年以后,没有人接下来告诉他技术上往哪儿走,应该怎么培养。他工作四年、六年之后的情况也类似。所以说,中国工程师数量挺多,好的是真少。

 

《人物》:管理者的「伪工作会体现在哪些方面?


吴军一个领导把没关系的人全叫来开会,生怕落下哪一个;叫你去开个会,大概有2/3的内容跟你无关;会议没有议题,开完以后跟没开一样,开始有多少问题,开完以后还是那些;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照顾各个部门,弄上十个人来开会,要求每个人讲五分钟,一拖每个人又变成了讲十五分钟,最后上面人在说,下面人都在看手机。这些都是伪工作。

 

《人物》:在短暂的人生里,高效率地去做喜欢并擅长的事情,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但是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吴军那就要尝试。有些时候要少做一些事,真能意识到人生太短了的人,反而是一种智慧。大部分人会说,我觉得我的命长得不得了。昨天我们同学聚会,大家都很有信心活到90岁,说我们还能聚会40年。我寻思用不着两年,我们这儿就要发讣告了。因为人的寿命比例就是这样的。


意识到这一点以后,不是说我有无限的时间来尝试什么事,而是说哪些事值得做,哪些事不值得做,可能需要更多考量。

 

《人物》:那些可能被人工智能淘汰掉的工种,未来要怎么办?


吴军原创的工作不会被淘汰。比如提问这个工种是不会被取代的,回答问题可能会。人工智能的产生实际上是大数据的延伸和机器学习,它一点也不聪明。数据要有一个原始来源,不能计算机自己在那儿产生数据。就像无人驾驶汽车,大概需要有至少一个亿里程的数据,才能够真正上路。机器出现大部分是给人解决95%的问题,最后会留5%左右的问题给人自己来解决。 

 

《人物》: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到,做一件工作需要10000小时的努力之外,是否能够成功还要受智商、运气和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你在书中引述了这个观点,你是否觉得阶层固化已经相当严重了?


吴军阶层固化是永远有的,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时间点都不例外。如果没有固化,反而大家都不努力了。如果明天重新洗牌,那我今天还努力干什么?如果不管你钱多也好,钱少也好,等你死的时候大家平均分,你的儿子分学区随机抽签,你一定没有动力去努力。从现实情况看,往上走的通道确实不宽,往下走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总体来讲,中产家庭很辛苦,一方面要学习谋生的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往上走。但是很多这个阶层的人见识不够。

 

《人物》:你说过,靠30万年薪想在北京好一点的学区买一套说得过去的房子,门儿都没有。那么买套好的学区房是成功的标准之一吗?


吴军不,其实这是一个因果关系。从理论上讲,如果你对这个城市的贡献超过了平均值,你是买得起一套房子的。在北京一个大公司里工作,开了30万的年薪,实际上肯定没有超过平均值。

 

《人物》:人该怎么去对抗焦虑?


吴军焦虑是各个年代都有的。很多人说,你看我们身处的时代,对未来变化看不清,又有了很多新的东西,以至于我过去熟悉的东西不存在了,所以我焦虑。


你往前看,书写开始普及的时代,写笔记部分代替了大脑的记忆。柏拉图就说,写东西这事真是一个糟糕的事,使得人类的记忆力大为衰减。今天很多人说手机真是个糟糕的事,使得时间全被碎片化了。对比这两个说法,其实是一回事。每一个人都会觉得今天的道德沦丧了,过去是好的。这些事在历史上永远是发生的,所以也不用焦虑了,反正也赶不走它,只是说怎么对待它的问题。

 

《人物》:我们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同时又能避免把自己的时间碎片化?


吴军很简单,碎片化的时间写书,整块时间用来看微信。花1小时,就可以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全部处理掉。元末明初有个教书先生叫陶宗仪,种地空闲的时候就把想写的诗词写在树叶上,写完了丢在大缸里,埋在树底下,十年时间攒了几十缸。后来就整理成一本书,叫《辍耕录》,这就是很好的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例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4 07:45 AM , Processed in 0.05845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