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8.05.03
汶川地震中失去女儿和双腿 “最美志愿者”廖智迎来第三个孩子
廖智在汶川地震中失去自己的家人和双腿,但她依旧坚强乐观,坚持舞蹈。如今她重组家庭,身怀宝宝,幸福无以言表。
廖智,四川绵竹汉旺镇舞蹈老师,在5.12地震中失去了女儿、双腿和婚姻。之后,她忍受着心理和生理的巨大疼痛,重拾自己的舞蹈专业。十年间,廖智几度出入大众视野,又悄然淡出。如今,她重新拥有了幸福家庭,生下女儿熹熹,又怀上了二胎,正全身心地当一名全职太太。回想起以往经历的痛苦,她说:还是可以给自己点个赞的,虽然都是些“小事。”(摄影/超凡 视频/衡星 文岸 宋小川 腾讯新闻&四川观察 雄起工作室 联合出品)
“你怎么还在笑?”“因为我还活着。”
一次8级地震带来的,怎么会是“小事”?汶川地震发生时,廖智的婆婆、女儿和她一起被埋。黑暗中,她意识到她们都不在了,自己也想放弃。废墟外,搜救队伍在呼喊,长达一两小时里,她都没有回应。最后只剩下父亲。她听着父亲的喊声从清晰到嘶哑,又从嘶哑到清晰。最后,在一次余震来袭时,她奋力吼了出来。她说,当时就想要出去见爸爸一面,哪怕出去只剩一口气。她出来了,双小腿截肢。 在病房里,来探望廖智的朋友和亲人几乎都在哭泣,廖智努力忍着剧痛给他们讲笑话。面对镜头,也是笑着。同住的病人问她:“你怎么还在笑?”“因为我还活着”。图为刚刚截肢的廖智。(受访者供图)
我为什么要出来?我要这样地活着?
从截肢到治疗,到安装假肢,廖智承受了太多痛苦。疼痛的感受已经根深蒂固和她连接在一起。2008年6月下旬,重庆一位编导找到廖智,给她编了一个舞蹈——《鼓舞》。廖智觉得无论如何都要再上一次舞台。当时第一次手术伤口还在恢复期,每次练完,包在伤口上的纱布血迹一片。2008年,廖智在练舞。(图/李化 视觉中国)
《鼓舞》成功了,廖智成了美丽的英雄,演出邀约不断。很多人看到舞台上的她,却不知道,适应假肢有多疼痛。曾有段时间,廖智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榜样。周围的人都跟她说这个假肢装的过程有多么困难。她看到医院里很多人使用假肢的情况有多糟糕,一个截肢7年的女孩,还要回医院重新做手术。她自己尝试了一个礼拜努力练习,却毫无起色,“未来很渺茫,太痛了”。她好几次想放弃,不要假肢了,坐轮椅。 可坐轮椅带来的内心的煎熬,更让廖智精疲力尽。“那段时间真的很挣扎,厕所要人抱,洗澡也需要有人帮忙,自己还是没有隐私,没有自己的空间,没有自由。我完全成了一个依附于他人的人……很多夜晚都没有办法睡觉,就是想着怎么活下去。我为什么不死在废墟里面?我为什么要出来?我要活着是这样的活着?”图为廖智穿着假肢练习。(受访者供图)
内心的不甘还是拉了她一把。在家人的陪伴下,廖智最后选择“不看、不听、不想”,不看别人怎么样,不听别人怎么说,不去想戴假肢有多么难。她每天把音乐声音开到最大,一点点练习,直到能轻车熟路驾驭假肢为止。 2013年4月23日,四川雅安震后,廖智赴芦山灾区当志愿者,为灾民服务。看起来娇弱,干起活来却十分干脆利落。当时灾区下雨,同行的志愿者还羡慕她在雨水中泡不到“脚”。图为2013年,廖智支援芦山地震。(受访者供图)
我是不是一个不值得被爱的人?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对廖智关注的是地震带来的外在破坏。而对廖智来说,地震的对她内心的破坏力更大。失去双腿和亲人后,廖智和前夫结束了婚姻。“我心中的灾难是来源于情感上的破碎,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会认为自己是不是一个不值得被爱的人,这种自我怀疑带给我的打击和伤害是巨大的。” 2013年,廖智和她的假肢技师坠入了爱河。约会时,男友总是鼓励她穿短裤,穿戴着露出钢管的假肢一起去餐厅用餐。廖智觉得压力很大。跟男友说,别人都会盯着她看啊,男友说,别人看她可能是因为觉得她漂亮。这样的鼓励,让廖智觉得自己是被完全接纳的。不仅如此,男友还带着他跑马拉松,也建议她把假肢的包装卸下来,帮助廖智能正视自己的“不完美”。图为2013年,廖智穿戴着假肢跑马拉松。(受访者供图)
2014年6月1日,廖智晒出了自己的婚礼照片。婚礼上,丈夫当着所有亲友的面帮廖智洗脚,帮她穿上他亲手为她做的假肢。廖智担心远方来的亲人朋友对此有看法。丈夫说:“我就是要给他们看,我希望他们知道我娶的是怎么样的一个女人。我爱她没有腿的样子,也爱她站在高跟鞋上、站在美丽的假肢上的样子。”丈夫对她的这份信任和接纳,给了廖智更多的自信和笃定。图为2014年,廖智结婚。(受访者供图)
如今,廖智的先生所在的公司,成为廖智为肢体残障人士举办公益聚会的场所。她会在这里不定期举办聚会,分享自己的故事,也鼓励残障朋友重拾生活的信心。廖智和先生在对比一款新假肢的腿型,廖智觉得这款假肢腿型太粗,可以改进。
先生耐心地给廖智穿戴假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