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小镇青年的爱情买卖
网易图片 2018-04-22
这里因“光棍”众多而闻名,如今彩礼也高到“城里人”无法想象的地步。由此催生的“人市”,则以一种近乎赤裸的方式,标记着每一桩婚姻的价格。摄影/张杰 编辑/简晓君
两周前,我从兰州来到位于甘肃东南部的庆阳市新庄镇。这里因“光棍”众多而闻名,而如今,彩礼也高到“城里人”无法想象的地步。由此催生的“人市”,则以一种近乎赤裸的方式,标记着每一桩婚姻的价格。但无论如何,对于每一个理智的新庄人而言,婚是一定要结的。摄影/张杰 编辑/简晓君
4月7日这天恰逢农历二十二,是新庄镇上的赶集日。集市的一个角落,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却看不到要买卖的东西。人们似乎在互相交换着什么信息。
早上11点,82岁的孔繁华将自行车停在了镇小学门口,自顾自地蹲在水泥台阶上抽起了烟。从40年前某个百无聊赖的农闲时节开始,老孔便学着村里的其他男人,偶尔给人说说媒,挣些外快。
早上11点,新庄青年李斌飞踢着一双锃亮的皮鞋,穿着板正的西裤走了过来,掏出一根香烟递给孔繁华。可是他自己并不抽烟,只是希望老孔能给自己说个好姑娘。
老孔告诉他,和他约好的姑娘今天不在镇上。然后又掏出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了很多人的手机号码。
他翻开一页,指着一串数字,让李斌飞记下,自己先试着联系。小李赶忙掏出手机,记下了这个号码。“哎,上海的号码,我也在上海打工!”小李似乎觉察到了天大的缘分。“那好着呢,回去到上海了,先处个朋友。”顺手又通过电话加了微信。
验证信息是:“是一个媒人说让我联系你。”眼看着他一字一字敲下这段话,我就感受到了这段缘分的脆弱。
这个相亲角(也有人说这是一个“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就是新庄镇大名鼎鼎的“人市”。刚刚过去不久的腊月,是“人市”一年之中人气最盛的时候。平时分散到天南海北去打工的年轻小伙,都提早辞工回家,结伙到“人市”上找对象。媒人们在“人市”上扎堆出现。他们手握十里八村待嫁女青年的信息,以胜似大数据的方式,填补着乡村爱情想象的所有空白。图为梨视频截图,可见腊月的“人市”人满为患。
另一方面,“人市”也如其名,整个过程颇为耐人寻味:人们把嫁女儿索要的彩礼称为“卖”,娶媳妇花费的彩礼称为“卖”。女方在家里相看未来丈夫的场面,胜似国企招聘。图为阳历4月份的“人市”,赶集的大多是老年人。
由于腊月已过,冷清的新庄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小孩。我从上午11点一直等到下午1点半,期间“人市”又陆续来了4、5个媒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汉,而前来“寻味姑娘”的只有李斌飞一个。他没有见到约好的女孩,失望地站在一旁。他说,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清明节家里老人去世,他才回来,顺道看看能否说个女孩儿。 今年是他混迹“人市”的第3年。眼瞅着自己要奔27,脸上代表着躁动的绒毛也谢落得七七八八了,可媳妇还不知道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