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9|回复: 0

[史地人物] 陈念萱:邓小平说“世界上只有一个陈香梅”,绝非过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5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念萱:邓小平说“世界上只有一个陈香梅”,绝非过誉 

 2018-04-04 陈念萱 大家


女记者下嫁心仪名流受访者,近年来最有名的是时报艺文版陈文芬嫁给著名瑞典汉学家、诺贝尔评委马悦然,此前还有不少台湾资深媒体人下嫁受访者,而真正影响国际情势的女记者,首推22岁下嫁飞虎队创始人陈纳德将军的陈香梅女士。


她采访他时,年仅19岁,时任“中央通讯社”记者,还是个“菜鸟”,却因父亲与陈纳德是旧识,而拥有比旁人更有利的机运。


 陈纳德与陈香梅


二战过后,临别前夕,两人才匆匆决定终生大事,双双随国民党政府迁台。


这段年龄悬殊的婚姻仅维持了11年,33岁便守寡的陈香梅,带着两名幼女返美,没有抚恤金,没有遗产,仅存的,只有笔下功夫,以及社交人脉资源。她出版了自传,也写过评论,笔耕不断,做过美国八任总统的国策顾问,并于1981年担任里根总统的大使,拜访中国大陆,而成为邓小平眼中:“世界上只有一个陈香梅。


 80年代,邓小平会见陈香梅


 

陈香梅与美国前总统里根


能长期游走美国政坛,又能自由往返两岸,担任交流特使,而不得罪任何一方,别说这是一女子,即便是当代男人里,也找不出另一人。她的世界舞台,开启于丈夫离世后。


1958我出生那年,是陈香梅失去丈夫的同年,而他前妻在美国的十名子女,让她无法仰赖遗产活下去。我的童年,陈香梅的外交轶事与社交盛宴,掩盖了她身为一名记者与作家著作等身的笔耕印象,只剩下一张特别独特显眼的浓妆照,不时出现在报纸与后来的电视上。


有媒体大胆地询问过陈香梅女士,为何喜欢与众不同的大浓妆,尤其是明显过于高调的画眉。她答得相当有意思:“为了引人注目,一眼便无法忘怀。”寄身于高头大马的异乡人群中,要想让人印象深刻,便自创了独有的彩妆。



你也许会认为,陈香梅有今天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来自于陈纳德将军背后的厚实人脉,但若非陈香梅在丈夫走后,出版了名震天下的畅销传记,我们很可能不记得陈纳德是谁。嫁与名流者,不胜枚举,又有几人能真正霸占世界舞台大半生?


书香世家、人脉与自身的毅力,缺一不可。1925年出生于北京的陈香梅,父亲拥有牛津与哥伦比亚大学双博士,母亲曾留欧学音乐与绘画,学识、见识与艺术涵养,是社交本钱。即便在今日,若非丰厚的家底,无法养成如此教育基础,遑论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今日看来也许是迂腐的传统家庭观,但若非有父有夫若此,何来一个陈香梅?33岁之前,所奠定的见地,来自年龄相仿的父亲与丈夫,此后,如何运用这番见地,便靠自己了。


陈香梅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左)和前国务卿基辛格


影响国际局势,却未曾沾染政坛权势,始终担任无给荣誉公职或商务要职,往来无白丁,经常在自家宴客,被最高权力信任。这在冷战时期,是非常罕见的存在现象,作为一名黄皮肤的美国少数民族,若非被社交冷遇,便会被彻底隔离调查,她却能只身一人游刃有余地遨游于美国政坛,说她是世界上仅此一人,绝非过誉。


陈香梅女士是对的。她虽因文字而得天下,我却只记得她那双诡异的眉毛。在这双抢眼的眉毛下,是何等不让须眉的气度,值得细细品味。而当年幼稚的我,只觉得此人大胆,完全无法识得,胆识的背后,有厚实的奠基。


3月30日,陈香梅女士在华盛顿家中去世,享年94岁。




本文原标题:《女记者的天下——陈香梅后半生的社交飨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6 12:16 PM , Processed in 0.03336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