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8-03-23
2018年 第6期 | 总160期
摄影:孙晓晨 编辑:陈若冰
一位英国人留给贵州苗族的遗产
石门坎,是目前贵州最贫困的地方之一,许多人或许从未听过这个名字,然而在一个世纪前,石门坎的名声却响亮海内外,它曾是中国西南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首开男女同校、双语教学,校内建有游泳池、足球场,培养出了多位博士,这里曾有中国最早的麻风病院和中国第一所苗民医院……从原始苗寨到 “ 文化圣地 ” ,再退回到偏远山村,石门坎所经历的一切,全因一位外国人的到来和时代巨变。
石门坎位于贵州西北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是中国西南万千沟壑中很普通的一个偏僻小村寨。在一个世纪前,如果从国外寄信到石门坎,写上"中国石门坎",邮差就能将你的信件准确送达。石门坎如此出名,是因为一个叫柏格理的英国人开创了石门坎的繁盛时代。
柏格理的肖像,这张照片摆放在石门坎荣合村杨华明的家中。柏格理1864年出生于英国康沃尔的一个牧师家庭,早年志向是当公务员,后来转投传教事业。1903年,柏格理以牧师、教师、医生多重身份来到凉山彝族地区。1915年9月15日,他在石门坎因救治中国学生染上伤寒病逝,时年51岁。
因为父亲的缘故,74岁的杨华明把自己家中的一间向街的房屋改造成了一个私人档案馆。杨华明是大花苗苗民,每天的工作就是伏在案头,整理这段历史。
柏格理来到石门坎创办了学校——光华学校,这是县里第一所新式教育的学校,首开男女同校的先河,1906年开始了正式招生。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柏格理为从未有过文字的苗族创立了简明易学的拼音文字。
柏格理将足球带到了石门坎,在学校后面的山坡上,柏格理带领足球爱好者每天义务劳动一小时,数年后修成了足球训练场。课间,学生们从教室冲到曾经的足球场上追逐玩耍。柏格理的光华学校办学很有特色,每年学校的体育运动会深受周边各族民众欢迎,以至演变为民俗。运动会远近闻名,带动云贵边区体育发展,光华小学的足球和长跑项目每每夺魁,被后人称为“贵州足球的摇篮”。
1907年,柏格理专为从外地聘请来的女教师修建的宿舍,这个简陋的宿舍在山坡上已矗立了一百年。1910年,石门坎的学校增设苗文课和英语课,每周两节苗文课,三节英语课,念完初小,学生就可以用苗文写作,用英文讲话(1949年后,贵州毕节地区的大批英语教师都出自石门坎)。
柏格理在1912年在学校修建的游泳池,1913年五月的端午节运动会正式投入使用,一直到1956年因为政治运动才废弃了。星期五下午最后一节课,小学生们被安排打扫泳池卫生。
放学后,小学生们步行回家。石门坎在20世纪前半期迅速成长为一个乡村教育中心,并且建立起一个影响遍及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十几个县的乡村教育体系。20世纪的上半叶,这里的毕业生,有很多考取过硕士生、博士生,其中有10多人曾担任省部级的高官。
石门坎西南三四公里处的山梁下是麻风病院,这里曾是方圆数百里唯一的一所慈善机构。1919年,英国牧师张道惠联合苗族、汉族群众根据柏格里生前夙愿,将麻风病医院修在了距离石门坎七八公里的对面山包上,收治和护理各地送来的麻风病人。修建麻风病的计划是柏格里1912年制定的,还没有来得及实施这一计划,1915年,柏格里便不幸逝世了。
在这些老房子里,曾经的麻风病人都痊愈了。虽然都有了新房,但是因为一些人家养着牲口,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