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1|回复: 2

[人世间] 《看客》:迁居香港600天,我爱上了她的素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8 1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8-3-17 09:44 PM 编辑

看客:迁居香港600天,我爱上了她的素颜
网易图片  2018-03-16


1.jpg
前言:600多个日与夜后,我告别了渣渣辉、My Little Airport与何藩照片中的香港,带着她的雀斑来到你面前。



2.jpg
2016年4月,我买了一张从北京西到九龙的车票,在飞驰的京九线上,用24小时走完2000公里的山川与河流。不同于以往的出差,这次的远行没有回程。即将迁居香港的我,怀揣着对未知旅途的兴奋与不安,一路向南。图为湾仔码头,彩虹从海面升起。



3.jpg
之后的两年间,我以一位异乡人的身份,慢慢靠近这座既陌生又熟悉的城市,拍下这些再日常不过的照片。它们可能是双层巴士上层偶然瞥见的某个画面,也可能是下午四点钟中环某束不可描述的阳光。但更多的,是上下班途中的随手拾遗,没有主题,也毫无准备。



4.jpg
600多个日与夜后,我告别了渣渣辉、My Little Airport与何藩照片中的香港,带着她的雀斑来到你面前。这是一个游客无法感知的香港:不艳丽但气质自成,不矫情但务实高效。图为港岛南区的赤柱,恋人在岸边相拥。



5.jpg
每天搭乘天星小轮上班,绝不仅是出于“文艺”,而是可以省出7.3元的过海公交车费。图为市民乘坐百年历史的天星小轮上渡海。



6.jpg
楼下目光所及处,就有琳琅的士多、餐厅、私家诊所与说着“欢迎光临”的7-11便利店;步行3分钟以内,必有能满足出行需求的巴士或港铁站。



7.jpg
香港人在去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长寿的地方,这得益于健全的医疗体系和政府庞大的医疗补贴。当然私人医疗体系也同样重要,占据香港约一半的市场。相对高昂的收费背后,是快速优质的服务,市民可根据病情和财力自行斟酌。



8.jpg
谁也无法否认,香港是一座人人便利的城市,而便捷高效的背后是严苛到发丝的法律法规。你无法忽视那些街头巷尾写着“高额罚款”和“xxx即属违法”的警告,不亲切却十分有效。



9.jpg
双层巴士的二层不光有风景,还有一排留予老弱病残的爱心专座,随时等候需要它的人。扶手电梯上,无论长者或少年,都默契地空出左边的通道,留给陌生的赶路人。



10.jpg
以及港人是出了名的爱排队。据说这是源于1953年的那场石硖尾大火,井井有条通向水源与物资的队列,让5万多个无家可归的灾民迅速找回了生活的体面。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1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图为尖沙咀码头,鸽子在码头公共交通交汇处聚集。



12.jpg
尖沙咀诚品书店,人们在夕阳下读书。



13.jpg
香港屯门黄金海岸酒店,游客在泳池旁晒着初冬的阳光。



14.jpg
购物者在海港城穿梭。海港城是香港最大的购物中心及奢侈品集中地,拥有约50间餐馆、1间大型电影院、3间酒店及450间零售商店。香港实体零售业受网络购物冲击较少,人们更愿意出门逛街。



15.jpg
香港新界靠近罗湖关口的地方。对岸的深圳高楼崛起,而香港这边仍旧保留原始景象。边界对我来说,总是充满了仪式感。



16.jpg
新界元朗,市民在公共游乐场打乒乓球。这里看起来像极了我的家乡。



17.jpg
没踏足过油麻地,你也许只能看见一个“假“的香港。这里是香港最难以说清道明的一片“小王国”,混乱如麻,油腻满满。然而逼仄的巷道与错杂的广告牌下,却藏着最真切的港式日常,以及无数个一念才灭一念又起的无明。



18.jpg
油麻地庙街,女子在街头等待“生意”。



19.jpg
油麻地,一家酒店玻璃上的影像。



20.jpg
油麻地,一家商铺的广告牌映衬出老旧的居民楼。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1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油麻地,食客在享用香港传统甜水。



22.jpg
午后雨后初晴光线描绘中的庙街。



23.jpg
油麻地,暴雨下的红色小巴车。红色小巴车在当地被称为“红VAN”,由私人营运,以速度快,无固定路线和司机脾气“火辣”而著称。一部《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的电影用科幻的手法描绘了这种神奇的交通工具。



24.jpg
油麻地,等车的年轻人看着手机。



25.jpg
油麻地,人们在五光十色的广告灯箱下等公交车。



26.jpg
《变形金刚4》的取景令香港的天空出了名,位于港岛鲗鱼涌的五栋60年代大厦,围出了一部真实的港人奋斗史。



27.jpg
屋厦虽破旧,此间的居民却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美丽”。这是香港引以为傲的地方,它藏在街角巷胶的最最深处,藏在一丝不苟的男士发胶和女士腮红里——它的名字叫“尊严”。



28.jpg
如果你也着迷于香港的雀斑,那你也读懂了我的照片。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6 07:48 AM , Processed in 0.08433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