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们分享的第28本书:《了不起的昆虫》

《了不起的昆虫》来自1天1本书00:0011:47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你的半颗安眠药
朗读音频
说起科普达人“博物君”,你最先联想到的是什么?恐怕是他回答网友提出的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吧。从芝麻般的小虫到珍禽猛兽,从纸上涂鸦再到实地拍照,博物君都能突破次元的壁垒,一眼识破。
但如果你有幸召唤出了博物男神,却提出不当的问题,有时难免会被他diss哟。就如下图的“错误”操作。

大家都知道博物君是昆虫爱好者,其实他是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分类学的硕士,不仅在网上风趣解答各路网友的疑难问题,还撰写过数百篇科普文章。最近,他和“售前君”联袂翻译了一本书《了不起的昆虫》。
这本书的作者与博物君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
昆虫爱好者也能成为大明星

《了不起的昆虫》的作者叫丸山宗利,是科普作家,农学博士。
1974年,丸山宗利出生于静冈县,后来在东京长大。三岁的时候,他第一次看到了螳螂,便被螳螂那不可思议的外形深深地吸引了。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问他“长大了想成为什么”,他的回答是“想成为昆虫(萤火虫)”。那时,幼小的他就立志要当一位昆虫博士。
立下志向后,一路走来,他都以昆虫为伴。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他先后在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和美国菲尔德自然博物馆担任研究员,现任九州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副教授,管理着日本最多的昆虫标本——总数目超过四百万个。
他的卧室里,常年放着昆虫的养育箱,他平日的爱好就是以观察这些虫子为乐趣。他相信再小的虫子,只要存活在这个世上,就自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野外调研,痛并快乐着

丸山宗利经常前往渺无人烟的山野,调查昆虫的栖息环境、采集昆虫标本。有时身处的环境极为险恶,无异于经历一场生命的大冒险。
但付出总有回报。丸山宗利将多年精心研究的结果,以幽默风趣又脑洞大开的方式,集结为一本科普书《了不起的昆虫》,并在最近引进内地。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日方送审的时候,对方以小小无奈又有点呆萌的语气回复:“作者常年在深山老林里观察昆虫,还请耐心等待结果……”
编辑的眼前顿时出现了无数飞舞的小牛虻。
幸而大约丸山先生观察顺利,出版方很快得到了回复,于是才有了下面这本奇书——《了不起的昆虫》。
了不起的昆虫,颠覆你的想象

《了不起的昆虫》彩页部分
距今十万年前,人类的祖先从非洲开始踏上征程,将版图拓展到全世界,成为迄今为止对地球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生物。
但人类也不过是这个星球上不计其数的物种之一。常常被人瞧不起的“小虫子”,却早于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能力比人强大的也数不胜数。
丸山宗利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与调研经历写进了《了不起的昆虫》,向人们介绍昆虫的有趣生活和行为。引进内的中文版由科普达人“博物君”与“售前君”翻译,语言平实易懂,解说详实准确,将奇妙的世界娓娓道来。
蜘蛛、蜈蚣到底是不是昆虫?瓢虫与拟瓢蠊,还傻傻分不清吗……在被博君diss之前,不如先看看这本书吧。
从熟悉的蚂蚁、蟋蟀、草蛉,到南美的奇异拟态角蝉,小小生命足以颠覆人类的想象,隐匿着无限的未知。它们会因为生活琐碎吵架;恋爱时也会一展“歌喉”或曼妙的舞姿,与情敌展开彩礼大作战。它们也酷爱旅行、喜欢打扮自己,有独特的贞操观,还会婚姻诈骗。昆虫的日常生活远比人类想象的精彩纷呈。

菌园上的暗黄大白蚁
有些事情,人类需要经过学习才能做到,而昆虫天生就会做,比如种蘑菇。
人类的农业化进程迄今不过一万年,但大约在八千万年前,昆虫就已经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了。农业的先祖——大白蚁亚科的白蚁掌握了最尖端的培植蘑菇技术,它们在自己的粪便上培植菌类,制作出叫“菌园”的农田,吃自己种的真菌。

爆炸蚂蚁(左)和举腹蚁的工蚁(右)
除了出苦耐劳的白蚁外,有一些蚂蚁却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暴脾气”。这些排他性强的蚂蚁大多骁勇善战,为保护群体,敢于牺牲自己。最符合这一评价的当属马来西亚的爆炸蚂蚁。顾名思义,这种蚂蚁会爆炸,大颚腺占据了身体的大部分,从头部一直延伸到腹部底端。一旦遇到敌人,它们会立刻收缩肌肉,使腺体崩裂,将有毒的黄白黏液喷到对方身上。相似的还有举腹蚁,遭到攻击时,它们的胸部会喷出白色黏液黏住敌人。

正在追击日本毛蚁的日本产寄生蚤蝇
在书中,你会发现昆虫还有许多匪夷所思、令人大吃一惊的习性。蚤蝇属的蝇寄生在名为火蚁的北美蚂蚁身上,其幼虫在蚂蚁体内发育成熟后,会把蚂蚁的头“割下”,从蚂蚁的头部飞出。
在被蝇的幼虫割掉头之前的8-10小时内,这种蚂蚁会离开巢穴,到处走动,就像“僵尸”一样丧失了神志。这时的蚂蚁只是一个行走的工具,找到最合适的羽化环境,即杂草堆积的地方,便一头钻入其中,不久就会蝇的幼虫“斩首”。

生物的形态背后都有其意义所在,然而也有一些形态诡异、让人不明所以的昆虫。最典型的例子当属角蝉,它们体长2-20mm,属于半翅目。角蝉的“角”是昆虫“前胸背板”的凸起部分,南美角蝉的式样最特殊,有的顶端像旧式的天线一样散开,有的在身体前后形成两条弯曲的角,还有的拟态成蜂的模样,令人望而生畏。
近年来,昆虫爱好者开始遍布各个领域,更多艺术家开始关注昆虫的造型之美,创造出大量相关的艺术作品。大人们的这份热情,恐怕不像小孩子是一时兴致,像丸山宗利一样寄情于昆虫的人越来越多。
翻开这本书的你,也许对生物世界感兴趣,但不怎么了解;也许不喜欢昆虫,却想了解了解它们。这本小书或许能为你打开昆虫世界的大门,让你想起年少时代在田野上追逐蜻蜓的无忧无虑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