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中国的外籍人员总数约达到80万人,且这个数字在不断增长。他们在中国留学、谋生、恋爱、休养……他们慢慢融化在城市的某个或安静或喧闹的角落,逐渐适应了东八区的黎明和黄昏。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位正在中国工作、生活的丹麦人,他每天很晚才回家,周末也不休息。在入夜归家的路上,他是否会感到疲惫?又是否会感慨这段中国经历所带给他的幸运与快乐呢?
位于上海南京西路有一家餐厅,那是一家道地的北欧料理,因为这里的good taste,慢慢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或者「常来常往」的食客。而和这里的料理一样地道的是来自丹麦主厨Kasper。来到中国的两年里,他是怎样推广着来自他家乡的味道的?如何融入上海这座远东大都会的?又是如何筹谋自己的未来的?
带着满满的疑问,12月12日,我们在他的餐厅,伴随着厨房有节奏的工作的声音,见到了这位主厨。
来中国是一个勇敢的选择
对于Kasper来说,选择从丹麦来中国是一件非常勇敢的事情。他穿越大半个地球,带着家乡的味道来到一个饮食文化大国,这需要他有足够的信心和敏锐的判断,以及意志力。
2015年4月16日,Kasper在同行和朋友的建议下,来到了上海。他发现上海是一个发展迅速而且餐饮非常发达的地方。更令他开心的是,当时的上海,北欧料理餐厅并不多见,这让他发现了巨大的机会。
料理的精神就是融合
如何将一种陌生的口味送上中国人的餐桌?同时,如何让中国人能尝到地道的北欧风味?Kasper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厨师,他既没有照搬传统北欧料理的食谱,也没有一味迎合中国食客的舌头,「坚守」和「融合」成为了他在中国的生存哲学。
Kasper认为,北欧料理的精神最重要的是「融合」,是一种对于故事的展现。北欧料理就是去告诉人们你身边的哪些食物可以被使用。比如让食客知道,为什么你要从一些地方进口一些鱼类;为什么你要采摘一些自己后院的时令蔬菜……所以最关键的是:用一些人们平时经常用到的食物,然后把它们赋予一些娱乐化的附加价值,这是北欧料理的精髓。
Kasper想可以充分利用中国本土的食材。他所在的餐厅正在使用中国本土种植的芋头、鱼类和应季的时令蔬菜,体现了Kasper精妙的烹饪理念,那就是融合。
经过两年的悉心经营,餐厅的食客颇多,Kasper也因此收获了不少友谊和人脉。事业上的成功,Kasper认为更重要的是对于细节的关注。高级的味道除了本身的宏大气象,更在于味觉的层次与细腻。当然,用餐过程、环境的每一个细节,对于食客来讲,都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在夜晚,食客往往有更放松、更专注的心情去享受美食。于是,Kasper的夜是一个很有挑战的战场,他要用自己的专业和对于细节的专注,来保证每一个食客的味蕾都可以拥有一个完美的夜晚,而每一个这样夜晚的累积,也成就了Kasper。
未来会有坚持,也会有改变
在上海,人们选择料理的问题由原来「选择去哪里吃」变成了「想要吃什么样的菜」。Kasper认为,推广北欧料理的方式就是延续北欧料理的优点,同时也要对周围的生活保有热情。Kasper的野心不在于让北欧料理变成一种高处不胜寒的顶级料理,而是当你带朋友来到餐厅时,会告诉你的朋友:「啊!这是我的菜……」。
餐厅每天23:30打烊,而Kasper总是最后一个离开。他会带着他的狗Lauran走一段夜路,这或许是他一天最放松的时刻。
后记
上海温和的气候接纳了Kasper。在这座磅礴无垠的大都会里,他从未有过漂泊感。因为家乡的味道伴随着他;因为他相信,这里是一片幸运的土地。Kasper不是一个只懂得迁徙的游子,而是和这座都市里的每个人一样,都是一个踏实而幸福的夜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