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吃,但别贪吃哦~ |
▼
- 风物君语 -
上周在遵义的路上,
我们吃过了糍粑。
这软糯可口的小吃总让人回想起
小时候
四川小城里挑着担
卖糍粑小贩的叫卖
如今一到气温寒冷的冬天
我就分外想念这场景
作为本部门的唯一一个
爱吃糍粑的同事。
今天关于糍粑的序列,作者当然还是我。
▼
主要是糯米比较特别。
在南方,
糍粑尤其多,
除了贵州,湘西、四川、两湖、两广
都有吃糍粑的爱好或习俗。
这和南方的水土有关,
糍粑本是用糯米做的,
糯稻脱壳出的米就是这稻米。
在中国历史上,
尽管糯稻的起源已无迹可考,
但在稻米的种植历史上,
也能窥见它的踪迹。
有学者研究称稻作的起源之一
就是中国华南、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农学家们认为糯只是籼稻或粳稻的一个衍生品种,
它由非糯稻驯化出来的。
早期的人类为了口感和香味儿选择的品种。
在南方,它自古就有悠长的种植历史。
糯米的生长周期长,
营养丰富,口感好而且又抗饿,
在一些耕地条件有限的山区,
它能够提供更多的蛋白质;
而在气温低、海拔较高的地区,
它由于长芒的特点,又能防鸟兽灾。
因此,在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
像苗族、侗族、傣族等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
糯米很长一段时间里
都是作为主食存在着。
/ 客家糍粑 /
华南的人们爱吃糍粑。
在广东梅州客家,
那儿的客家人会附带蘸上
炒米、花生、芝麻、黄糖等
配制而成的佐料粉再吃。
当地有传统说法
“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
就是说农历十月每家都在制作糍粑。
/ 闽清糍粑 /
在福建福州的闽清县,
糍粑,也算得上当地的风味小吃了。
除了民间俗称的“打糍”。
当地考究点的吃法
还会将糍粑搓成丸子,
和肉片、菜梗、香菇、墨鱼、大蒜、
辣椒等一起拌炒,香辣可口,
端上餐桌也算的上一桌好菜了。
/ 桂林糍粑 /
沿着地图到了桂林
这儿的人吃糍粑
还会在馅料里加入
豆茸、莲茸、芝麻桂花糖等,
沾着白糖或熟豆粉一起吃。
/ 湘西糍粑 /
当我们从华南往中国中部走,
到了湘西,
吃糍粑的讲究又不一样了。
这里的土家族“打糍粑”
这一步骤有自己的一套。
他们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
每逢农历腊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
打糯米糍粑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活,
一般都是后生男子汉打。
做糍粑也很讲究,
手粘蜂蜡或茶油,
先搓坨,后用手或木板压,
要做得让人有食欲。
不仅要做小糍粑,
他们还会做几个大糍粑,
小则三五斤,大则十多斤。
这叫“破笼粑”,象征“五谷丰登”,
又表示土家人大方。
吃糍粑也有讲究,
土家人一般是用火烤,叫烧糍粑;
或者用青菜汤下糍粑片,叫煮糍粑;
再或者是与腊肉炒,叫炒糍粑。
一时吃不完的糍粑,
他们还会用清水浸泡在水缸内,
这样可以储藏数月不坏,
到插秧时候还有粑粑吃。
/ 四川糍粑 /
▲ 打好的糍粑,除了蒸,清晨起来,他们还会把一块块的糍粑放到油里,炸着当早餐吃。
跟湘西不一样,
四川人打糍粑喜欢放到中秋节,
是人们丰收时节的祭祀活动之一。
每到这个时节,
人们就会将当年新产的糯米泡一晚上,
用木甑蒸熟后,
放入石钵反复捶打。
打糍粑时还会混入,
黄豆粉、芝麻粉、蜜桂花、白糖等一起打。
▲ 糯米除了做成糍粑,还有黄粑、叶儿粑、粽子。走在四川的街道上,它会告诉你糯米的答案。
今天,北方也种糯稻,
只不过北方人把糯米称作江米,
制作上也不完全一样罢了。
比如有名的北京小吃:
驴打滚。
这种用江米做皮,
红豆做馅的满族传统小吃,
在清朝被列为宫廷美食,
现在已经成了外地人对北京的一种想象。
除了做成小饼的形态,
想象力丰富的中国人早就把它做出花了。
/ 汤圆 /
这个元宵节都会习惯性吃的东西,
就很典型。
除了包入豆沙馅,在江浙一带,
还有人们包肉馅儿进去,
做成肉汤圆。
/ 糯米鸡 /
这类源自广东的点心,
糯米中会放入鸡肉、叉烧、蛋黄、冬菇等做馅儿。
在外包上一层荷叶蒸熟。
这样,
它还能带着荷叶的芬香。
/ 酒酿 /
又称醪糟。
这是糯米最有趣的一种吃法。
它是将蒸熟的糯米饭加酒发酵而成。
做好的醪糟,味道很甜,
含有一定浓度的酒精,
但却不至于醉人。
不过,
正是因为人们意识不到它有度数,
贪吃的后果就是醉倒。
这样的例子,
我身边就见过几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