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ristmas Together来自乌鸦电影00:0002:11
这一天,独居的老头弗兰克,特别忙。打扫屋子、修剪草坪、浇花、给充气泳池打气、买了一大车零食,挑了最靓的牛排...大声的对超市导购说:帮老子挑一瓶最贵的红酒!
他甚至还买了最新款的烧烤架,光是研究说明书就折腾到大半夜…


[弗兰克]由[罗伯特·德尼罗]
这一切都是因为:四个儿女,要回来过周末!
8个月前,弗兰克的老伴儿走了,弗兰克花了很久才适应了一个人的生活。儿女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忙,很少回家...

可就在那天晚上,孩子们不约而同的打来电话:老爸,我太忙了,不回来了。
弗兰克冒出个想法:他们不能回来,我可以找他们啊!

在弗兰克心中,四个孩子都特别优秀:大儿子是指挥家,小儿子是画家,大女儿是广告精英,小女儿是舞蹈演员。
他总是逢人就吹牛逼:我儿子、我闺女!我要求他们从小就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做到最好。

尽管医生警告他:你有肺病,不能坐飞机,不能做剧烈运动。
但弗兰克的决心已定:就算是死在路上,老子也要去看看孩子们生活得怎样,否则老子死不瞑目!

他坐火车,转长途大巴,搭深夜的便车,辗转四个城市,纽约、芝加哥、丹佛、拉斯维加斯,从美国东海岸到西部,横跨4个时区。
弗兰克如愿以偿的见到了孩子们,但事情却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大女儿和女婿分居了,孙子也没有他所知的那样成绩优秀;大儿子根本不是什么指挥家,而是个默默无闻的鼓手;小女儿的豪宅是借来的,是同性恋,还有个私生子;最让他不放心的小儿子虽然成了画家,但他的画却卖不出去,最后还因为吸毒过量死在了墨西哥,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戏剧性的是,儿女们怕父亲失望,故意装出一副过得很好的样子,以为天衣无缝,他们都没发现,老父亲早已从细节中洞悉一切。
他没有说破,只是静静的陪伴他们,认真的问:你过得好吗?



这部美国电影《天伦之旅》,上映于2009年,翻拍自意大利导演朱塞佩·多纳托雷1990年的同名电影,豆瓣评分8.6。(后来又被中国翻拍,名为《一切都好》,不过显然观众不买账,豆瓣评分只有6.4)

没有奇特的故事,没有美轮美奂的摄影,没有视觉奇观和金句台词...亲情电影就是这样的简单、俗套、平淡。但它又是那么猛烈,只需要几个平常的表情,几句风轻云淡的对话,就能轰开我们原以为自己已经很坚硬的心...
乌鸦的小伙伴说:这是最好的航空公司广告,刚看完我就想买一张机票回家。(他今天真的回家了)


弗兰克为了养活几个孩子,大半辈子都在拼命工作,染上了肺病,身体不行了,脑子也跟不上趟了...他不会用手机,不会用拉杆箱,搞不清时差,手表不是快了就是慢了...
但他还是走遍了大半个美国,只为了见孩子们一面。


他喜欢到儿女工作的地方闲逛,不管别人乐不乐意就到处拍照,特别唠叨,逢人就说自己的孩子多牛逼,动不动就给孩子们灌“鸡汤”:你应该努力进取,不能埋没了你的天赋和才华!
那个美国老爸,像极了我们的父母:常常做一些让孩子感到尴尬的事情,总觉得自己的娃最棒,也听不出旁人的厌烦、敷衍和客套。


只是过高的寄望也给孩子们带来压力,弗兰克的儿女们都不愿意告诉他真相,甚至害怕面对他,躲着他。弗兰克觉得大儿子当鼓手屈才了:你对自己失望吗?
大儿子气呼呼的回答:我没失望,是你失望了。我没那个才能,也没那么喜欢音乐,从事音乐一半是为了你。
那天晚上他明明有空,却告诉父亲他要去欧洲表演,不能陪他。


弗兰克甚至哀求孩子们:我希望你们对我说实话,我能承受。你们可以让我担心,因为我是你们的爸爸。

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又怎么能不撒谎呢?难道我能对父母说:天天加班;顿顿吃方便面;经常失眠;梦里都在写推送,阅读量还只有一两千...面对两鬓斑白的老爹老妈,这些实话能说吗?说得出口吗?
所以,我们只能说:公司发展得很好,天天都写十万加,从来不用加班,每天都去健身,一年都没感冒了!


神奇的是,我们的父母每次都能在蛛丝马迹中发现端倪,比如电话里“喂”一声,就知道你感冒了,视频时一个不经意的表情,他们就能觉察到你的不开心,天天守着你的朋友圈,哪天你发了几句脏话,他们的电话总会第一时间响起:出什么事了?
是啊,我们把父母逼成了福尔摩斯。


在电影中,导演特意设计了这样一个细节:弗兰克见到儿女时,先看到的是他们小时候的样子。

我有一个初为人父的朋友给女儿写过一句话:希望你快点长大,又舍不得让你长大。
或许,这就是电影中弗兰克的心境吧。


回复 天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