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5|回复: 1

[人世间] 《特刊》第69期:挖泥螺的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4 0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挖泥螺的人
凤凰图片  2017-12-12


1.jpg
2017年8月19日,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潮水退掉之后,渔民们开始下海挖泥螺。采拾泥螺是个有季节性的营生,每年的5月初至9月底是渔民们最忙碌的时节。这段时间退潮后的滩涂上,常常能看到渔民们浩浩荡荡排着长队进入滩涂的景象。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jpg
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滨海湿地俯瞰。这片广袤的滩涂湿地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为太平洋西岸唯一未被污染的滨海滩涂湿地。每年包括勺嘴鹬、卷尾醍醐、黑脸琵鹭等在内的多个珍稀鸟种会在这里停歇和越冬。全球仅600-700只的勺嘴鹬是IUCN名录中的极危物种,黄海之滨的这片湿地也是它们最主要的迁飞中转站。 ©Aaron/Greenpeace绿色和平



3.jpg
海岸线远处潮水还没有完全退却,挖泥螺的渔民们脚程快的已经走向了大海远处。海水虽然浅,即使老渔民也需要当心脚下的暗流。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4.jpg
江苏省东台市笆斗村,渔民陆大叔和妻子住在村边入海口内河的渔船上。笆斗村离条子泥滩涂大概20公里,骑摩托过来采拾泥螺。夏天他们会受雇不同的老板,在周边滩涂和近海捕捞泥螺为生。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5.jpg
陆大叔和其他渔民们开始下海干活。长期的滩涂作业,渔民们身手都格外敏捷,虽然泥泞难行,但队伍很快就消失在了滩涂深处。渔民们需要从滩涂往海中前行大约5-10公里,挖到足够的泥螺,再乘船或走回来。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6.jpg
2017年8月20日,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备受江浙人民喜爱的泥螺真身。退潮后的滩涂湿地,是拾泥螺的渔民的生活来源,也是和他们共享一片湿地的候鸟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7.jpg
早上六点钟下海,大约中午十二点左右潮水涨到足够高的时候,停泊在远处的渔船会把采拾泥螺的渔民们再运回岸边,省一点脚程。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8.jpg
下午一点多钟,渔船靠岸了。采拾泥螺的渔民们也要半身泡在海里,迅速地把渔获都卸到岸上,让渔船再返回近海中。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9.jpg
岸边,陆大叔夫妇和其他渔民们会先把长条袋子里的泥螺放到桶里,筛掉多余的泥土,再上岸卖给回收的承包老板。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10.jpg
2017年8月19日,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从滩涂上来,渔民们拎着装满泥螺的桶,排队等着承包的老板收鱼获。每天最开心的就是将渔获过秤。但是不断加快的围垦步伐,使得这样靠海吃饭的营生朝不保夕。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泥螺过秤的时候,需要用竹篾编织的箩筐筛掉泥沙,然后再把各家渔民收集的小桶汇集到统一大小的大桶里。不同大小和品质的泥螺,也会分别汇集到不同的大桶中。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12.jpg
渔民们正在比较各家渔获的质量。泥螺是黄海滨海滩涂湿地的特产。据当地渔民说,这些泥螺是无法养殖的。一旦这些滩涂被侵占化为陆地,滩涂的生物不再存在;候鸟们将可能面临生存危机,而渔民们也将被迫改变他们的生存方式。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13.jpg
这片滩涂湿地是由当地几个老板承包的,每天老板们会在海堤上等待满载而归的渔民,收购他们的泥螺。谈到未来几年更大规模的围垦,几个老板表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滩涂没了,只能重新找找其他的营生。有些亲戚朋友转行去做了远洋捕捞,但一想到要背井离乡,情感上很难割舍。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14.jpg
2017年8月19日。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海边气候瞬息万变,幸好刚才下海作业的时候没有风雨。暴雨将至,陆大叔夫妇交完泥螺整理东西准备回家。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15.jpg
2017年8月19日。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条子泥到笆斗村沿海的路况并不怎么好,陆大叔夫妇风雨兼程,迎着狂风暴雨赶回船上的家。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16.jpg
2017年8月19日。江苏省东台市笆斗村。面积几个平方的铁皮船就是陆大叔夫妇在笆斗村的家。外面依然下着大雨,陆大叔烧开了一壶水,在船头就着塑料大盆洗个澡。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17.jpg
2017年8月19日。江苏省东台市笆斗村。陆大婶埋头准备晚餐。夫妇俩的生活十分简单。他们有一个儿子,住在岸上的水泥房子里。为了生存,夫妇俩没有闲暇照顾他。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18.jpg
2017年8月19日。江苏省东台市笆斗村。吃完晚饭,并没有什么娱乐。狭窄的船舱顶部铺上席子罩上蚊帐就是床。大概八九点钟,陆大叔已经准备休息了。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19.jpg
2017年8月20日。江苏省东台市笆斗村。今天中午开始落潮,陆大叔等渔民早上在家休息,为下午出海捕捞做准备。条子泥围垦区2014年底刚刚完成一期围垦。在依然存在大量利用空间的前提下,该区域还有继续扩大围垦的计划:到2020年,还将在条子泥、东沙高泥两地再围垦5.995万公顷滩涂,相当于近8万4千个足球场。届时,现在一望无际的滩涂也将变成陆地。不仅是渔民们,连承包这片土地的老板们,谈及未来,更多的是茫然和无奈。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jpg
2017年8月20日。江苏省东台市笆斗村。早上潮水没退,在家里也不能闲着。不出海的时候,陆大叔会制作捞泥螺的篓补贴家用,他说一个可以卖15块钱。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1.jpg
2017年10月27日。江浙沪超市货架上广为人喜爱的泥螺制品。可能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泥螺制品的时候,都不会想到,自己的餐桌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因为围垦工程而发生改变。滩涂的消失,也会使得曾经触手可及的食物不断减少。不知道未来的某一天,泥螺制品是不是也会成为新一代的奢侈品呢?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8 06:48 PM , Processed in 0.0681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