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旅居上海的日本作家村松梢风写了一本畅销小说《魔都》,在村松梢风眼里,租界时期的上海有独一无二的兼容性,他是第一个将上海称为魔都的人。
关于上海“魔都”的界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 sohu.com
繁荣的陆家嘴三大高楼与苏州河畔的老旧弄堂共进退,可以称之为魔幻。以精致著称的上海人可以优雅的享受下午茶,又能睡眼惺忪的穿着睡衣去吃一碗荠菜团子,也可以称之为魔幻。但说实话,其实我一直不懂上海为什么被称为魔都。在上海的过客眼中,晴空白日下的十里洋场实在与其他一线城市无异,直到,我见过深夜的上海。
© chongzhong.com
我想过一万种夜宵的可能,呼朋唤友相约啤酒烤串、去大排档痛快剥上几斤小龙虾、深夜下飞机去海底捞找回中国胃、又或者自己跑去厨房煮一锅顶配泡面……但我唯独没有想到,早点也可以成为夜宵。当整个城市节奏放缓、陷入昏睡,一碗咸豆浆一根油条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觉得无论白天发生过什么,都会被这份深夜里的早点治愈。早点与夜宵,这两个看似永远不会有交集的搭配,在魔幻的上海成为可能。那一刻,你会觉得魔都就是魔都。
所以,当凌晨两点偶然在朋友圈看到阿文夜市豆浆油条店的时候,饱妹就决定要去会会这家店。
夜 市 早 点 成 名 之 路
阿文并不是上海唯一的夜市早点店。
老绍兴豆浆店、健康夜市大饼油条、王阿姨豆浆油条店夜市、胖子夜市大饼油条、桃园眷村……在上海,夜市早点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并且变得不再新奇。但无论有多少家店面,起始地只有一个,那就是——阿文夜市豆浆油条店。不过,老板陈俊文也不是什么营销天才,他说:“一切都是偶然”。
▲ 上海夜市早点发展史。
早在2010年,大量世博会游客涌进上海,因为人流量多,店里生意比较忙,营业时间一再拖延,营业到凌晨一点两点成了家常便饭。但是早餐店通常又都是凌晨三四点就开始营业,时间越拖越长,于是从一开始的晚上营业,慢慢又拖成了“24小时营业”。
另外一个偶然就是明星效应了,在夜市早点的模式运作后,2011年12月的一天陈建州和李晨光顾店面,并随手发了条微博。在微博的大时代下,一下子带来了众多好奇的粉丝。那时候,只要走近霍山路就可以看到占据马路的疯狂长队,甚至连公交车都需要临时改线,那是阿文夜市早点的鼎盛时期。
上海人对夜市早点的狂热当然不是一时兴起的。
早些年为了刚好买一根油条或者一碗豆浆,上海人创造了全国特色的“半两粮票”。还有早餐黑话——按“一副”来购买早点。一副是指两根油条一个大饼,粮票刚好凑一角,但是量太大了,后来就变成一个大饼一根油条……
对上海人来说,大饼、油条、豆浆、粢饭组成的“四大金刚”是阿文夜市豆浆油条店乃至全上海当之无愧的早餐头牌。纵使上海的便利店数量领先全国,老上海人也不屑于用便利店的早餐去迎接一天的开始,因为“四大金刚”才是上海本地人的早餐味觉记忆。
所以,当时店里只卖“四大金刚”的阿文夜市豆浆油条,一下子打入了上海人民心中。
上 海 夜 市 早 点 江 湖
当然会有人眼红。
2013年,首家早餐工程样板店连锁“清美”公司,在虹口区东体育会路东江湾路口的居民密集区,开了首家由品牌企业经营的24小时营业的早餐工程夜市店,店里同样卖的是四大金刚。但是这个店,开了半年就歇业了,陈俊文分析了下原因:“第一他们不是专业的人,请的都是些临时的学徒,根本没干过多久,第二外面请来的人也坚持不了熬夜。”
无论哪个行业,能吃苦的人大概还是受眷顾的吧。从15岁起,陈俊文就为了生计拜师傅学面点,出师后跟妻子在路边摆早点摊,再到现在请家里人姐姐姐夫、哥哥嫂子来一起开店。虽然2010年才做夜市早点,但是做这个行业却已经有扎扎实实的26、7年了。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都是常态。
第一次进店的时候,饱妹就错把笑嘻嘻的收钱伙计认作了老板,伙计说,老板比我们要辛苦多了。果然,阿文老板脸上满是疲惫,连说起话来,都颇为有气无力。但是,饱妹还是问了个不太友好的问题:“看到现在这么多夜市早点,会后悔吗?”
“我也想对外扩张,就是自己文化水平没那么高,一下子错过了时机,中国人就是模仿能力太强。”
从倒闭的“官方店”,再到后来装修风格清新明亮的新一代夜市早点店,面对现在的“群雄割据”的夜市早点江湖,陈俊文是有遗憾的。
网 红 店 的 前 世 今 生
当然,他也在努力变化着。
外卖的兴起,让很多老店都有了新方向,如今一个月一万多单是店里的外卖日常。每天还有公司来定早餐,凌晨三点钟配送员来准时取餐,所有的油条都会提前在店里进行统一晾凉,再装盒。陈俊文做了很多尝试,塑料袋不环保,特意选用专门的盒子。
“你看用盒子这样包装起来就不会挤压,袋子装会塌,刚炸出来就装底下就不会脆了。”
还有菜单,为了让食客保持新鲜感,店里增加了很多菜品。自制鸡蛋饼,有甜辣两种口味,甜酱是店里拿生粉、糖、甜面酱特调的,很有特色。还有独创的粢饭条,相比粢饭糕,炸过后会更焦一点。还有生煎、小笼、炸猪排、粉丝汤……
“也有累的时候,每天都觉得很累,虽然有报酬的补偿,好多食客他们来吃,吃什么不重要了。有的从小学,中学,到现在大学还在吃,想想就再坚持了。”
其实,作为一家已经七年的网红店,看多了网上的负面评价,饱妹去的路上心里也是忐忑的,现在店什么样子了?还会有人吃吗?当凌晨一点饱妹走到霍山路路口,看到的是这样的画面:
摊饼小哥正在烙饼摇;
小笼包、生煎、油条、粢饭糕、几个窗口热热闹闹;
趿拉着拖鞋、穿着睡衣的中年夫妇,自己用筷子夹着根刚出锅的油条走向桌子;
角落的姑娘独自刷着综艺,啃着鸭脖,时不时喝口豆浆;
几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围坐一桌,边吃边聊;
年轻的情侣手挽手进店;
送餐员在等餐间隙胡乱塞了张鸡蛋饼;
……
虽然你已经看不见曾经蜿蜒的长队,但是现在的画面仿佛才是夜市早点的灵魂时刻。过滤掉因为猎奇而去的人之后,留下的大概都想在深夜寻找一种踏实的、胃里妥帖的感觉。无论你是刚刚下班、嗨完夜场,又或者只是半夜肚子饿,早餐都有种超越其他食物,让你深得慰藉的魔力,这一切其实无关口味。
如果不是外面的夜色和即将打架的上下眼皮,你可能不会觉得那是凌晨时分。也许是困意带来了些虚幻的感觉,总之,那种奇异的空间错位感,只有见过的人才可以体会。那时候,魔都的含义饱妹才算真正理解。
“现在的年轻人太辛苦了,错过的早餐,希望他们能在深夜找回来。”
下次夜宵,不如就约个早餐吧!
饱妹与以上商家均无利益关系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8 06:46 PM , Processed in 0.03349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